彭运生

注册日期:2016-12-24
访问总量:165001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五灯会元》禅宗公案解(1)


发表时间:+-

《五灯会元》禅宗公案解(1)

1、有侍者会通,忽一日欲辞去。师(指道林禅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会通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通遂领悟玄旨。(《五灯会元》卷二)

(白话文:有一个侍者名叫会通,有一天突然想要辞别。禅师问:“你要去什么地方?”回答说:“我为了求法而出家,您却不指点我,现在我想去各地学习佛法。”禅师说:“说到佛法,我这里也有一些。”会通问:“你有什么样的佛法?”道林禅师就从自己的衣服上揪出一根丝线,向丝线吹了一口气,会通于是领悟了玄妙的真理。)

如果说“道林禅师”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喜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道林禅师”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喜悦之情,“道林禅师”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自己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侍者会通,忽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会通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道林禅师”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喜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喜悦之情,“道林禅师”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些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造福于他人,知道反常规的做法能够让人们的智力进入活跃状态,知道在讨论严肃话题的时候对一个人发出奇怪的动作通常能够给这个人带来意外的收获,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不按照常规去回答“会通”的“如何是和尚佛法”,而是发出“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这样一个动作,因此促成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结局——“会通”“遂领悟玄旨”。

“产生喜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师(指怀海禅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五灯会元》卷三)

(白话文:怀海禅师说:“我需要一个人去给西堂传个话,谁能去?”五峰说:“我去。”禅师说:“你怎么传话?”五峰答:“等我见到西堂就说。”禅师问:“见西堂后说什么话?”五峰答:“等我回来后告诉您。”)

如果说五峰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痛苦之情,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痛苦之情,五峰必须有某种个性,受不了人们没完没了地提出问题。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痛苦之情,五峰还必须足够幸运,以至于自己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痛苦之情,五峰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痛苦之情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痛苦之情,五峰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杰出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用一句话给人们带来双倍的伤害,知道不直接回答一个人的问题对这个人有侮辱性,知道不让一个人马上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能够让这个人干着急,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不直接回答怀海禅师所提的最后的那个问题,而是说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要求怀海禅师耐心等待的这样一个答案——“却来说似和尚”。

“产生痛苦之情”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浏览(3041)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