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夜曲,情愁凄美,孤独浪漫
十九世纪中期的巴黎,浪漫派在艺术界风起云涌,一时群星灿烂,巨匠大师荟萃一堂,高朋满座,人影幌动,杯盏交错。其级别之高,成就之辉煌,恐怕之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没有哪个时代,哪个城市可以与巴黎相比,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肖邦就是在那个年代,那个地点,那个时刻,出现在巴黎的音乐界。
那是1836 年,巴黎的一个著名沙龙里,肖邦和当时著名的女作家,乔治.桑(George Sand)邂逅了。乔治.桑出生于法国贵族阶层,她是女权主义的倡导者和先驱者,在两性关系上,她提倡女性的主导地位,认为女人不应该成为男人情欲的发泄对象,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主动权,在当时的巴黎上流社会中,她的意识和行为是非常出格和前卫的。当然,乔治.桑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上流社会的追求者。她给自己取了个男性的笔名,穿着男性的服装,嘴里还叼着一枝雪茄烟。
肖邦和乔治.桑的第一次见面,不是浪漫的一见钟情,彼此印象相当不佳。在他们的日记和朋友的回忆记录中有所谈到,肖邦形容乔治.桑是个 “抽着雪茄,双层下巴,一个大胖子,这是女人吗? 我怀疑 。。。” ,而乔治.桑描述肖邦是:“瘦小微弱,一幅娘娘腔,与其说是男人,不如说是乡下小姑娘 。。。”。
但是,阴差阳错,命运还是把他们联系起来。乔治.桑,一个已婚女人,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比肖邦年长6 岁,在续后的沙龙聚会中,他们走到了一起。这一走,整整走了十年。
肖邦和乔治.桑同居在一起,大部分时间,他们居住在乔治.桑的巴黎郊外的城堡里。那里风景优美,远离喧嚣的巴黎市区,简直是人间的世外桃花源。是的,他们是浪漫的。肖邦是个身体虚弱,脸色苍白,有些神经质,一个肺结核的病人,乔治.桑像慈母般地照顾肖邦,可以说,相得曾欢,情感甚笃。
这旷世爱情,维持了十年,最终以一场争吵而分手。为什么要争吵?有的记载说是乔治.桑又爱上了她儿子的家庭教师,肖邦感到失宠。也有的说是肖邦爱上了乔治.桑的女儿,乔治.桑醋意大发。当然啦,这些都是局外人的推测,捕风捉影,八卦新闻。分手后,乔治.桑曾经写给肖邦很多信,但肖邦没回一个字。
这段让人叹惋的旷世之爱以痛苦收尾,令人唏嘘。但是,纵惯肖邦一生的作品,最主要的都是在他和乔治.桑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的,可见爱情力量的伟大。
1849 年10 月,肖邦在巴黎逝世,年仅39 岁。在他的遗嘱中,他要求把他的骨灰埋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要求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人们把他的心脏装在盒子里,运回了祖国波兰,安置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里。
肖邦的一生,虽短暂却壮丽,像那流星划过天空。他一生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创造的各种体裁是如此的精致优美,感情幅度是如此的宽广,钢琴技巧上又是如此的丰富,他不愧为是一个划时代的“钢琴诗人”。
肖邦一生中创作了21首“夜曲”(nocturne)。通常表现他的忧郁,他的情愁凄美,敏感执着,孤寂浪漫的内心世界。视频里的背景音乐,是肖邦夜曲Nocturne e-moll Opus post. 72,Nr. 1 ,是我在2019 年6月15 日recital中用手机录音的演奏。听到这忧郁的琴声,是否会让你联想起音乐背后一段令人叹惋的故事?
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的油画《钢琴家肖邦》,作者是肖邦的好友,画家 Eugène Delacro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