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文革时期文物古迹损毁列表
维基|文革时期文物古迹损毁列表
以下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間,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遭到毀損的部分文物古迹之列表。
全毀古蹟
西藏扎什伦布寺的佛塔中存放的五世至九世班禅的遗骨被红卫兵挖出肢解抛弃[6]。文革后十世班禅大师只得把残存不齐的从五世至九世班禅喇嘛的灵骨聚集在一起。
曲阜孔庙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孔子墓被鏟平挖掘,其內孔子遺骸早已不知所終,“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大碑被毁。廟碑被毁,孔廟的泥胎塑像被毀。[7]最早进行的破坏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200余名师生组织,被摧毁的之前登记在册的文物就有6618件,其中画929幅,书籍2700余本,石碑1000余块,墓葬2000余。[8]
安徽和縣烏江畔項羽的霸王廟、虞姬廟和虞姬墓,香火延續兩千年至今日,“橫掃”之後,廟、墓皆被砸成一片廢墟。文革後去霸王廟的憑吊者,見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獅子。[4]
新任太原市委書記下令砸毁廟宇。随即全市190處廟宇古跡除十几處被保留外悉数被毁。山西省博物館館長聞訊赶到芳林寺,只撿回一包泥塑人頭。[4]
河南南陽諸葛亮的“諸葛草廬”(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龍’、‘漢昭烈皇帝三顧處’、‘文韜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間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羅漢全部搗毀,殿宇飾物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龍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遭焚。[4]
明神宗萬曆皇帝及兩名后妃遺骸自北京定陵裡掘出,着龍袍骷髏吊掛於樹上曝屍,然後和皇后骨骸一同焚毁。包括袞服、金冠、鳳冠等稀世之寶在內的大量文物被付之一炬。[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文化大革命时期文物古迹损毁列表
Sourc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文化大革命时期文物古迹损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