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兰

注册日期:2015-01-27
访问总量:58598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发表时间:+-

21420002_094118374000_2.jpg

(图片选自网络,在下向创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今天,是我们华夏民族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8年的纪念日。

在这一天,华夏民族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类先哲、世间的圣人,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两千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甚至在某些时代,这种祭祀活动还被称作“国之大典”,成为世界祭祀史上、和人类文化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大师朱熹,在《朱子语类》中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正是孔子这位圣人中的圣人,他用最细致的观察和最真诚的心,在二千多年前,就向人类讲出了很多真理;他把宇宙之间、万物之间、天地人之间的运行规律和规则,并系统地归纳出来,而呈现给人类,指导人类的行为思想和道德,从而使人类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动物境地,而步入到一个有序的人类文明进化的轨迹上。

今天,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华夏大成至圣先师,致以最崇高的礼敬吧!!!

(谢谢阅览)

相关文章:

上帝不掷骰子(系列)

《神序》纪录片策划......

汤恩比: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

浏览(2015)
thumb_up(6)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青兰
    回复“01dman3”和“心有灵机”的评论:

     

    谢谢二位的来访,谢谢二位的指正和批评,尤其“心有灵机”的评论,竟激发笑点,让人看的很开心:)

     

    此篇首图摘自网络,起先也早就发现“仪”字应为“仁”字,就决定放弃另选它图。但转念又一想,现在的人类,讲“仁”真是太难了,因为“仁”是从心灵深处,自然而然所流露出来的一种素养和力量,这种素养和力量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才能养成的。而现在的某些唯利是图的人类,讲这种发乎心灵的“仁”,就有点不实际,就先把外表的“仪”做好吧,故就不再去纠正了,我想创作者大概也是有此同感吧。

     

    再次感谢二位的评论,并祝好!谢谢阅览,谢谢评论。

    屏蔽 举报回复
  • 心有灵机 回复 Oldman3

    遇到这样不认真的学生,孔老夫子恐怕额头气出又一包

    屏蔽 举报回复
  • 麻辣戈壁的共匪

    当今世界上,日本人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继承者。

    屏蔽 举报回复
  • Oldman3

    左边对联的第一个字应该是“仁”吧?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