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中国”这个词最早源自洛阳
刚读了诗友老冬儿的游记《洛阳牡丹》,写的是她和妹妹亲自搀扶老迈的父母在洛阳看牡丹的情节,非常感人!于是下笔,写这篇闲侃来抒发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
俺老姐(最小的姐姐)好自驾出去玩儿,玩儿的最兴头的时候总喜欢跟俺显摆,口头衔是:“曹雪葵,猜我现在到哪儿了?”俺们家孩子里面,习惯大的直接称呼小的学名。俺总是故作惊讶,往遥远的地方猜:
“莫非到了咱们永暑岛?”
“不是!我们正在洛阳看牡丹哪!”
以俺老姐的见多识广,也为能看到洛阳牡丹而兴奋,可见介洛阳牡丹的名头不凡。也非常羡慕冬兄能看到季节最后的牡丹,“千朵去后我犹发”,这最后的牡丹自然是杜丹中的强者!
尤其大赞冬兄姐妹二人都是大孝女,须知,现在的社会,专门带着父母旅游的不多了。俺老姐也是,没少“胁迫”俺老爸和妈妈跟她出去玩。老爸和妈之所以不愿跟女儿们出去坚持的还是俺们沧州的老传统:儿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女儿孝敬我横四(沧州口语:难道说)还得感谢女婿?其实老姐夫那人最通情达理了,经常随老姐到沧州看俺们老爸和妈,有次俺调侃他说:“汝这么跟爸妈套近乎是不是想篡夺我本人在家族中接班人的地位?果欲谋之汝先给我把姓改喽。”
几次读冬兄的游记,都能看出咱们中国大才女身上的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正是其一。
“平王东迁”一直是史学家们划分西周和东周的时间分界点。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即有迁都中原之意,所以才让他弟弟周公旦开始在洛阳营建另一个都城,即史书所说的“成周”。此时西周原先的首都“丰镐”(在西安)已与“成周”并列,前者大约算是西都,后者算是东都。因为洛阳就在中原,于是逐步成了西周统辖全国的行政中心。最重要的是,周武王死后,他儿子周成王亲政,竟然还命他叔叔周公旦把象征王权的“九鼎”放在这里,此时政治中心已经从西往东倾斜。这整个过程被记载为“宅兹中国”*,翻译成大白话大约为:“从此就在华夏中部诸国的地盘上安家了。”很有可能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第一次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洛阳大可以此为傲了。
此后,丰镐在西安作为西都,成周在洛阳作为东都,或盛或衰都一直并存到周幽王时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致自己后来死于丰镐,战火后的西安满眼疮痍。如果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有魄力,他爹在哪儿摔倒的,他就还从哪儿爬起来,可能周王朝在诸侯眼里还会有些威信。谁知他偏得过且过,干脆迁都,来到了洛阳的成周。这下诸侯对周王朝彻底失望了,除了给它留了个“天子”的名号和礼仪外,心里已经把它降格为“成周”,跟一个普通的诸侯国没啥两样了。
鉴于上,明代有位大思想家名叫李卓吾的(就是写《藏书》和《焚书》的那位,也喜欢评水浒啊三国的,可比金圣叹高明多了,金圣叹在他面前就像私塾先生见翰林院大学士赛的),评论战国形势可谓一针见血,他认为战国不只是“七雄”,而是“九雄”在争霸: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加上周王朝残余的“成周”,变成八个;第九个是谁?就是周公旦的“封地”!这周公旦的封地在哪里?有人说就是“鲁国”,错!鲁国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的封国。因为周公旦非要留在国务院辅佐国家主席,所以他儿子才代父受封。不过周公旦的功劳实在太大,所以他在首都附近还有块“封地”。这,还是得从头说起才明白:周朝起家的圣地是哪里?是岐山,在宝鸡附近,后被称为“岐周”,邻近的土地则被称为“周原”。后来周文王势力逐渐壮大,于是东迁至西安建立首都,就是上面提到的“丰镐”。那圣地岐山(岐周)呢?此时被分成了两块,一块称为“周”,另一块称为“召”。而周公旦的封地就是被称为“周”的这块土地,所以后人才称他为“‘周’公旦”。他名字里的那个“周”并不是“周朝”的“周”。之后周公旦的其他儿孙们一直继承着“周”这块封地,“爹是英雄儿好汉”,几代下来,“周”这个封地竟然被建设像个诸侯国似的。但它跟成周一样,基本上保持着中立而不过多地参与诸侯国的纷争。(“召”那块地又封给了谁?封给了文王的侄子“召公奭”,不用说,诸位看官已经知道他名字中这个“召”字的含义了。为什么他也有资格在周朝圣地里得到封地?因为他也是辅佐周武王的大功臣,也坚持要留在国务院里辅佐国家主席。他的儿子呢?自然也得代父受封,其封国就是远在河北省的“燕国”。
因为“鲁国、燕国、成周”在血缘上其实是一家子,都是“姬姓”,所以不能通婚。于是鲁国和燕国都争着娶邻近的齐国王族女子为妻。为啥争娶齐国的女子?因为她们都是姜太公的后代,血统高贵啊。这下可把齐国贵族女子给炒作起来了,一时其他诸侯国的王孙公子也都非“齐姜”不娶!
俺上面所言,诸位看官读《诗经》时,常可看到一鳞半爪,而读史书则会发现更多的内容。
比较一下,俺们老家沧州,就没有这么古老辉煌的历史,到宋代还是边远荒凉之地,所以林冲才被发配到那里作为惩罚。而天津涅?都到明代了还是一个小渔村!冬兄的老家四川却是历史悠久之地,人们只说在汉代刘备就在那儿建立西蜀,其实前面不是还有秦代的都江堰?再前面呢,李白诗里都说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蚕哪鱼的国家有多早?才五千多年。还有更早的呢?那“三星堆”还不得一万年?看出土的青铜人像,眼睛还在外面露着呢?得再进化多少年才能缩进眼眶子里面去?
冬兄在游记里说道:“到了那儿(洛阳)才发现,如今的王城公园,尽管修建在周王城遗址上,却没有半点历史痕迹,仅仅是一个人民大众的休闲之地。”为啥咱们中国的古迹湮没的多?因为咱们古人比外国鬼子进化要早得多。他们不会干的事儿,咱们古人早就会干了。关键是,干还得干得“巧”!比如盖房子,用土烧砖,用树做梁,比凿石头不知要轻松多少倍!再看希腊人,盖个神庙得铁(沧州口语:没完没了地)凿石头了,柱子是石头的,梁石头的,墙石头的,窗户石头的,盖一座神庙还不得五十年!可谁知道哇,拙能化巧,风吹雷打六千年,神庙还在那儿。因为石头太禁打啦。咱们古人这木土结构巧是巧,巧亦致拙,几千年风雨过后,木腐成灰,土化为泥,反而没了。比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才烧了半年,就烧没了。要都是石头建的呢?看你肿么烧?
冬兄在游记结尾还写了一首《行香子》,非常真挚感人,忍不住要赏析几句:
原玉:《行香子.洛阳看花》(老冬儿)
老迈搀扶,长路迢迢,只为那国色相邀。花稀叶阔,风暖香凋。剩一枝黄,几枝粉,半枝娇。
芳华刹那,良辰无价,更哪堪“缘”字难描。微车腾起,且共逍遥。趁目还明,胆还壮,兴还高。
逐句细品一番(--- 号后面为曹评):
老迈搀扶,长路迢迢,只为那国色相邀。
--- “老迈搀扶”四字有感情,惹人共鸣:正是因为父母年高,路又遥远,才更要早带着来看这牡丹。这才是意义的重要所在。不说为看花而来,却说“国色相邀”,用笔大气。
花稀叶阔,风暖香凋。剩一枝黄,几枝粉,半枝娇。
--- 却因季节已过,只看到“一枝黄,几枝粉,半枝娇”,惜乎?憾乎?且看下片如何转折?
芳华刹那,良辰无价,更哪堪“缘”字难描。
--- 这一行中,“缘”字成了诗眼!为啥涅?季节既过,牡丹自然一朵也无。却偏有几枝“黄的、粉的、娇的”迟迟不愿辞春而去,在等。等着大孝女冬兄“搀扶”着“老迈”的父母来看!这才是“缘”字的可贵。所谓“孝子不匮,随处得缘”。
微车腾起,且共逍遥。趁目还明,胆还壮,兴还高。
--- 既有“花缘”,不负所愿,作者心情大好,用笔渐谐:“趁目还明,胆还壮,兴还高”三句中,俺最喜“胆还壮”这句。准备明年回国探亲时,带俺老爸和妈妈去走天门山的玻璃栈道!:D 俺这篇小文就以最后这句玩笑话作结。呼吁诗友们,父母在,早孝顺!请相信俺,父母会老得很快。
*宅兹中国:2011年陕西宝鸡县出土了“何尊”,其铭文中有:“...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在没有新的文物出土有类似文字可供比较之前,这应该是说到“中国”的最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