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腴内心世界的成长

注册日期:2016-09-26
访问总量:14037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走進傳統村落 留住鄉村記憶


发表时间:+-

齊長城腳下的方峪,是齊魯文化交融地,擁有地域、自然、人文的優勢;傳統的孝德文化在此延續;千年古村,背山面水,風水寶地,古老的“石頭房”,傳統四合院,青石板街,成為當地獨特的風景線;古村的傳統建築就像一座明清石制博物館。方峪也被列為山東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試點單位。

  一個村莊,不僅是幾條路幾座房子,更是一種生活,一段記憶,一個生命的家園。傳統村落是農耕文明的精髓和中華民族的根基,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作為國家級傳統村落,方峪古村是濟南市保留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傳統民居建築群日本酒店

  歷史原汁原味堪稱“明清石制博物館”

  方峪古村建築集中連片,歷史環境原汁原味,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方峪村位於濟南西南方向長清區孝裏鎮境內,距離長清城區約25公里,距離市中心約60公里,村落形成於宋朝時代,距今已有近千年曆史。2015年3月,方峪村被評為山東省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試點村落。2016年,方峪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方峪建築群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村多為明清建築遺存,多用當地石材全石砌築,且集中連片、佈局合理、結構緊湊、工料考究。古村共有石頭院落300餘座、石頭房屋3000多間、石頭街道5600餘米、石頭用具2000餘件、石頭碑刻10餘塊,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碾石(、石桌石凳,就像步入一座石頭王國。古老的“石頭房”、傳統四合院、青石板街成為獨特的風景線,古村的傳統建築就像一座明清石制博物館一天遊

  值得一提的是,古村選址堪稱風水格局的典型案例,在選址上體現了中國古代典型的自然觀,其風水格局是中國古代堪輿學說應用於城市規劃中的典型案例。古村背靠鵓鴿山,南面清水溝,整個村落東西南均臨山,按照中國古代堪輿學說,南山為案山,鵓鴿山為鎮山,東山和西山分別為護砂。

  保護發展和諧進行 要“把人留住”

  方峪村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位於齊魯文化交融處,齊國重義,魯國重禮,孝裏鎮的孝德文化便是齊魯文化的延伸。二十四孝所載“郭巨埋兒”的典故發源於此,同時還承載了方氏祭祀文化、佛教文化、河北梆子戲曲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歷史、人文、科學研究價值。

  2016年,市規劃局啟動編制《濟南長清孝裏鎮方峪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通過規劃,實現對方峪古村落的有效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保護和延續其獨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群風貌景觀,改善村落的居住生活環境,增加村民收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其自身發展能力,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實現保護與發展的相互促進和良性迴圈,“把人留住”。

  2017年7月,該規劃成果進行專家評審,來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建築大學等7位專家,對規劃成果進行了認真評審,一致認為該規劃調研分析客觀詳實,技術路線可行,保護體系完整,發展思路清晰,基本符合方峪村保護、發展需求,原則同意該規劃成果。

  打造古村旅遊 發展中實現傳承

  方峪村的規劃範圍包含村域、村莊兩個層次。村域範圍為方峪村行政轄區範圍,總用地面積5.8平方公里;村莊規劃範圍以現狀村莊居民點用地為主,建設用地面積約22公頃。規劃期限為2016年-2030年。

  重點保護山水格局、傳統風貌、傳統建築和非物質文化,按規劃確定保護區劃和保護內容,制定各項保護要素的保護措施,實現方峪古村落整體、真實、可持續保護與活態傳承。

  此次規劃針對傳統格局與整體風貌、建築分類保護、歷史環境要素、自然環境、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等方面均制定詳細的保護內容、保護要素及保護措施一天遊

  規劃提出了實施對策與近期實施計畫,確定了近期工作重點為保護傳統建築、主街道改造,打造鐮刀特色街、方峪影視基地、方峪古戲臺等內容,確保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有序開展。

  按照“主動造血、小微商業+大社區、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產業發展思路,落實村域產業發展總體佈局,充分發揮古村旅遊、文化等功能,方峪村將打造為齊長城沿線重要的古村文化旅遊目的地,傳統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持續傳承,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產業類型更有特色。


浏览(495)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