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桩

注册日期:2014-11-04
访问总量:5285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西南联大逸闻轶事


发表时间:+-

西南联大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只是一个历史名字。西南联大的光荣历史,可以从各种途径得知,而我却是从我的公公婆婆口中,主要还是从我的先生的口中知道些情况,虽然都是些碎碎片片的回忆,却都是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难能可贵。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由北大,清华,南开 三所大学共同组成一所大学,取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校长是清华大学的梅贻琦,常务委员由北大的蒋梦麟和南开的张伯苓组成,校址选在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的旧址。西南联大在1946 年宣布解散,设立时间为八年整。 

我公公的老家是安徽黟县,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那里的原居民有一个风俗习气,就是非常重视读书,家境并不富裕的人家,也要砸锅卖铁送孩子上学堂,当地还流行一句顺口溜:“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故所以,从黟县地区出来的人,哪怕是穷人,也都能朗朗上口地念上几句知乎者也,那里的商人也都与众不同,人称道为儒商。我公公的家境似乎也不属于堆金积玉的富埒王侯,大概是清廉小康的乡村人家吧。

抗日战争时期,我公公是个高中生,跟随着一所国立中学逃难。当时,在战乱情况下,国民政府仍然支持中学的教员和学生,帮助他们找庙宇或者其他房舍上课,一路从安徽往湖南等地迁移。在这种艰苦的逃难途中,政府仍然举办了全国性的高考,公公考上了西南联大。那时国难当头,国家经济一败涂地,逃难的民众更是穷困潦倒,哪来的银子供孩子念书?尽管如此,当时的国民政府还是非常重视学术,尊敬知识分子,由政府支援借款给穷学生,那时叫“贷学金”。“爸爸,后来你们学生还了这笔学费吗?”我问,“没有,后来这笔学费不了了之了”,公公回答。

抗战时期,美国支援国民政府军队,在昆明和印度之间,建立了一条运输航线,称为“驼峰航线”。美军飞行员从印度运输物资到云南,往返于驼峰航线。驼峰航线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海拔很高,云雾缠绕,视线迷茫,飞行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操作,危险是不言而喻的,很多飞机在半途就出事摔下来,从后来的飞机舱里俯视观看,驼峰航线上的飞机残骸形成了一条白色的带子。

由于美军援助,需要大量的翻译工作者,国民政府号召大学生休学一年,参加抗战,保留学籍。我公公的专业是英美文学,更是义不容辞,他当上了翻译。这批学生先坐上那可怕的驼峰飞机到印度,然后担任美军翻译,协助美军训练中国驻印度士兵驾驶,学会开车后就驾驶着美援的汽车,装满物资,开回云南。我公公驾驶车辆回云南时,路上翻车了,滚到了山脚下,幸亏是个小山坡,没有丧命。

为了纪念西南联大学生的抗战从军事迹,政府制作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琢了所有联大参加抗战从军的学生名字,这块原始的石碑安放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的旧校址,后来又复制了三块,一块放在北京大学,一块放在清华大学,一块放在南开大学。 

我公公大学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在昆明的一所教会中学教英文,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云南姑娘,她就是我的婆婆。我公公身材瘦高,玉树临风,带着玳瑁框架眼镜,风度翩翩,很吸引女学生。后来公公去北京工作了,婆婆为了追随她的老师,十八岁的云南姑娘,竟然勇敢地离开昆明,离开了她成长的故乡,一人北上,寻找她的爱。

我婆婆的舅舅当时是燕京大学的教务长翁独健,他建议我婆婆考大学,1950 年,婆婆考上了燕京大学外国文学系,和她崇拜的老师成了事业上的伙伴。

公公在世时,经常和我们唠叨西南联大的几位同窗好友,一位叫老迷,一位叫刷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三人合穿一条裤子的故事。公公说,当时这些学生都很穷,出门没有一条像样的裤子,学生宿舍里只有一条裤子勉强拿得出手,于是,谁出门谁穿它,这三个同窗轮流穿,如果这条裤子还在,我要把它捐献给历史博物馆。西南联大英美文学系的学生都是中国英文专业的老前辈,大学的英文教授,他们参加了修订《新英汉词典》的工作。


父亲节,此文谨献给我的公公和西南联大的前辈。

致谢马黑兄提供照片和参考资料。


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毕业证书.jpeg


西南联大校门

20110923003456_30930.jpg

西南联大教室

20110923003720_94055.jpg

西南联大抗日从军学生纪念碑(在清华校园的副碑)

IMG_0787.jpg

碑上我公公的名字

IMG_0781.jpg


西南联大校歌


此视频谨献给美丽善良正直的云南人。

浏览(4544)
thumb_up(14)
评论(44)
  • 当前共有44条评论
  • 木桩 回复 中山博

    中山博激情昂扬的语言,看得我热血沸腾!

    我记得许国璋老师也是参加《新英汉字典》修订工作的,你在名师的指导下,相信你的英语一定非常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中山博
    80年的留美学生怀念英雄!说到英语,西南联大的许国璋是我大学老师,虽然只有出国前的3个月,虽然我是理科生,终生受益,永远难忘。
    联大立德树人,有根有魂。
    三校本已是人才济济,合组联大之后,更是大师云集,名家荟萃。自然科学方面,有江泽涵、陈岱孙、陈省身、赵访熊、华罗庚、吴有训、王竹溪、周培源、张文裕、赵忠尧、吴大猷、黄子卿、曾昭抡、杨石先等;人文科学方面有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杨振声、向达、罗常培、罗庸、王力、冯友兰、汤用彤、金岳霖、钱钟书、沈从文、费孝通等。他们多为著名科学家、学界泰斗,但在国难当头,生活多艰的情况下,却安贫乐道,严谨治学,潜心钻研,著书立说,诲人不倦,执着培养人才。
    永恒......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沐岚

    岚妹,你上网如此困难,还要过来支持一把,真情实意,非几句感谢话可以了结的。

    最近万维网的确有问题,我估计是系统非常老旧,网上流量大的时候,服务器无法正常运行了。

    期待你的小说续集。。。。

    屏蔽 举报回复
  • 沐岚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glory history of your family. I couldn't broswe the blog most of the time nowadays, and my laptop's geting messed up too. Love the video especially the pictures in it.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快活老人

    老哥,刚刚把你的七绝贴上来,你的留言就出现了。我就把重复的删了。谢谢老哥赐诗,收藏了。

    关于“文化长廊”的视频,老哥的意见很好,可惜现在已成事实,没法改了。为了这个视频,我折腾了三个晚上,改了很多次,我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快活老人

    昨晚读此文,很有感触,一方面是因为木妹有着这样了不起的公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南联大的大师之多和今日中国大学真大师之难产。

    【七绝】读木桩“西南联大”文随感

    (平水韵)6/23/2020

    日寇侵华国难时

    西南联大出人才

    谁知为甚换旗后

    难产大师仁者哀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冬儿,牧人:最近一段时间,芹泥在业务上有一个 project,她忙于事业,有点顾不上网上的事了,我代她向你们致意问侯!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冬儿 回复 gugeren

    谢谢谷歌人。

    借这个回帖问候美妮儿,难得一见。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lone-shepherd

    牧人兄弟,谢谢你鼓励,在写作方面,我是你徒弟呢,你那些精彩的旅游札记,给了我不少启发。

    是呀,我也怀念“核桃树”沙龙,芹泥,海天,紫鸟,现在都不见了。我还记得你为她们画了三幅美女图呢!我倒有个想法,你是不是带个头,办个男版“核桃树”,说不定把她们引出来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复 蒋大公子

    【不行呀,我一讲,有人立马知道我是谁】

    你这么一讲,更引起我的好奇,我禁不住地猜测,你到底是谁呢?但有一点我肯定猜对了,你一定是在学术界工作,也许是数学教授,因为你解决了谷歌先生的很多难题。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