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听过的歌(下)
那些年听过的歌(下) 4/12/2022 |
听古典音乐大概是从文革后开始的。当时有机会听了一场李德伦指挥的贝多芬第五交响乐,虽然基本上没听懂,但对一开始那几声命运的敲门声还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家里买了台留声机,母亲的一位同事知道后说,那该听点儿什么了,然后主动借给我们一张唱片,33转密纹黑胶唱片,上面是德文,只能认出是贝多芬,但不知是什么曲子。觉得主要还是在附庸风雅,把那张唱片翻来覆去听了许多遍,可直到把唱片还给人家时还是不知道听得是什么。后来收音机里开始播古典音乐了,有一天突然从里面传出了那熟悉的曲调,这时才知道,那张听了很多遍的唱片是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
80年代末到了美国,好像所有的文娱节目一下就被切断了,读不到中文书,听不到中文歌曲,看不着足球,乒乓球,大陆的电视剧也很难找到。开始几年还好,学习、生活疲于奔命,顾不上精神生活的需求。可当生活慢慢地走上正轨后,文化生活的匮乏就成了问题了,于是就想起了古典音乐。
朋友是个忠实的,甚至有些偏激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他识谱,会弹钢琴,出身艺术世家,虽没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从小在音乐、艺术环境中长大,最后鬼使神差地和我们混在一起当码农。有时他会给我们几个业余的爱好者对推荐一张光盘或在聊天儿的时候讲个艺术家的故事。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受益匪浅。
那会儿有一个通过 eMail 传播的帖子: 101 ways to tell you are a Chinese 。记得里面有几条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开日本车,你吃饭时开着电视,你家的灶台上贴着锡纸,你替父母填写各类表格,等等。还有一条是:你不止一次地参加过光盘俱乐部。受朋友影响,也为了听听古典音乐,那几年真是参加了好几次光盘俱乐部。 Columbia House 是那时最好的古典音乐光盘俱乐部,每参加一次,就能白得几张光盘。光盘很贵,没有任何折扣的情况下,好录音公司出的光盘要12刀到15刀一张。那时刚刚戒了烟,于是就心安理得地买起光盘来了,以至于后来看着渐渐摆满一架子的光盘,总觉得后面有几箱万宝路的影子。
到美国不久,就赶上了首场世界三大男高音( Luciano Pavarotti, Placido Domingo, José Carreras )音乐会。传说中的老帕和多明戈就是歌神一样的人物,当时不知道卡雷拉斯,可是能和老帕和多明戈同台的人,那也一定差不了。听说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有些过节,在那之前从来没同台演出过,他们甚至从来都不用同一家录音公司出唱片。名人之间的事,反正谁也说不清楚。不知是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居然把这几位给撮合到了一起,真是全世界人民的耳福。听完那场音乐会的感觉是:那不是传说中的歌神,那就是活生生的几个歌神。
听得多了,才知道古典音乐后面有好多道道。据说听古典音乐的方式和听流行音乐完全不同,听流行音乐是音乐服务于你,而听古典音乐是你要服务于音乐。你需要花时间、下工夫去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发展(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近现代主义等),你需要理解她,知道她的背景,明白她的表达,一定要识谱,懂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要能听出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诠释以及你自己的评价。这个对我来说有点太难了,我所能做的只是下班之后,根据当时的心情,选一张应景的光盘,安静地享受一会儿。不过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大大填补了我那段时间枯燥的文化生活。
有人说古典音乐发展到近、现代,德国作曲家马勒将古典音乐的创作推向了顶峰,马勒之后就再无巨人出现了。他的代表作是《大地之歌》,一首从七首中国唐诗中获得灵感而写成的交响乐。说实在的,我自己听不太懂这首巅峰之作,但对马勒早期的一些作品更为钟情。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4 - Sehr Behaglich
那些年听过的歌(上)🔗 那些年听过的歌(中)🔗 这些年听过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