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风

注册日期:2013-08-30
访问总量:22689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秋漫侃(六)为什么要“举头”望明月?


发表时间:+-

中国人学诗,有一半人是从谪仙的《静夜思》开始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国人第一首诗的第一个字,床前的“床”字,就一直闹不清楚。我今试再论之。

床首先是睡觉的家俱,所以多人认为李白正在屋内和衣小寐,突然冷醒,恍惚之间以照在地上的皎洁月光为清霜,然后望月思乡。

但也有人质疑,说睡觉惊醒,如果开着窗户,应该先看到月亮,怎么会先看到地上?所以“床”应是胡床(板凳)或井栏。

我现在从一个大家都没提到过的思路来加入讨论。那就是“举头”两个字。为什么不用抬头或抬眼一类的词呢?因为举头就是仰头加上伸头的样子。在月上柳梢头的初夜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残夜是不需要举头看月的。那么诗人是在月到中天的静夜时看的。在这个时候,只有朝南的窗户才能看到月亮。天文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即使是从朝南的窗户,在室内也不一定能容易地看到月亮。

首先,我们看到的月亮的高度随着季节和纬度变化的。《静夜思》创作于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扬州位于北纬32度,时间是中秋节后一个月,时近立冬。地轴与黄道(绕日轨道平面)垂直面的夹角为23.5度,因此冬天北半球背阳面应该向黄道面低倾23.5度。再加上白道(月球轨道平面)高于黄道5度多,所以月亮应在28-29度的纬度上空,这样算来,从扬州看,月亮的位置在冬至那天应该是正中偏南3-4度(32减28-29))。因为冬至是农历十一月,在九月十五那天应该角度大一点,月亮的位置可以算从头顶往南偏是5-6度左右。这样的角度,从窗户照到室内的的宽度不到6度,应该是一条亮带。是不会有疑是地上霜的错觉的。

其次,中国古代,特别是南方的房子都有防雨的屋檐,伸出墙外半米或更长,这屋檐也应该把6度下射的月光档住。再有就是唐宋的窗户是向上挑着开的,正好挡住下射的月光。清明上河图里全是这样的窗。古代也没有好的透明材料,所以不管是开窗还是关窗,月光可以把窗户照亮,但是不可能把屋里地上照白的。

所以,被诗人疑是地上霜的一定是院子里月光。

诗人是忽然醒来的,所以“床”不可能指的是板凳、马扎 (胡床)一类。井栏也不象,谁在深秋初冬时大半夜的跑到井边上去睡一会儿?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旅舍院子里摆了个坐床(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一个人在院子里喝闷酒,醉了又醒了,就写下了千古名句。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诗人好像对月光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又是霜降立冬的节气,在旅舍的院子里喝酒不如在自己屋里喝酒合理。

让我们来还原现场吧。诗人路途辛苦,在旅舍中早早休息了。半夜醒来,发现窗户很亮,他想:是不是下霜了?难道明天又降温了?于是推开窗户,看到满地皆白,确实象霜,但也可能是月光,于是他探着身子抬头使劲儿往外看,果见一轮皓月当空。他不由得回想到离家多年,何时才能与亲人们再团圆呢?

因此我同意把“床前明月光”等同于“窗前明月光”的意见。


浏览(431)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