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山东民歌:赶集
雨斤
我那天到东庄去把集赶 那哎咳
遇见了情哥哥儿去买锄镰
我有心向前去说上个几句话 啊
怕的是那些赶集的人儿背后里说闲言
哎嗨 哎嗨 吆吆吆 哎嗨 哎嗨依
怕的是那些赶集的人儿背后里说闲言
他那里朝着我使上几眼 那哎咳
我提着个小竹篮儿转到了村后边
在村后柳树下将他来看 啊
我们俩的知心话儿说也说不完
哎嗨 哎嗨 吆吆吆 哎嗨 哎嗨依
我们俩的知心话儿说也说不完
今日想那个明日盼 盼的是那一天
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拍摄于1961年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看官可能不知道,其实《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的曲调,是吕其明根据上面的这首山东民歌的代表作《赶集》,改编而来的。《赶集》的曲调,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广泛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唱词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但语言形象生动,朴实无华。
中西文化有一个巨大的差异:西人乐于娱己,国人苦于娱人!或者说,洋人为自己活,老中为别人活。因此,活得很累。洒家刚来美国时,看见洋人在大街上当众接吻,连忙转过头,急忙走开。到今天,也不习惯在人前作过于亲密的动作,比如,拉手。
这首歌里的小姑娘,正值青春年少,豆蔻年华,春心萌动,对异性有向往,合情合理。可是,看见了心上人情哥哥,连上去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怕的是那些赶集的人儿背后里说闲言”,多么可悲啊!
鲁迅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两个字:“吃人”。现在,官宣里充满了“要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洒家以为,客观的说,中华文化里的糟粕太多。而且是,糟粕多于精华,可取之处甚少。
海外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4901 11-8
![]() | 【中国民歌精品系列之二】 | ||||||||||
| |||||||||||
![]() | 【中国民歌精品系列之一】 | ||||||||||
|
![]() | 【中国民歌精品系列之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