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物质决定爱情?
1 社会现实
十几岁时,因为父母的关系,我认识了几位1978、79级的大学生,有时去他们宿舍玩。那时的大学男生与后来一样,私下里好像总在想女人、谈女人。一次几个人在议论,其中一位当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个漂亮姑娘,寥寥几句友善的对话后,姑娘得知他是大学生,竟然一直跟他到校门,希望与他进一步交往。他吓得赶快跑进校园躲起来,让门卫拦住了姑娘。1980年代初的东北非常保守,女孩在马路上倒追陌生男生,极端罕见。高考恢复后,社会女生觉得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趋之若骛。那个敢于倒追的姑娘很勇敢,而那位男大学生也算撞到了桃花运。我不懂他为什么跑,就问你何必跑?他回答,我是鞍山人,毕业后要回鞍山,哪有办法把一个吉林姑娘弄到鞍山?
那时的中国城镇老百姓,户口、工作、居住的公寓等,都是国家指定或分配,个人没有多少选择或改变的余地。所以要结婚,就不得不考虑双方的这些条件,因为如果一方是农民、或两个人的户口不在一地、或者户口在一地,但工作地点相离很远,都会造成结婚不现实。当时奉行国家全面控制经济的信条,个人的工资极低,男性一人的收入不够养家。而国家严格限制每个城镇人买食品和必需日用品的数量、地点和时间,每个人只有勉强够一个人用的配额。而广大的农民连这点配额也没有,他们事实上不能在城市里购买食品和很多常见日用品。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也是同一所大学的子弟。他父亲教数学,是19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从196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大约20年里,东北老百姓没有涨过工资,所以他父亲工资不高。他母亲没有工作,家里姐弟三人。他们家生活就很困难,每到月底,家里经常没有钱买菜,他就会跟着母亲到郊区挖野菜,以补饭桌上的不足。记忆中他父亲瘦高,母亲显得很衰老。三个孩子成年后都很矮小,大约一米五左右,明显营养不足。一个中年大学教师,如果太太没有工作,当年的生活就可能如此悲惨。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谈婚论嫁,需要考虑的远不止对方的户口和工作。当时国家刚从几十年血腥的政治运动中走出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存在很多政治挂帅的遗迹。比如所有政府、单位、和学校的人事表格里还要求填写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等。一个人进了大学,就代表国家拥有和主宰他以后的人生。如果配偶本人或家庭有政治瑕疵,就很可能影响自己的工作与升迁。所以大学生婚恋,还得考虑各种政治因素。
这些名目繁多的条条框框,各个犹如通了高压电的铁线,使得每个人的“可行婚恋对象范围”变得很狭窄。但是来自内心的天然爱情,从来不会被这些物质条件限制。只有极少数人运气好,爱情碰巧发生在这样的范围内。更多的人如果胆敢追求爱情,就会与现实严重冲突,经常带来一辈子的惩罚。在腐朽愚昧的中国王朝时代,制度剥夺个人的婚恋自由,把决定权交给父母。在毛时代及之后的很长时期里,政府大张旗鼓地宣称个人有婚恋自由,但那些条条框框严重侵害了这个自由。绝大部分婚恋决定权实际上转移到了政府和具体领导手里。而政府和领导对个人的爱心、了解、或迁就,都远不如父母对儿女。
也许对中国没有深入了解的观察者,比如外国人或涉世不深的青年,会以为当时的社会这样压抑,连恋爱和结婚都如此限制,老百姓一定会愤怒和反抗,但实际情况却相反。到了1980年代初,毛式体制已经主宰中华大地30多年。它严密而野蛮,对异己毫不心慈手软。暴虐之下,中国老百姓整体臣服。绝大多数人在心里早已“跪下”,接受了这些限制,觉得理所当然。有点地位和权力的人,为了得到或保持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还经常主动支持和维护这些限制。只有很少的人内心不服,有反抗行动的人就更少。比如,当时的官方莫名其妙地敌视几乎所有民间的男女交往。这本是权力的任性之举,社会各基层却奉为天条,严格贯彻执行。当时在东北,一般老百姓把正当的男女交往也看作丑事,连“爱”都被认为是脏字。
记得初中时,父亲为我买了一本世界儿童教育名著《爱的教育》。我带到学校,被同桌发现。他看到封皮上有一个大大的“爱”字,就认定是黄书,煞有介事地报告给老师。班主任是位中年女教师,教语文,得知后非常紧张,立刻没收,即使我辩解也没有用。过了几个星期,她才把书还给我,可能因为没有在书里找到色情描写。但给我时,她还是面带狐疑,并没有完全解除戒备。这件事害得我有了心理阴影,后来一直没有读完那本书。就连童稚未脱的初中男孩也见“爱”色变,就连中学语文教师也不知《爱的教育》。这两个人无权无势,是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却时刻监视周围的人,自觉提防任何关于“爱”的蛛丝马迹,主动维护着这个压制老百姓自己权利与自由的社会秩序。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多么闭塞和扭曲!
2 人要自保
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这代人早就本能地懂得,自己内心的爱情萌芽很危险,如果不严加压制,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升学、工作、城市户口、干部身份,等等,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的灌输,被告知所有感情都受制于物质,这为我们提供了借口去接受环境限制爱情。而且大家也知道,强调心灵或神的重要、甚至只要谈及,都会被批判成唯心主义,惹来政治麻烦。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从电影和小说里得知爱情是褒义词,如果承认自己的婚恋里没有爱情,就是自认落伍,在人前脸上无光。于是为了生存和面子,很多习惯了向霸凌的社会屈服、又具有高智商的年轻知识分子,就选择了一条狡猾的道路。他们卑微地否认自己内心的纯真萌动是爱情,转而指鹿为马,不知羞耻地撇开心灵、基于物质重新定义爱情。他们认为,“爱情”就是在社会允许的、经常很狭窄的婚恋对象范围内,按利益最大化挑选配偶的心理。
这种挑选过程,也经常精妙复杂、也注重对方的长相、也会考虑到双方在性方面的和谐,只是选中的人不是自己心里的那个“最好、最美”,就好像贾宝玉自愿接受了薛宝钗、撇下林黛玉,朱丽叶委身于帕里斯、抛弃罗密欧。持这种唯物主义爱情观的人,如果顺利婚配,会觉得自己既避免了与现实冲突、也得到了爱情。他们把婚恋带来的好处,比如生活的舒适和性的欢愉,当作“爱情的美好”。但是,与不爱的人朝夕厮守让他们压抑,愧对心底里的那个人与那份感情让他们自责。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不值。为了维持表面的正常,他们依靠从众心理麻痹自己、冲淡隐藏的空虚与遗憾,因为在他们周围经常有很多类似的人,也没有与最爱的人结合,但是看上去过得很“正常”。如果社会上少数人如此,那么他们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很多人这样,那就是制度出了问题。 我们年轻时的那个体制,把有灵有肉的人看作无生命的螺丝钉一般处置,严格而系统地惩罚和淘汰敢于追求真爱的人,自然造成了很多生存下来的人只能这样懦弱、猥琐地活着。
“物质决定爱情”的观念,有时显得很实用。比如当大家都很贫穷、工作和居住地都一辈子不变、生活中都没有多少选择时,按物质条件取舍配偶,经常简单易行,并能带来婚姻的表面稳定。但实用不代表正确。爱情最终来自心灵、不是物质。社会开放后,人们迁徙更多,发展事业的机会也更多,建立在物质条件上的婚恋就经常显露出弊端。比如丈夫发达了,就觉得“女人如衣裳”,想换老婆。刘备的这句名言冷酷无情,却是对物质婚姻的贴切总结。因为在这类婚恋里,双方视彼此的心灵与人格为次要,本来就冷酷无情。类似地,漂亮人妻来到美国后,就觉得老公不再有吸引力,想重新找有美国“户口”的丈夫。因为原来选他,是要他帮自己弄到大城市户口、或带自己来美国,并没有觉得他本身特别好。到了美国后,他的优点消失了,自然不再是最佳人选。总之,相信“物质决定婚恋”的人,环境或个人条件大变后,经常会觉得喜新厌旧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威胁婚姻和家庭。
记得在交大读书时,很多本来玲珑剔透的女生,到了毕业季节就思想迅速“成熟”。她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为适应社会而主动向现实低头,为出国和上海户口等目的婚恋。我理解和同情她们,她们无力改变社会,只好屈从。但她们的灵气就消失了,身上的光彩也暗淡了,如同美玉变成顽石。年轻时不懂,现在想起,就理解更多。即使这样的女生接受了你的追求,也只是因为她看上了你能带给她的利益,而不是你本人。所以即使得到她,也没有什么意思,她的吸引力就降低了。当然还有更多的女生,从来都物质,一直都是顽石。信奉物质决定爱情,使女人俗气、失去魅力。
为什么要重温我们年轻时的社会人心呢?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富裕很多,人们也有了更多自由,但社会观念里还有很多那时留下的痕迹。我们这代人已从青春少年变成了白头,每个人的家庭和事业情况都已不同,但很多人在年轻时形成的思想,到今天也没有大变化。重温往事,希望让大家看清为什么我们这代人里,无论生活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还是在自由民主、以基督教价值为根基的美国,还有那么多人相信物质决定爱情。
二零一九年三月于美国家中
电邮:yuanzhiluo@yahoo.com 博客:https://www.l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