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oi

注册日期:2019-04-13
访问总量:10553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回老贫农关于饥荒


发表时间:+-

作为一个和四川人争论三十多年,并且在第一时间就质疑,并且还是他们说总共饿死两百万人时就不相信。到2010年左右,国内在这个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的时候,我基本上让我全班同学认识到,那是个谎言。都是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同学,共识。所以,我也就不再找四川人争论这些他们故意跟你抬杠的龙门阵。

比如你是否在推销这本书?你是否在这个层面来暗暗嘲笑我上当,你多有智慧呢?四川人心里是有些小九九的,我并不在意,主要是指出来,告诉你我根本不在这个层次上思考问题。

这本书我没法看,我7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捧着一本中国分省地图册长大的,各省人口,气候,行政区划,工农业交通运输,都仔细阅读,很多内容都基本上到可以脱口而出的程度。四川是个大省,有20个左右的地区,涪陵是个比较小的地区,只有几个县,四川在大跃进时的人口刚刚过5000万(包括重庆),四川人口比较多的地区是重庆,成都,达县,内江,自贡,温江,绵阳,宜宾,泸州,南充,万县,渡口等等,其实涪陵地区那时候的人口可能不到200万,因为长寿县的归属有变化。涪陵地区临近重庆,在四川算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虽然没有温江地区那么明显突出,但也是比较好的,在长江沿岸。此书的介绍的人口是430万,那还有什么好看的,人口数据离谱。

我干脆还是往更实质一点去说吧。杨继绳的《墓碑》就是刻意把涪陵地区饿死人来作为争议点来推销书的,这可能是书商与作者本人故意设计的。他们知道涪陵地区的人口数,再故意把涪陵设计成饿死三百万,而当时人口才不到200万,并且涪陵明显是比较富裕的农村,有争议就有销路,他们也是根据中国人口中左派与右派人口数,及争论导致极端人群出现,卖书就有希望了。而四川文化人可能对四川太了解,一眼就明白这个实质,所以就是不吱声是最高智慧。我可能毕竟是读书本了解的四川,就容易以事实来加入争论。这是指出杂志出书后的一种商业介入的状态。

中共明显知道起初就是邓小平时代官方为了刘少奇平反而造了大量的谣言,他们后来又利用这个谣言来歌颂改革开放时代。这里有一个新迫害与杀人系列,主要有

1)对文革时期得势的人的残酷报复,以三种人等等,被迫害人数远远多于文革受害的文盲老干部,并且部分被杀,部分投入监狱,余下的都开除公职,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这与文革期间文盲老干部还保留原来的高工资,及迫害时间短暂,1980年前全部平反。而这场报复基本持续了20多年,残酷性超过文革。

2)利用1983年严打,杀害很多文革老干部要报复的各界人士。

3)残酷的强制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造成巨大的人道灾难。

在这种形势下,四川作为忆苦思甜的历史传统开始了他们的第四次巨大规模的造谣运动。

第一次,四川为中国统治当局的造谣运动。满清在占领大明江山的过程中,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触目惊心。四川提出了张献忠屠川的巨大悲惨故事,居然是把四川人几乎杀光。冷兵器时代,把四川人几乎杀光,这是事实吗?但效果却是抵消民众对发生在江南的大屠杀的注意力。

第二次,辛亥革命时期,满清摇摇欲坠,在清算满清的过程中,四川民间快速改变了立场,对张献忠屠川的说法,变成了主要是四川军民抵抗满清军队的占领中,顽强不屈,被满清军队屠川。

第三次,土改及镇压反革命的大规模屠杀中,残酷性和被害者的凄惨状态有目共睹。四川推出收租院及藏民巴桑的故事,讲叙旧社会的凄惨,以仇恨来化解人民的心理冲击。等邓小平复辟后又说这些故事是假的。

而饿死一千万四川人又是对新的恶行的忆苦思甜! 这是第四次!


浏览(6940)
thumb_up(14)
评论(65)
  • 当前共有65条评论
  • 渺茫山水

    《明季北略》值得一看

    屏蔽 举报回复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回复 hapoi

    【可能与我的经历与关注点有关...】

    是啊,经历很重要,还需眼力,两者缺一则上下两重天。学习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回复 Tomyhejj

    甘肃农村有人饿死我是相信的,但不是大面积饿死人。这是第一点。

    另一方面,农村无论合作社还是人民公社,都是集体互助组织,搞得好坏都是与他们小集体的努力有关,也与自然条件有关。有些具体的悲剧发生时,还是很难追究到失职者,大队生产队的负责人都是农民集体中一员,并非政府或共党干部,多年后才建立起比较稳妥的治理体系。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回复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可能与我的经历与关注点有关。我大学时校方就有请硬气功的表演,又逐渐发展到报刊都报道硬骨头六连的军事训练,其他的部队都是砖头往头上砸的气功训练,我觉得是否又是义和团的刀枪不入的翻版,另外批钱学森光合作用文章为亩产万斤粮背书,后来他又支持特异功能,邓小平喜欢金庸的武打神功小说,所以我基本上都能联系起来。到四川后,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判断。在与四川人的一些争论中我渐渐发现,他们基本上是立场导向的,并且对于策略性撒谎常用并毫无内疚感。

    其实,我渐渐形成了一套和他们合理的争论问题的语言方式,比如他们总会说:“难道猫论不是绝对真理吗?”,我回答他们就是,“这是一种简单的动物直觉判断,复杂世界不是用直觉判断就能解决问题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实例,一是觉得四川龙门阵思维太不靠谱,二是在与他们的争论中自信心膨胀,这样才让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不相信他们的饿死巨大人口的说法。特别是成都重庆在80年代的居民粮食定量中只有60%的米,竟然有40%的面,所以对于困难时期调粮食给中央就肯定不会相信的,南方一般城市都是米面随意的,这就知道四川的稻米产量是不够本省消费的。

    这些基本认识下,基本上就不太可能相信他们毫无底线的假话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Tomyhejj
    我的老家在甘肃庆阳,我父母告诉我,我们村是有人饿死,还有人在有粮食的时候,吃到撑死。现在年代久远,父母亲去世,很难回忆起那些人的姓名。大饥荒过去以后,有人吃到撑死,这给我很深的印象,所以现在还记得。有些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吃到撑死,很简单很久没有吃饱,身体已经难吸收多的食物,而大脑却还觉得饿。
    屏蔽 举报回复
  •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回复 hapoi

    https://www.cia.gov/readingroom/docs/DOC_0000651444.pdf

    ----嘿嘿,给得及时!不过,这是中国内政,中国人自己清楚,用不着。但是,但是,但是!说三遍,这个链接是专门棒喝崇洋媚外的坏家伙的。

    你不信这些家伙,做的对!我和我的朋友们,当初就是相信了,然后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起码的信用,后悔来不及啊。我们走了长长的弯路,你避开了,你直接给取直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回复 llyismyson

    https://www.cia.gov/readingroom/docs/DOC_0000651444.pdf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回复 战斗在温哥华的岁月

    《墓碑》中杨继绳宣称涪陵饿死350万人,通过和一个统计局支持的三中全会派的争论,四川人明白这个造假被识破,得修改,就推出一本书《四川省涪陵专区农村共产主义运动纪实——饿死在人民公社囚笼里的140万乡亲》。我还是提出这么个决不相信的分析,另外的某个四川人是否会推出一本书,《我们的底线,涪陵的确饿死了56万人》。到时候,我们还是会嘲笑他们的龙门阵夸张技术的。350万=》140万=》56万=》22.4万=》8.96万=》3.584万=》1.4336万=》5734人=》2294人=》918人=》367人=》146人.

    还可以修改十次,写十本书。

    屏蔽 举报回复
  • llyismyson 回复 hapoi

    “中央情报局都公布当年对中国的分析调查文件”

    给个链接?

    屏蔽 举报回复
  • hapoi 回复 hapoi

    当然这个文件我也还没有核实。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