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

注册日期:2014-04-16
访问总量:88000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耶稣死于公元33年4月3日


发表时间:+-


在《复活节为何从周一变成周日?》的文末,我说:

 

“根据福音书,逾越节是耶稣蒙难日,而那天是犹太教的星期六。据此,查出公元一世纪上半叶哪年的逾越节是周六,不就能判定耶稣蒙难的公元年月日了吗?在此,星期的游走性以及逾越节相对的固定性,恰为判定耶稣蒙难的年份提供了考证线索。因为很难再找到一个恰逢星期六的逾越节,起码十年内难有这种巧合。教会学者们为何不这么做?有谁能告诉我?”

 

过后我想,既然没人干,我何不自己来?这又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网上有阴阳历转换表,分分钟搞定。于是就上网查公元1世纪的阴阳历对照表,找到台湾中研院出的《兩千年中西曆轉換》加以考证。

 

考证依据如下:

 

1)耶稣蒙难那天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亦即春分后第一个望日(阴历满月那天)。

 

2)那天是犹太人的“预备日”,亦即安息日前一天,也就是每周第六天。

 

3耶稣在犹太人的安息日后一天,亦即下一周的第一天复活。后世基督徒为了庆祝耶稣复活,将犹太人的周一改成了主日(Lords Day),因而把星期排序向前移动了一天,周一成了周日。但因为西文的星期各日的名称并不像中文一样内涵序号,所以看不出移动来。

 

4现行公历是公元1582年教宗格里高利颁发的格里高利历,其星期排序比犹太人的晚了一天,亦即周六变成周五,周一变成周日。按今日历法,耶稣蒙难日应该是春分后第一个望日星期

 

5)在公元1世纪的100年内,一共16个日期是春分后第一个望日恰逢周五:


序号

日期(公元)

1

642

2

9329

3

13414

4

3343

5

37419

6

40415

7

53323

8

57408

9

6044

10

64420

11

77328

12

80324

13

8449

14

8746

15

9042

16

94418

 

据《路加福音》,耶稣开始传道时约30岁(Luke 3:23),所以,上表中的前三个日期应予排除。耶稣死前曾被罗马帝国犹太行省行政长官彼拉多审判。彼拉多任期在公元26-36年间,此期内只有过一次犹太人的逾越节周六,也就是上表中第四个日期——公元3343日。那天就是耶稣蒙难日。

以上考证正确无误的前提,是台湾中研院那个阴阳历转换表正确。倘若那表没有问题,那么耶稣蒙难日就是43日,复活日为45日。

image.png

 

网友peachtree188告诉我,早就有人算过这日子了,包括牛顿本人,他还提供了一则英文信息,翻译如下:

 

1733 死后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艾萨克·牛顿仅考虑了公元 31-36 年的范围,并计算出仅在公元 33 4 3 日星期五和公元 34 4 23 日星期五满足星期五要求。后一个日期只能落在星期五 如果那年引入了一个特殊的闰月,但这是牛顿的偏好 在二十世纪,标准的观点变成了 J. K. Fotheringham 的观点,他在 1910 年根据月食的巧合建议公元 33 4 3 日。 1933 年,安东尼奥·卡布雷拉 (António Cabreira) 按照类似的方法到达了同一天,1990 年代,布拉德利·E·谢弗 (Bradley E. Schaefer) J. P. 普拉特 (J. P. Pratt) 也是如此。 此外,根据 Humphreys Waddington 的说法,阴历希伯来历在本丢彼拉多统治期间只留下两个可能的耶稣死亡日期,这两个日期都是约翰福音中指定的尼散月 14 日:公元 30 4 7 日星期五 和公元 33 4 3 日星期五。

 

个人认为,根据中研院那张换算表,牛顿提出的34423日错了,那天不是望日。image.png 

Humphreys Waddington说的30 4 7 日星期五也不是望日:

image.png

当然,两位作者是根据犹太历作出的推算,而我根据的是中国农历。但两种历法原理相同,都是阴阳合历。区别只在于犹太历以新月初见为初一,而中国农历以朔日(没有月亮那天)为初一。个人认为,恰是这第一点,使得犹太历的尼散月的第14天对应于农历的望日。更何况那年耶稣才30岁,而据路加福音,耶稣那阵才刚刚开始传道,不大可能才出道就被捕。

 

感谢这位网友提供的信息。看来我是再度发明车轮了,好在英雄所见略同,没有弄出个不能转的歪轮子来。

 

 

2023412初稿

2023413日修改

 

 

 


浏览(7900)
thumb_up(8)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peachtree188

    好像很多人已经算过,包括牛顿

    In a paper published posthumously in 1733, Isaac Newton considered only the range AD 31–36 and calculated that the Friday requirement is met only on Friday 3 April AD 33, and 23 April AD 34. The latter date can only have fallen on a Friday if an exceptional leap month had been introduced that year, but this was favoured by Newt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tandard view became that of J. K. Fotheringham, who in 1910 suggested 3 April AD 33 on the basis of its coincidence with a lunar eclipse. In 1933, António Cabreira, following a similar method, arrived at the same date, as did, in the 1990s, Bradley E. Schaefer and J. P. Pratt. Also according to Humphreys and Waddington, the lunar Hebrew calendar leaves only two plausible dates within the reign of Pontius Pilate for Jesus' death, and both of these would have been a 14 Nisan as specified in the Gospel of John: Friday 7 April AD 30, and Friday 3 April AD 33.

    屏蔽 举报回复
  • 喜信

    推理有据。

    现今“死于”作为动词用于一般人的死亡日期是准确的,这一词带有某种意识的自觉,有某人不再存在的意思,用于耶稣不算严格。圣经记载耶稣那天经历了死难,身体断气被埋葬;第三天复活了,并时隐时现了相当一段相当长的日子。感觉“死于”一词不太适合用于耶稣的受难,“受难”一词用于耶稣又太轻,实在是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源于认识极限的语言极限实在困住了人的表达。如果认识不能突破四维时空,对耶稣基督的推理不过是盲人摸象,白白浪费受想行识。

    屏蔽 举报回复
  • 安博

    精彩的推断。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