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飞

注册日期:2007-05-06
访问总量:9598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从AIG纷争中解读奥巴马的败笔之处


发表时间:+-

去年选举时,本来是不准备投民主党的,因为担忧民主党的政策有点均贫富的共产主义的倾向,想着自家在美苦苦拼搏数年,好不容易熬成个小康,工资的三分之一已经上交国库,济贫纾困,若再增加苛捐杂税的话,这点原本吸引我们投奔美帝国主义的鼓励科技创新的优惠就快荡然无存了。

可是在投票前,禁不住女儿和她同学的激情游说。

她们说: “ 小布政府的无能是有目共睹,难道为妈的你看不到?!若再支持共和党,还会是个尚武的政府呀。 ”

她们知道我反对战争,对小布的领导能力也多有微词。 “ 可是,若支持民主党,我们家的收入会减少,那样会直接影响到你们的生活。 ” 我想让她们知道大多亚裔工薪阶层的担忧,也想挑战她们的辩才。

“ 收入少些,至少不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太多吧。我们活着不该只想到自家,要有社会的责任感。 ”

“ 你们说得没错,但投票者根据自身利益出发来投,也没错,这是民主的表现。再说麦凯恩毕竟有多年从政经验,奥巴马虽然演讲出色,可没见有啥政绩,管一个国家,尤其是在危机重重的状况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说得好听是没有用的。犯错是难免的,一般来说,有经验的人至少知道哪些大错是不能犯的。 ”

“ 你满意现在的政府吗?换汤不换药又有什么意思呢?虽然奥巴马没有政绩,但总给人有 ” 改变 “ 的希望吧,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再说,第一个黑人美国总统,这也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呀。 ”

年青一代总是想着打破一个旧世界的痛快,不知重建和修补的艰辛。而年长者,有时也难免会有墨守成规,丧失了不思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当我开始犹豫不决的时候,副总统的辩论会开张了。看到佩林在这么严肃的场合,政策辩论上没啥才能,竟然用上了挤眉弄眼,让我对麦凯恩的识人眼光信心全无。于是一票给了奥巴马,虽然心里不确定,但正如女儿所言,还抱着些希望,这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黑人能给黑暗的经济带来些曙光。

在这么一团糟的情况下,正是考验真正领导者才能的时候。战战兢兢地看着奥巴马处理 AIG 事件,让我对他有了初步认识,就事论事,以一个平头百姓的身份来评他的决策力。

首先, AIG 该不该救?这至今还有很大的争议。联邦储备局伯南特在新闻专访中辩称:救 AIG ,就是救整个美国经济,是救火,若不出手救这把火,它会把周围的邻居都给烧进去了。所以为了百姓,政府必须出手救。真是如此吗?我不敢苟同,毕竟银行没有全倒闭,那些经营有方的还在生存。试想,原先全美最大的泛美航空也因经营不善,惨遭倒闭,联航和达美立马跟进,不是至今天上的飞机还照飞吗?这是优则生存的自然结果。更何况 AIG 倒闭的原因就是急功近利,中饱思囊,扰乱金融界的咎由自取的恶果,不追究其责任不说,还要花大把纳税人的钱去救,这一举措,政府给民众的信息是什么?做坏了,没关系,坏帐越大,政府越会买单,看似救银行,实为打击寻规守法的一众。这一救,让勤勉工作,认真交税存钱的良民们哭不说,还会连带好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救 AIG ,不救 GM ?难道国家的汽车工业就不需要救火?救与不救,政府的标准是什么?

也许新政府需要形象工程,选了 AIG 来做秀,通过对 AIG 的运作,展现政府雷厉风行的办实事解决危机的决心,重塑惶恐的民众们对未来的信心。这有时也是必要的,正如 911 以后的那场仗该不该打一样,虽然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可当时却是疏解美国内部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至于何时收手,则是另一个策略问题。政治不同于生活,有时龌 龊,也不得不为之。可是奥巴马达到这个目的了吗?也不见得。匆匆签发纳税人的 1700 亿元给 AIG 救急,立马又对 AIG 发难,因为发现 AIG 要拿其中千分之一的钱发年终奖。从这个过程来看,奥巴马政府彰显的是极度不成熟和对经济管理的无知。用这么一大笔钱去救一个有诚信危机的集团,在签署协议之前,主管国家经济的智囊团是否该对 AIG 的申请提案做个慎密的可行性考核?是不是该确定对这笔钱的去向及回报率有个清楚的衡量指标?在一团糊涂的情况下,就草率的签约,在如此恶劣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又浓墨重彩的画上一道败笔。

既然签了,就得遵循合约,这也是 AIG 发钱的理由,也不无道理,虽然这钱发得让人痛苦。据说发红利也是列在他们的报告之中的, 财长盖特纳本身就参与策划注资 AIG 的考核,奥巴马也不能说他事先完全不知吧,若真不知,就是他的渎职问题了。在他失声呼吁下,议会终于通过用 90% 的刻税来追讨这笔不义之财。

看来政府还是能拿回这笔钱的,于是乎,全国上下一阵高兴。可是我倒并不觉得欢欣,因为这个行为是政府自己抽自己嘴巴的典型例子,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相信 AIG 能在政府注金下能复活,那就在具体操作上放手,只要在大方向上把握就行,实践 “ 用人不疑 ” 的领导原则。现在看来,政府做不到这点;从大张旗鼓地对 AIG 发红利一事开炮来说,展现了政府对 AIG 还存有极大的不放心,这就又坏了领导用人的另一条法则:疑人不用。至少这个事件上让我对奥八马的行事存下了不安的种子。

中国有个成语叫 “ 亡羊补牢 ” ,丢了一只羊,并非世界末日。记个教训,赶紧把羊圈做扎实了,圈住现有的羊,是减少未来损失的最佳方法。单纯的去追讨那只不知去向的羊,看似轰轰烈烈的在管羊,实则是捡着芝麻说事。千万不要忽略了还在圈内的,若不加防范,也将流失的羊群。政府追回了 AIG 千分之一的纾困基金,还有那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钱呢?据说会用于AIG 国外据点的纾困。观看了发红利这场闹剧后,我对那部分钱非常担忧,在国内,尚且如此,钱流到了国外操作,如此糊涂的政府又能把握几分呢?

奥巴马公开为AIG之事道歉,说虽然不是他的错,作为总统,他也要为此担责任。我以为,现在的美国不需要一个道歉的总统,套用耐克的广告词: Just do it! 人民在危难时选了你,就好好把握这个机遇,不要急功近利,从失误中找经验,快点成熟,不要再瞎花纳税人的辛苦钱了!

浏览(4413)
thumb_up(0)
评论(5)
  • 当前共有5条评论
  • 海棠花飞
    皇城根儿:正是这个理,俺的下一篇乱弹讲的就是这些。用这做标题正合适,欢迎继续讨论:)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城根儿
    以读者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理解,从美国政府的立场来看,AIG必需救,而且应是排在援救名单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换句话说,理论上来讲,华尔街的任何一个商业或投资银行都可救可不救,唯独这AGI必须救。没办法,这是由资本运作市场的本质所决定的。美国奉行的是资本主义,失去资本市场和对其的运作能力还谈什么资本主义。如果说华尔街(银行)提供的是资本拆借的市场,那么AIG提供的则是对该市场交易的信用度保证(包括信用等级,信用违约等)。没有以AIG为代表的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所有资本及其衍生品的交易都无法正常进行,因为交易的前提是交易的主体和客体必须有信用,若信用无法保障,则无人愿意承受无信用的高风险交易。一个市场若没有交易,那么这个市场就死了。华尔街这个市场一死,美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失去的市场份额将很快被其它国家的金融市场所替代,进而导致美国在资本主义(市场)世界的主导地位的消失。对美国政府来讲,这已是生死攸关的国家利益,所以它不能不管。

    此次金融危机是从次级房贷的违约开始,违约的链式反应一路上来,最终一定归结到AIG这里,因为它提供的这个交易市场的终极保险,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AIG现在至少有3000亿的CDS坏账。不要说三千亿,就是三万亿读者也不会吃惊。美国政府现在事实上已经拥有AIG(80%),所以这个坏账是三千还是三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要美国政府的信用不倒,只要美国的航空母舰还在世界上周游,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里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存在,坏账再多又奈其何?看看今天美联储就敢买美财政部的债卷,典型的从左口袋到右口袋的“霸市行为”,见谁说个“不”字了?世界继续在装聋作哑。

    如果说AIG绑架了美国政府,那美国政府则绑架了世界。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棠花飞
    刚收到时代周刊,看到有一篇评论AIG的,忍不住先读为快,看到作者与我有从这一事件中读出了相似的警示: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奖金之事与我们真正面临的经济灾难不堪比。那文章上列了一大堆数据,AIG的cds坏帐可能会高达$300 billions。这就更让人担忧了,政府的$170 billions bailout money,若不能好好的促使其踏上正规的话,政府可能会像AIG手中握着的银行链一样,被它绑架了,此后会不得已往这个黑洞里继续扔钱。

    没有一个好的bailout plan,光会扔钱的话,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棠花飞
    皇城根儿:没错。没有后悔选奥巴马,也知道他面临的挑战比布什和克林顿要大好多,重任在肩,前行的路上不可能没有错误,希望他能吸取教训,今后能在处理大事件上,前后因果得失尽量想周全些再行事。

    该不该救AIG,这是个很争议的问题,也许国家自有救其的迫切性。只是看奥巴马马后炮似的接二连三地追究,让人对其做决策的成熟性,可行性考核方面产生了疑虑。而后又变相地取回那笔钱,与社会主义的集中调控比较接近。林林总总,让人对未来的政策走向及经济发展有些忧患。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城根儿
    从经典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上来说,AIG等投资失误的公司是不应当救。可从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市场份额的角度上来看,看着让这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超一流选手倒下,无疑是主动退出市场。一旦退出这个市场,那么再想回来又谈何容易。多数的时候,对市场的瓜分是机遇和时代的结果。读者以为,美国政府也一定看到了这一点。政府救的不是简单的一个或N个公司,政府真正要救的是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就是现有的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说到奥巴马,读者认同作者对他的评价。从现在的情绪和倾向来看,以立法来干涉私营企业的经营是非常“社会主义”的,而且这只是个开始。今天立法干涉奖金,明天就可以立法干涉决策。今天的次贷危机的起因不就是当年克林顿时代不顾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强制推行“人人有房住”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恶果嘛。

    客观上来讲,给大公司"输血"的决策过程,布什和奥巴马都有巨大的欠考虑之处。他们的解救前提都是这个危机的周期不应超过一年,否则绝无可能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把巨额资金往外仍。但布什只花了他7500亿的一半,还剩下一半给奥巴马。即便奥巴马从布什手里接过的是个烂摊子,但如果奥巴马真的比布什聪明的话,他就应当吸取布什的教训,对另一半的投资更为慎重,毕竟有布什的前车之鉴及随着危机的加深对其本质的更清醒的认识。如果连这个借鉴奥巴马都看不到的话,是不是可以说他或他的那个班子可是比布什还要笨些呢?

    很久没见到有见地的好帖子了,谢谢作者。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