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

注册日期:2021-09-16
访问总量:324441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康有为的印章


发表时间:+-

2022-11-10


康有为康圣人本身就是一个书法家,名气又大得不得了,所以排队给他刻章的人很多。


南海康印有为-2.jpg


南海康印有为-1.jpg


其中比较着名的,一枚就是康圣人游历海外回来,求海上名人吴昌硕大师刻给他的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叁周大地游遍四洲经叁十一国行六十万里的二十七字印章,和林则徐的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那枚印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觉得这个长句有点儿罗里吧嗦浪费纳税人的钱和读者的目光,不像是出自圣人和大师的手笔,至少叁周大地可以省,游遍四洲也是可有可无的。


1668117229663828.jpg


另外一枚,就是黄士陵早年给康圣人刻的南海康氏万木草堂书藏所藏十二字的藏书印。说实在的,能同时拥有两位天王级大师王对王多字印比拼的,除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香涛帅张之洞之外,还找不到第二个人家。


1668117923746336.jpg


康圣人在向吴大师索印之前,肯定是看过并喜欢吴大师年轻时候的一个杰作,那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在方寸之间,刻八十一个字。皇皇巨制,确实功夫了得,也确实符合,康圣人那张扬的个性。


1668130920678750.jpg


最近又看到康圣人早年收藏并喜欢使用的一枚寿山芙蓉石藏书印,出自清中期凋刻大师程庭鹭(1796-1858)之手。印面文字是:二十五匮藏书家。边款文字为:筤山制钮。此己丑(1829年)客碧城仙馆为调生作。越十年,复为补款,并志岁月。己亥(1839年)中春既望,序伯刊。


康有为旧藏程庭鹭制印 康有为用印-1.jpg


这样出自名家之手,又被名人收藏过的多字印,加上印章的边款。别说拥有,即便是能瞄上一眼,也是福份了。


浏览(4194)
thumb_up(3)
评论(13)
  • 当前共有13条评论
  • 席琳

    南海康圣人 -

    他“东至日本、美洲,南至安南、暹罗、柔佛、吉德、霹雳、吉冷、爪哇、缅甸、哲孟雄、印度、锡兰,西至阿剌伯、埃及、意大利、瑞士、澳地利、匈牙利、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意志、法兰西、英吉利,环周而复至美”。他对所访国家的山川、国土、政教、艺俗、文物等,皆有记述,“淘其粗恶而荐其英华”。对其中最重要的国家,如英、法、德、意等国的历史沿革、当代政治、宗教信仰、教育设施、文化艺术等,也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梳理分析和介绍评价。毫不夸张地说,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知识界,包括专门研究西方文化的专业人士,也极少有人达到康有为的宏阔视野和认知水平。如此努力,其用心就在于,通过全面深入地比较研究,为中国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席琳

    http://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936&do=blog&id=87315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treebird

    老人刻印对身体好,既锻炼手劲,又活动脑子。最近我弟,就在教我老爸刻印呢。。。虽然刻的不怎么好,可是非常认真。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treebird

    以前每人都有印章,取信和取汇款的时候,邮递员都要盖个人印章才能取,不需要签名和身份证,再说当时也没有身份证。

    屏蔽 举报回复
  • treebird 回复 席琳

    记得我给家嫂办她来玩的常住手续时,她却说“北京已经没有了你的任何“记录”,就好像我没有存在过一样,好伤心的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我还有爸爸给我刻的名字在呀!

    屏蔽 举报回复
  • treebird 回复 treebird

    啊,想起来了,应该叫做明暗刻法?

    屏蔽 举报回复
  • treebird 回复 席琳

    家父在我临行之际刻的是阴阳两个字的印章(对不起,我不知道专有名词怎么讲)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treebird

    几年前去同里,有一个叫陈大卫的小伙子,清华毕业的,自主创业,印章刻的还不错,尤其是微雕。帮我女儿每人刻了一枚人名章好玩。大卫也有一位千金,每年女儿生日,都给女儿刻一枚印章做纪念,也顶感人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席琳 回复 treebird

    谢谢,理解理解。我们家领导的祖上,也传下来一枚人名章,好像是双面印,宝贝的不得了。应该是老太太的爸爸刻給老太太的,还有一对汉镜。老先生刻印小有名气,印人传上说他刻印高古类汉凿,但谁也没见过他本人,印人传上也没有刊出他刻的印。所以如果所猜不错的话,这一枚双面印,就是老先生唯一存世的印章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treebird 回复 席琳

    那上面是我的名字,因为日本是只认章的国度,留学生时代和我第一次领工资时还在使用,后来改姓了,就被我“遗忘”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