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芨草

注册日期:2015-04-03
访问总量:327008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聪明的一休(六)


发表时间:+-

聪明的一休(六)

 

说几段一休的公案。

公案是什么意思?

公案的本义是官府中判决是非的案例,用现代的概念来说就是法院的判例。禅宗公案从这个意义引申,就是禅宗祖师言行中可以明心见性者,可以成为宗门弟子之教案,作为判定迷悟之准绳,收集起来,称之为禅宗公案。

修行者研习禅宗公案,领悟宗师们要传递的精神,一旦开悟,如醍醐灌顶,生死轮回视如草芥。因各人悟性、修行水准不同,则领悟也不同,正所谓十人十色。

僧衣吃饭

一位富人请一休到家供养,一休一向不修边幅,到时就衣着随和地去赴约了。
没想到仆人一看到他,就连声怒喝:“哪里来的疯疯癫癫的和尚,走开!走开!”
一休忙说:喂,你家主人请我来吃饭的,你怎麽赶我走开?”
仆人白眼一翻:“胡说!我家主人怎么会请你这种和尚吃饭?他今天请的是庄严伟大的一休禅师,你也不照照镜子?快走!快走!”
一休被挡驾,只好回转去换了一身庄严的法服,再度来到富人家前。
仆人看到一休穿着那么庄严,连忙毕恭毕敬地礼请入内。

开席后,禅师坐在丰盛的宴席上,不把菜吃到嘴里,反而一样样夹进衣服袖子里。
富人心里十分惊诧,以为一休禅师要留藏菜肴回去吃,当着众人颇觉难堪,就低声暗示一休:“师父,席上这么多人,不好看……,等客人走了,我再多办些菜让您带回去好了……”
一休淡淡地说:“你啊,不是请我吃饭,是请我的衣服吃饭!我人到了,不能进来,要穿上这件衣服,才能进来,这不是请衣服吃饭吗?”
说着,把衣服留在席上,自己穿着破烂的僧衣回去了。
阿凡提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看来智者的遭遇都是相似的。

握剑而行

一休住在贸易港口土界市时,每次上街,都手握木剑,身穿法衣,阔步于土界的闹市。

许多人深觉诧异,纷纷诘问为何手握木剑而行:“剑是用来杀人,和尚要超度人,为什么还带剑?”

一休回说:“你们不知道,现今各地多的是假和尚,这些假和尚就像这把木剑。在禅室时,就像这把入鞘的木剑,看来有如真剑;可是一走出禅室,就像离鞘的木剑,一点用也没有,连杀人都不可能,更不用说超度人了。”

这是对当时禅宗伪信昭昭,依靠滥发得道证书换取钱财的弊风的辛辣讽刺。

看破红尘

据说,京都商家在元旦三天都会关起大门。

因为这三天,一休在竹竿上顶着髑髅,沿门挨户叫着:“小心!小心!”

商家怒骂:“难得的元旦,却触了大霉头。”

一休回说:“不,你看这髑髅,眼睛飞走,成了虚空。这才叫眼出,才真恭贺新喜啊!”

眼出,日文叫“目出”。“目出”是恭喜之意。

一休突显了人世间不知明日是否命犹在的无常,要人们张大眼睛观看超越死生的世界。

不过,对京都人而言确是不吉利,难怪要关起大门。

坐地成佛

早川是京都有名的粗暴蛮横之人:“禅师在么?我是早川。”

一休:“好极了,你来了。”

早川:“有事问和尚,杀人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休:“当然是坏事呀。”

早川:“坏事?杀了坏人,还是坏事么?”

一休:“佛在五戒中戒了杀生,不问善恶,杀人是坏事。”

早川:“说的怪话,坏人都不杀,天下还有规矩吗?而且斩坏人,是上司的命令,我们不过是受命而斩。如果是坏事,那罪要上司担当。”

一休:“早川氏,拜托把竹上的雪打下来好么?”

早川:“很容易的事。”

早川下院子去,把竹枝摇了,雪就落在早川身上。

一休:“哈哈哈,早川氏,雪不落在拜托的我们身上,反落在受托人的身上。”

早川:“呀,知道了。”

以后,早川就变为温良的人了。

所以佛说:回头是岸,坐地成佛。

唾面自干

一休住在大德寺时,一个急躁、喜欢打架的青年僧人,前来大德寺访问一休。

青年僧人:“一休先生,我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吵嘴打架了,虽受人吐唾喷涎,只可拂拭而默然忍耐。”

一休:“嗳,那是不够理想的呀。不要拂拭唾涎,任其自然而干吧。”

青年僧人:“开玩笑,那,谁能耐?”

一休:“不,此方并没有做了什么事,而吐喷唾涎而来的,好像是蚊虫之类,他们会停在粪土之上,或者贵人美人面上,不值得与他打架或者骂他,虽受吐唾,并没有受辱,忍下去,笑而罢了。”

青年僧人:“可是,如果他终于举起拳头打来时,怎么办?”

一休:“还是一样的,不要理他。”

青年僧人听了不高兴,忽然举起拳头,向和尚头上打下去。

青年僧人:“和尚!怎么样?”

一休:“这个么?老僧头硬如石,你的手,可能受伤了。”

青年僧人哑然无话可说。

狗子佛性

某天,一休对信徒说法,讲到禅家公案的狗子佛性。这是《无门关》第一则公案《赵州狗子》,典故出自《赵州禅师语录》。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居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时人称他为赵州赵州古佛

一天,有名学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也无?赵州答:无。学僧听后不满,问: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赵州解释:为伊有业识性在!

又一学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答:有。这名学僧也不满,抗辩道:既有佛性,为什么要擅入这个臭皮囊袋子里?赵州答:因为它明知故犯!

一休的信徒听了这则公案,歪着头说:很有趣。可是,狗子不是指刚出生的小狗吗?小狗怎么可能有佛性呢?

一休回信徒一首和歌:跟着狗子,沾光心,既能成佛,也入地狱。

信徒还是听不懂。一休再问:对面宅邸是不是刚生了小狗?小狗眼睛睁开了吗?

刚睁开。信徒答,接着问:也就是说,狗子到底有无佛性,没有人知道答案,是这样吗?

一休还是不明确回答,再度给了信徒一首和歌:渔夫划小舟,小舟载有无,飘荡生死海,小舟掉了底,有无沉海底。

信徒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赵州出生之前,只要听狗子叫一声,便知道狗子到底”“佛性了。也就是说,一切端看人心。你认为,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狗子照样过它的狗日子,生下后,会睁开眼睛,也会汪汪叫,更会向人摇尾巴。认为的人,对着山谷大喊,山谷的回音便是;认为没有的人,对着山谷大喊没有,山谷就会回答没有

浏览(6256)
thumb_up(0)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芨芨草 回复 道还

    问道还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道还

    多谢分享。坐地成佛的故事好--君子不器,以前没读过。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