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施化博商榷:赵婷,和她的《无依之地》
【前注】赵婷的《无依之地》获奥斯卡奖,名至实归。本来不想说什么。看到几篇影评,就随便写了几个字,也算是对多少年来追奥斯卡的一个了结吧!原文写于 。
这个片子没看,不跟奥斯卡已经好多年了,也许因为张艺谋同志太不给力。中国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同胞得奖嘛,跟看足球一样,希望自己的队赢。张艺谋同志彻底扫了我们的兴致。
不过对赵婷的片子还是想说几句,因为看几篇影评。前几天看了落基山人博的《从两个层面看《无依之地》 》,写了几个评论,有点发牢骚的意思。今天又看到施化博的《读懂赵婷:“自我”碍着谁了?》,不免又想说几句。基本来说,不太认同施化博的观点。想一想,这个问题也许有一般性,就多说几句。
施化博的文章也是从不同意两种对电影的看法开始,其一是认为这个电影是美国白左的片子,“把影片当作揭露资本主义没落的故事来看”,由此来推算,中国大陆禁止这个片子实在有违片子的原意;其二,认为赵婷的成功,代表我们亚裔的成功。他的这些看法,我是同意的,但是接着,他的理解,“影片揭示了一个被世界尤其是亚洲人长期尘封的主题:‘自我’,为此我特别地感谢赵婷”就不能苟同了。
施化同志转了一个圈圈,其实跟他批评的第一种观点大同小异,只不过前者是认为影片是批评资本主义的,而施化认为影片是张扬“自我”,也就是意涵着弘扬“资本主义”和它的价值观的。两者的出发点都是:思想领先,政治第一。
同志哥,我们是来看电影,能不能不谈政治,不谈思想,只谈电影,只谈艺术?
诚然,一部电影,必定要有思想内容(也不一定,见我后面举例),相对应的是艺术形式,思想对应艺术,内容对应形式。而这里的艺术就是电影艺术。
奥斯卡是个电影奖,也就是说,在思想和艺术上来说,这是个艺术奖,不是思想奖;在内容与形式来说,这是个形式奖,不是个内容奖。相对比来说,如果当年你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发言,那个发言好不好,重在内容,看你跟毛主席是不是最亲,而不在形式,当然,形式也重要,如果你声泪俱下地表达你对毛主席的忠诚,当然能感动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但是这里不同,这里重要的是形式,是电影形式,是艺术。
我在给落基山人博的回复中说:“奥斯卡片子,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讲故事的手法,用电影语言讲故事的手法。导演的手法,演员的演技,各种音响视觉效果,以及给与观众的总体感(最佳影片奖)。有些电影本身可能并没有情节(情节淡化),但是仍然很感人,很能抓住观众。”
我在那里,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Kevin
Costner导的《与狼共舞》,一个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与狼共舞》为什么获奥斯卡奖,那个电影有什么了不得的中心思想?其实大概与赵婷的电影相像,情节淡化,但是电影可以抓住观众的心,可以在这个淡化的情节里,用电影的手法展现画面,音响,效果,演技,从而给观众美的享受。后面说的这一系列,都是形式,都是电影表现的不同形式,而非内容。再说,朱自清的文章很感人,为什么不能投奥斯卡奖?你会笑了,是啊,那个根本不是电影,形式不同,投什么奥斯卡?这就对了,抓住了实质。奥斯卡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评奖,而非其它,既不是小说散文等其他形式,也不是其内容。内容只是一个点缀。
再举一个例子,既然施化博认为赵婷得奖,是因为表现女主角“有着超凡脱俗、更广泛的选择和更自由的心灵”,那么我问你,赵婷以前获奖,比如:《哥哥教我唱的歌》,《骑士》,难道也是因为她张扬“自我”吗?
顺便说一下,如果要是谈思想内容的话,前·年获得最佳动画短片的石之予 的《包宝宝》;去年获得最佳纪录长片奖的金国威 的《徒手攀岩》。一个是做包子的,一个是攀岩(他们都是华裔),其思想深度又在何处?
再举一个例子,不知道你是否看过2003年的《女魔头》这个电影,如果没有看过,至少应该认识这个漂亮的世界闻名的女演员吧?
对,南非的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她的获奖影片,就是我说的那个《女魔头》(Monster):
试问,她表达的是什么?是“自我”吗?不是。是正义吗?不是。是善良吗?都不是。故事情节,一个妓女成了连环杀手,杀了六个男人的真实故事改编。她表现的是邪恶,是黑暗,是龌龊,是丑陋。但是她获得了奥斯卡奖,因为在艺术形式上,她表演得非常成功。
好了,回过头来说,无论是网上那些,施化博批评的评论,还是施化博本人,包括落基山人博,都是掉在一个圈圈里面,不能自拔。这就是:
主题先行,思想领先,政治第一。
是一种“很中国”的思维。中国的同志,和中国出来的同志大致都是这种思维方式,我对落基山人博的回复:“你的评论‘很中国’,基本上就是张艺谋为什么无法获得奥斯卡奖的原因。”
这种思维方式为什么在中国这么普遍?因为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灌输了几十年的思想,就是1942年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精神实质:
“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在毛的眼里,文学艺术,无论什么形式或手段,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容,是目的。什么目的呢?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你符合这个内容,就是好文艺,不符合,就不是好文艺,无论你是电影,是诗歌,是小说,还是什么其它形式。这个就是思想第一,内容第一,政治第一。
我们来比较一下,我们这里的同志,是不是完全按照毛的话去做的呢?是的,你看,有些人批评这个影片,说是白左观点,是“把影片当作揭露资本主义没落的故事来看”,他们看到的是,是否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有利;落基山人博看到的是:“现实和理想层面看,女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失败者”,所以认为:“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动,由是觉得奥斯卡奖这些年多少有些颓败了”;而施化博是要读懂赵婷的“自我”。
我没看片子,这些我都看不见。但是奥斯卡发奖我看了,这么没有悬念的众望所归,我看到了赵婷在电影艺术上的功力。我认为,她的功力在李安之上。她从第一部电影就获奖,李安在获奖之前还有一长段的奋斗甚至挣扎;虽然李安获得两枚最佳导演奖,但是赵廷的最佳影片奖,和李安的最佳外国语影片奖又不能同日而语。赵婷是已经站在了奥斯卡的最高的峰顶上!
回过头来说,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对不对呢?应该说,在当时抗日时期,战争时期,一切都为了战争,为了战胜敌人,一切为战争的胜利服务,一切以取得胜利为第一。经济为战争服务(南泥湾开荒),学习为战争服务(抗大等),文艺当然也要为政治服务!在这个大前提下,一切都是小节,就有了后来的一个一个从胜利走向胜利,到49年建国。
那么,这么好的理论,为什么不能让中国影片获得奥斯卡奖呢?刚才我说了,在战争时期,人们为了生死存亡而奋斗,一切都可以牺牲,因为战争是保住生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见持久战)为第一。但是,无论是经济,还是文艺,都有其本身的运行规律。过了战争时期,如果还是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走,比如经济,就在前三十年走了弯路,中国从49年的全世界第四,仅仅次于美国苏联英国,排在日本之前,到了78年倒退到第十二名[引],人均GDP世界倒数第四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见近平同志,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就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结果。
那么文艺呢?我在落基山人博的回复中说:“中国的同志拍电影,总是想说明什么,无论《满城都是黄金甲》,《无极》(是陈凯歌的吧),都是如此。观众看电影,也是要看到“中心思想”。最后,张艺谋拍出的片子都是垃圾。因为他太想说明什么了,结果什么都说明不了,这就是主题先行。不是用艺术去征服观众。”
中国同志的思维方式,还完全是毛的思想:主题先行,思想第一,总要说明什么,结果什么也说明不了。
那么,赵婷为什么能拍出这么优秀的片子呢。我就不说了。我把所有的华人华裔奥斯卡的获奖名单列在下面,一切答案都在其中:
共有22个奖项,19个人,其中李安,赵婷,还有一个黄宗霑 两次获奖。有五个人获奖时是中国大陆国籍,包括成龙三个人其实是香港人,剩下赵婷十四岁出国,在外面二十多年;另外一个是苏聪,末代皇帝的最佳原创配乐,82年出国,在德国定居,据说在德国外国人可以居住,无法入籍。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当中,赵婷,包括石之予,金国威,他们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证明我们中国人能够做的到!
再说一句,为什么中国的演员都是一流的(我说的是国内演员)?如果有好导演,都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演员。“这可以由下列事实佐证,有中国演员出演的《艺妓》《臥虎藏龍》都曾获过多项不同的奥斯卡奖项。其中一个原因,中国的电影演员,基本都是科班出身,不是中戏,就是上戏,不是北电,就是其他电影艺术学院。”
[我文《由奥斯卡颁奖想到的(上):中国电影40年来仍旧在奥斯卡门外 》(2018)]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好演员的要求和剧情经常没有关系,也就是黄世仁和喜儿同样有成为好演员的机会。我说:“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差,主要是在于导演和编剧,大概原因之一是太浮躁,静不下心来,向钱看,重票房,影片编的痕迹太浓;再一个原因,也许是中国的一些限制,影响了艺术家的发挥。”
(同上文)我说的那个限制,就是本文中所说的,也是张艺谋,包括施化博和落基山人博等一直坚持的,中国同志的思路:非要说明点什么,非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当然,在中国国内,最重要的就是党的领导,这是评价艺术的无二标准;在国外,就是,比如:符合普世价值的"自我“。不过,这些,和艺术都不着边,和毛主席老人家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却很靠谱!
所以,所以,我们中国为什么进步慢?因为墙里墙外,尽管争吵得天翻地覆,但是都是一个思想系统,都是一个标准。所以,就别说闭关自守了,就是开放,也需要像赵婷这样的人多而又多,完全摆脱中国思想的束缚,然后慢慢影响我们的人民,使国家从迷茫中走出来!
附:给落基山人博的《从两个层面看《无依之地》 》的回复:
不好意思,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但是还是想说几句。
基本来说,不太同意你的评论。你的评论“很中国”,基本上就是张艺谋为什么无法获得奥斯卡奖的原因。
中国的同志拍电影,总是想说明什么,无论《满城都是黄金甲》,《无极》(是陈凯歌的吧),都是如此。观众看电影,也是要看到“中心思想”。最后,张艺谋拍出的片子都是垃圾。因为他太想说明什么了,结果什么都说明不了,这就是主题先行。不是用艺术去征服观众。
最近看到国内又在炒十年前的奥斯卡提名片子《阿凡达》,讲其中故事如何如何。其实,那部片子重要的不是故事,故事只是一个点缀,是电影手法,尤其着重在高科技动漫形式。
奥斯卡片子,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讲故事的手法,用电影语言讲故事的手法。导演的手法,演员的演技,各种音响视觉效果,以及给与观众的总体感(最佳影片奖)。有些电影本身可能并没有情节(情节淡化),但是仍然很感人,很能抓住观众。
Kevin Costner 的 《与狼共舞》,你能总结什么中心思想?那就是一部美轮美奂的叙事诗,讲了一个故事,或者一段往事。
朱自清的《背影》,有什么深刻思想?每一个人都能写,就是《我的父亲》,但是他的文字就具有感染力,讲故事讲的好,文字精炼准确,于是就成了大家文字,就可以获得文字的“奥斯卡奖”。
如果你非要批评朱自清的这篇文字,你可以认为没有深刻意义,比如,第一,没有强调党的领导,连暗示都没有;第二,没有反映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伟大品质,至少没有明说,所以,这篇文字不及格。
不好意思地说,这样的评论是没有走出中国的语境,这样的评论不及格,基本就是中国电影走不出国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