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花

注册日期:2021-05-16
访问总量:99480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提前退休和永不退休


发表时间:+-



提前退休,还是永不退休?这是个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撰文写过我的“永不退休老板”,介绍我到美国后的第三位老板。一位资深病毒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德高望重的教授。


教授最近联络我,说他要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开车路过我们州,想顺便见见我。


我们如约在高速公路旁的星巴克见了面。86岁的教授,依然头脑灵活,目光犀利,搀扶着小他十几岁的太太,大声喊着我的名字,步履坚定地向我走来。


我们欢乐地一起咖啡午餐了一个半小时。教授如数家珍地例数了他55年的职业生涯中培养的15位博士,23位博士后,和不计其数的硕士本科生。他一脸自豪地说了一遍这些人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成就。还说他刚毕业了一位博士生,马上会再招一位。他说他在业界拥有最广泛的资源,他不能离开这半个世纪的积累,只要健康允许,他会一直干下去。


英明神武的教授,开车穿越大半个美国,回去和他60多年前的大学同学聚会。他已经不再打篮球了,改打网球。曾是他学生的太太,却两次摔断了脚踝,上不了楼,他们只好住在楼下餐厅里。太太瘟疫前买了一辆八个座位的车,想带着六个孙辈们出去浪。但是,可恶的瘟疫耽误了她实现理想。


该离开了,看着教授扶着太太走进车里,向我挥挥手绝尘而去,潇洒着继续前行,我在星巴克门口站了足有十分钟。心里五味杂陈,思绪波涛汹涌,任凭一直忍着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又被风吹干。


教授说回程的时候,约了一位退了休的教授,他曾经的学生一起咖啡。还说瘟疫前他去了台湾,讲了四场讲座,见了一位前学生。我当时心里紧了一下,隐隐约约意识到教授此行寓意不凡。他像串珠子一样,串着自己人生的里程碑,回顾自己辉煌的过往。马上要招的博士生,也未必是他的封山之作。那么,他是有什么预感吗?


我心里开始祈祷,希望余生里,还有机会和教授一起坐下来喝咖啡,哪怕一次。


送完教授,回来打电话致谢我的第四任老板,“周扒皮”。感谢他把我的联络方式给了教授。另外教授还告诉我,五十多岁的周扒皮,居然宣布要提前退休了。我得问问他。


关于周扒皮,我也曾经撰文写过“我叫周扒皮”。介绍我这位长得像车行里卖二手车的dealer老板。当年离开教授后,阴差阳错,我来到了周扒皮手下。周扒皮那时候是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授,踌躇满志,工作极端努力,周六周日都上班,恨不能长在实验室。自己这么勤奋,就总嫌别人干得少,经常压榨手下人,由此得了个外号“周扒皮”。


那时候,正好我孩子还小,每天又忙又累,严重睡眠不足。周一一早还没上班,就已经积攒了一脑门子的官司了。如果走进办公室的第一眼看到的是“周扒皮”,我就会拉长了脸,狠狠地白他一眼。暗示他,“烦着呢,离我远点儿”。


周扒皮看见我递过来的白眼儿,就会转身对着大家喊,“某人今天头发没梳好,心情一定不好,大家都小心点儿”。虽然嘴里这么说着,事实上他才是那个经常挑起战争的人。


周扒皮嘴巴大,思维和嘴巴同步,每天不停地说话。我们实验室那帮人又都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大家和他说话的方式基本是互怼。每天各种唇枪舌剑在空中交叉飞舞,就算你不参战,也会被暗器误伤,还不如撸起袖子选一边加入,然后直接怼。反正我这里有的是怼的理由。周扒皮已经成功地把他的环境,打造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社会。


周扒皮生长在一个有六个男孩子的家庭,他最小,从小习惯了每天抵挡五个兄长来自五个不同方向的拳头。有一年他过生日,收到哥哥寄来的一盘录音带。放出来一听,是周扒皮稚嫩又悲伤的喊叫声。原来他嘴贱,招哥哥们胖揍一顿,扔他独自一人在地下室,他就哭天抢地地求饶。


最能惩罚周扒皮的事情不是吵赢他,而是不跟他吵。那样他会急得上蹿下跳,围着你团团转,求你跟他吵架。他会伸过头来,把笑脸举在你面前,诚恳地问,“还生气呢?别生气了,聊会儿天儿呗” 。我有时候也忘了,和和睦睦地跟他说了半天话,突然想起来还在生着气呢,赶紧又拉长脸,回去继续不理他。


一想起周扒皮,我就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觉得他那么热爱事业的一个人,怎么也得干到最后一滴血耗尽,干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才对,怎么能活蹦乱跳地就早早撂挑子呢?


一接通电话,我开口喊一声他的名字,周扒皮立马听出来是我,尽管之间隔了五年。我们家周扒皮蹦起来高兴,呜哩哇啦冲我喊了半天,说我这么久都不理他。我这边咯咯笑着,把话筒伸到离耳朵最远处。分开二十年了,我头一回意识到,周扒皮还是挺有情意的。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干仗太多,花了二十年消除了对彼此的恨。哈哈,小样儿,没想到哥们儿也有今天。


我劈头就问,“你怎么能退休呢?人家教授86岁了还要再招博士生呢”。周扒皮马上说,“那肯定是因为他太太不喜欢老看见他在眼前晃悠,不让他退休”。


看看,这就是我们家周扒皮的境界,以他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和人家教授之间,差的不止是三十多年的岁月,还有三十多年的进步空间。


在短时间内和两位老板的交集,让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震惊之余,也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如今,我的人生已经过半。在经历了两种文化,两种人生体验后,也算是赴过生命的盛筵。那么,今后呢?我面前活生生的榜样有这两位。一位该退休的说要永不退休,一位不该退休的却要提前退休。不退休倒是简单,顺着以前的日子一天一天滑下去,滑到滑不动为止。提前退休呢?用那大把大把的时间干嘛呢?


周扒皮说,他和日本太太已经在Georgia靠海的岛上买了房子,准备搬过去。除了每天盯着看海水潮起潮落,他会在岛上开个饭店,专卖烤鸭。我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说,“你开饭店指定不行。饭店是服务行业,你没有服务意识。第一天下来,你就把顾客全得罪光了。要不就是,你鸭子卖完了钱没收上来,还倒贴二百五,那就把老婆得罪了”。


我和周扒皮的会谈,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他一个劲儿地说着“bye bye”,就是不肯收线。说不定,他也在怀念过去那一段怼天怼地的快乐日子。


其实,老人就是一群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人都年轻过,可是谁老过?


面对老之将至的迟暮之年,要怎样过好自己的余生?就像莎士比亚的灵魂拷问,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我是除了困惑,还没有答案。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做出的决定会截然不同。也许等你完全参明白了悟清楚了,等你了无遗憾地独自一人慢慢随着时光老去,你就再也不会有面对老之将至的焦虑了。

浏览(21956)
thumb_up(77)
评论(105)
  • 当前共有105条评论
  • 木秀于林

    这是美国人民在收音机旁听罗斯福总统的演讲。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饱受经济萧条的自然灾害之苦,罗斯福总统,一个天才的演说家,他的演说给予了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1935年开始,联邦政府有步骤的执行一项帮助人民的计划:给那些灾后贫困居民发放资金、贷款、补助、补贴………鼓励他们植树造林,抵抗飓风、重整家园。并普及水土保持、长期绿化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最终战胜自然灾害。

    ——这就是SSI的由来。

    罗斯福总统的原话似乎是:不论发生什么,首先要保证我们的人民能吃饱饭。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连续不断的灾难遍及科罗拉多、堪萨斯、新墨西哥、奥克拉荷马和得克萨斯。那些地方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是美国的“小麦产区、美国粮仓”。

    由于长期种植小麦,土壤变得干松,大风一吹即起。不像原来的大片草原,可以保持水土。

    因为小麦根须短,每年收割。另外,这些地方有过多的家畜要喂养……这种境况常年累积,终成灾祸。(注意,这也是后来美国农业部为全国按气候和地理条件划分不懂农作物“种植地带”的原因)。

    很多农场,灾难过后变得一无所有,超过三十万个家庭因此背井离乡,离开祖辈居住、开发的“宝地”,远走他乡,到更为边远的地区重新开始,诸如加利福尼亚。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沙尘暴”


    在1930年代,经济危机、大萧条不是美国的唯一灾难。另一个严重问题是自然灾害“沙尘暴”(Dust Bowl)。他起因于一系列破坏性极强的飓风和飞沙扬尘,

    这种飓风夹裹的飞沙扬尘,摧毁了大片种植业农场。飓风夹裹沙尘,如同排山倒海,飞沙走石,一面面高耸入云的沙墙滚滚而来,消灭、摧毁所经路途上的一切。人、动物、树木、农作物、机械被成千上万吨沙土淹没,所有东西,转眼间荡然无存。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秀于林

    罗斯福总统,1882年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是赛迪欧.罗斯福家族中的15个子女之一。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初等教育。

    他毕业于哈佛学院历史系。

    1921年,因天生的小儿麻痹症而瘫痪。

    他曾担任纽约州州长。

    后来成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

    总统任职期间,他向美国人民承诺:他将带领美国人民战胜大萧条。

    他是天才的演说家,擅长与人沟通和交流。

    他通过当时最为流行和普及的“收音机”和人民进行“朋友式”的谈话。

    他给了美国人民自信、勇气和希望。

    他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多于常人的自信意识。

    他说,他喜欢、他热爱总统这一职务。

    他非常幽默,曾把贫民居住的棚户称为“建筑杰作”以鼓励穷人。

    1945年,他在总统任期内与世长辞。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