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哥

注册日期:2020-05-01
访问总量:33018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胡子校官军医 儿子“拖枪投敌”四十年 真相!】


发表时间:+-


此文

系原晋察冀一分区

杨浩之子 所记。


此为 转载,

个别文字做了加工。

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政委)

时任第一军分区司令的,

是 杨成武,

杨浩 时任 一参谋。

--------

7adbb8c739913tdYtIwy.jpg

蒋维平,

1955年经特批被授予少校军衔,

时年77岁。

当时任解放军北京军区

张家口251医院副院长。

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

1964年7月12日,蒋

维平因积劳成疾,

医治无效,

在张家口251医院逝世,

享年86岁。


1938年4月29日,

一分区派出由

陈正湘、王道邦

带领的一团组织起东进支队,

进入了房山地区.

就在这里,蒋维平带着儿子蒋志刚

参加了八路军。

当时跟蒋志刚同一批参加到

一分区八路军的,

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担任通讯员。

这个小八路,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

解放军中将(1985)

兰州军区副司令董占林

蒋志刚和董占林参军后

都被分配到一团二营,

营长宋玉琳。

一团到冀中容城县之后扩军征兵,

容城县有叔侄二人双双

参加了八路军,

也被分配到二营七连,

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

胡德林、胡福才。


蒋维平

先在平西斋堂清水镇邓华支队,

又去与邓支队邻近的杜家庄

宋时轮支队。

看到宋时轮手臂负伤,

身边又没有医生,

蒋维平当即留了下来。

蒋维平最初是没有军人身份的,

他是平西根据地抗日政权的

党员干部,就足够了。

一来二去,就留下来当了

挺进军宋支队的医生,

此时是1939年初,挺进军刚刚建立。

注意:

蒋维平参加八路军,

最初参加的是宋时轮部队。

后随宋时轮从门头沟一路向西,

留在了雁北灵丘县上

寨王震的三五九旅。

1945年初,

蒋维平找到了在延安的

晋察冀代表团。

自从1938年蒋志刚参加八路后,

父子就断了音信。

此时他寻找儿子蒋志刚

的念头一直未断,

他要求到晋察冀

所属部门去工作,

以便能尽快找到儿子蒋志刚。


1943年,

蒋志刚在一分区部队,已经被培养为连指导员,以后跟随一团二营教导员郑三生支援东团堡战斗受到重创的三团。主力部队缩编,蒋志刚改任副指导员,指导员徐正冲,因不知内情,屡屡向一分区政治部汇报“蒋志刚变坏了”的那个关键人物。

1943年,一分区正处于抗战的最低谷时起,一些原一分区八路军干部战士没有抗过这个最艰难时期的考验,投奔到当时看似强大得多的日伪军一方。这也是一个至今很少讲到的话题,但在当年,部队的连长、连指导员以下,跑掉的干部战士不下上千人吧?

“跑掉”,我们称之为“开小差”,但从八路军跑掉的人不一定都跑到日伪军那里去了,也有跑回自己家的。可惜当年八路军的军纪不讲这一套,凡属开小差抓回来的,一律枪毙。所以,为了开小差后不被抓回来,就干脆跑到日伪军那一边去了。

我计算过,一分区八路军鼎盛时期近两万人,加上前后时间里所征招进来的人员再经历伤亡,总计不下三万多人。即使跑掉这一千来人,也不过二十几分之一,八路军坚决抗战的本质是不可撼动的。反之,杨成武对跑掉人员的惩罚是很严厉的,凡被抓住一律枪毙。

这也形成了一个“悖论”,凡是同八路军交战的伪军人员,最负隅顽抗到底的,都是前八路军叛逃人员。在姚雪森的书中,抗战胜利,日军都已逃走,八路军围攻伪军把守的炮楼。伪军的炮楼,很容易缴枪,因为缴枪后还可以参加八路军;但凡叛逃八路军把守的炮楼,均顽抗到底,不肯缴枪投降,因为他们知道被俘后的下场是什么。


八路军叛逃的高峰,当时在满城县的三团一位连副指导员蒋志刚,因为常说怪话,跑到富裕的老乡家喝酒,受到连指导员徐正冲的多次批评,并且被汇报到一分区政治部领导那里。正当领导上打算对蒋志刚采取措施的时候,蒋志刚携枪潜逃,跑到保定投敌去了。

当时根据地理状况,一团叛逃到易县县城,三团叛逃,就去保定。几个月后,噩耗传来,据说是由于敌人内讧,自相残杀,蒋志刚等几个投奔到保定敌人一方的原一分区八路军干部战士,被日军集体枪杀在保定西关并陈尸多日。

我太太的父亲(彭澎),当时1943年任一分区宣传科科长,他过去与蒋志刚来往较多,知之甚深,认为蒋志刚不是那样的落后分子,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名堂,所以,他是极少数几个认为蒋志刚叛逃事件蹊跷的人之一。

问题就在于:连你都看出来了蒋志刚不是真的落后,难道日伪军就看不出来吗?

保定自抗战胜利后,从没落到八路军的手中,很早就被国民党军接管。直到1948年10月,保定才被占领的国民党军队放弃,落到解放军手中。我太太的父亲一进保定,当即和几个原一分区干部一起,到保定西关现场观看蒋志刚殉难(当时还不好说“牺牲”)的地方。


为什么他如此关心蒋志刚的命运?

1945年抗战胜利,蒋维平从延安回到了晋察冀军区所在的张家口,在军区医院效力。他曾经通过儿子参军时的老团长陈正湘、也通过过去挺进军卫生部部长、现在的冀察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彭方复,寻找儿子蒋志刚的下落。彭方复托冀察军区的卫生部部长、抗战时期的一分区卫生部部长张杰找人打听,最后找到了夫人当时在冀察军区卫生部工作、本人当时在冀察军区政治部任宣传科科长的彭澎来打听。

在彭方复的帮助下,他们在宣化大校场——当年冀察军区政治部宣传科见了面,在彭澎的告知下,蒋维平才知道了儿子蒋志刚的下落——两年前在保定被日军杀害了。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结局:儿子是被日军杀害的,理应是烈士;但众多人都证明蒋志刚是“拖枪投敌”的,背后的真相无人知道。蒋维平当时说:请帮我搞清楚,志刚不会投敌。

这不是秘密会见,因为涉及到一分区政治部抗战老兵的下落,当时一分区很多干部都在场,起码干部科长洪濮、干部科干事姚雪森,两个人都在三团干过,但蒋志刚“突然叛变投敌”的底细都不知道,所以只能听着,无法插嘴。

当时冀察军区政治部三个部: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都在一起,相距不远。当托付到保卫部部长杨卓,就是抗战时期的一分区锄奸科科长杨德才时,杨卓非常热心地答应帮助询问,但也是没有能找到结果,他说很多当时的知情的人都不在了,事情就这样拖了下去。

当时蒋维平见到他们多次说:不急,这是私事,别把公家的事给耽误了,有机会的时候给问一问就行了。

洪濮一听,立刻急眼了:这怎么能是私事呢?把命都丢了,是烈士还是叛徒,不搞清楚怎么行呢?

从1946年开始寻找,到1966年文化革命,我太太的父亲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军代表去“支左”,与当时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的彭方复见面的时候,彭方复还在询问这件事的结果。但此时,蒋志刚的父亲蒋维平已经去世了两年多,他到死也不知道蒋志刚的牺牲真相。

抗战时期的一分区政治部,每年都评选出两位最先进的政工干部,而且都是组织科长黄连秋和锄奸科长杨德才、后来的杨卓。这两位都是长征过来的红军干部,黄连秋是55年少将,杨卓是六十年代少将,两个人之间的私交极好。


-------

上个世纪的(1980‘s)八十年代初期,

黄连秋因病住院治疗,

在京的一分区干部闻讯后都去探望。

黄连秋最终还是没抗过去,

在医院去世,终年七十岁。

黄连秋住院病重期间,

他最要好的朋友和战友

杨德才、此时的杨卓,

终日守在医院陪护,直

到黄连秋离世。

在医院里,

抓住一个没有人干扰的清静时间,

我太太的父亲(彭家老爹)

再一次向杨卓悄悄问起了蒋志刚的事情。

这一次杨卓说了实话:

蒋志刚并非叛逃,

蒋志刚始终是我们的人,

他是接受了任务,

伪装落后受命跑过去的,

但是被敌人识破,

最后牺牲在刑场上。



我太太的父亲(彭家老爹)

说他当时一听就急眼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

解放后这么多年,

你为什么不早说出来,

给蒋志刚的父亲蒋维平一个交代。

你不说出来,有谁会知道,

让英雄牺牲了还在为这件事背黑锅。

幸亏你今天说出来了,

否则,这些英雄的下落

至今都是个谜。



事后我太太的父亲

对我讲起这件事,

说1943年一分区在保定城里

建起一个情报总站,

站长是杨德才从锄奸科派

过去的干事,他最信任的得力助手。

蒋志刚几个打入敌人内部的人,

都是在他的领导之下,

从事情报搜集、主要是暗杀敌特

和汉奸头目的工作。

但这个杨德才最信任的

站长跟一个妓女姘居上了,

还花光了一分区专门

拨给他们的充裕经费,

他报不上账,干脆叛变投敌,

出卖了他手下的这几个人。

蒋志刚几个人被捕后,

因为坚决不肯投降,

最后都被杀害在

保定西关外的空地上。

此事对一分区地下工作来说,

这是一次很失败的地下活动,

因为怕影响不好,

始终没有对外声张。

那一次是把打碎的牙齿咽

进了自己的肚子。

(后面删去。)


哪成想,

这一瞒就近四十年,

只有在黄连秋告别人世的病床前,

杨德才在良心的驱使下

在老战友中间公开了此事,

人们才知道蒋志刚

奉命打入敌后的英雄壮举。

我查阅(北京)房山区的

革命历史,

蒋维平的简历介绍不全,

有错误;

蒋志刚的英雄事迹

更是一字不提,

人们都不知道。






浏览(4691)
thumb_up(4)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