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栖

注册日期:2022-07-16
访问总量:18278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追杀拉什迪


发表时间:+-

追杀拉什迪

      三十三年的躲藏和高达三百万美元的悬赏......今天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89年颁布的追杀令终于现出血光——《撒旦诗篇》的作者、英籍伊朗流亡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周五上午在纽约州被刺。当拉什迪在纽约上州布法罗附近的肖托夸研究所(Chautauqua Institution)圆形剧场开始演讲时,一名袭击者冲上舞台。他用尖刀猛刺拉什迪的腹部和颈部,75岁的拉什迪可能身中十到十五刀。袭击持续了大约二十秒钟。当几位观众竭力拉开凶手时,他还不住手。

  拉什迪被医疗直升机紧急空运到宾夕法尼亚州伊利附近的一家医院急救,并经历了几个小时的手术。他的经纪人怀利(Andrew Wylie)周五晚上说,拉什迪先生正在使用呼吸机,无法说话。他手臂上的神经被切断了,肝脏被刺伤并受损。拉什迪可能会失去一只眼睛。

     纽约警方已经确认袭击者为 24 岁的新泽西州男子哈迪·马塔尔(Hadi Matar),他在现场被捕。

  拉什迪 1981年因小说《午夜的孩子》获得英国“布克奖”大奖而声名鹊起。在1988年发表《撒旦诗篇》之后,他的名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但《撒旦诗篇》被许多穆斯林视为亵渎神明。1989年,伊朗领导人阿亚图拉·霍梅尼发布教令,要求穆斯林全球追杀拉什迪。中国人知道拉什迪,是源自霍梅尼的追杀令。由穆斯林组织悬赏的奖金在八十年代末就颁布,高达300万美元。

        主办该活动的肖托夸研究所的领导人和主办方很幼稚、愚蠢。当有人提到要提高安全措施时,主办方拒绝了。他们认为,实施行李检查和金属探测器等基本安全措施,会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造成“隔阂和分歧”,并会改变肖托夸研究所的“文化”。有两千五百多名听众在圆形剧场听拉什迪先生的报告,结果目睹了一场血光之灾。我觉得还算幸运,袭击者没有带AK47自动步枪去会场,不然的话灾难更是不可想象。

  据说拉什迪也谈到任何对他的生命威胁似乎已成为过去,恐惧感渐渐消失。拉什迪先生本来还计划在那里谈谈关于美国可能作为流亡作家避风港的想法。听起来像是对美国社会和治安状况的讽刺。


浏览(1533)
thumb_up(4)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北栖 回复 奥维尔

    还是希望少一些杀戮之气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栖 回复 双不

    历史回翻也一千四、五百年了。不过穆斯林也分派别,不是都这么暴力。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文革时有个口号“拿起笔来做刀枪”。现在穆斯林拿真刀反攻了。感觉这个事件的背景是世界范围的穆斯林复兴。《撒旦诗篇》的翻译者已经有人死在刀下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奥维尔

    追杀拉什迪,追杀川普,欢迎进入左媒民主党的动物庄园,进入后只能当标本,否则封杀。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栖 回复 巴黎老高

    很多人不自己挨大棒醒不过来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几十年来与五毛争,犬儒争,秀才争,争论最多是与知识分子,狼要吃人共惨黨不能抱幻想,,,人些就不信。非要棺材板摆面前。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唉!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