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教育学术界的若干比较
以下的比较仅适合于具有研究性质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仅局限于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域,是否适合其他的机构,院校和研究方向,作者本人不知道。谨以次文,说明一些问题,澄清一些误会。
晋升方面
在美国,教授分三档: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rofessor )。 副教授之前,没有终生教职(tenure) 。对于晋升副教授和拿到终生教职的评审,相当严格仔细。评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外校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这些专家通常和被评审人没有利害关系,完全根据简历和主要科研文章,提出他们的看法。一般来说,这样的评审是比较公正的。这也避免了本系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干扰。外校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几乎是致命的,如果他们评审意见不强,就算被评审的人有很好的人事关系,或者打通某些人事关系,做了手脚,系里投票能够通过,但在学院/学校一级还是有可能被否决。反之,如果外校同行专家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即使系里有人投反对票,或者有人出来“捣蛋”,晋升一般也能通过。为什么?因为在学院/学校一级,除了要看有多少张反对票,更要看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这些反对票不起什么作用。更重要的一点,美国的晋升,不是同一个系里的几个人在竞争一个位子,而是只要评审合格就能晋升,没有名额问题。所以在美国,尤其是在好的大学,只要关注于做好科研和教学,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尤其是人事之间的关系。在美国,拿不到顶尖学校终生教职的可能性并不小, 所以,在没有拿到 tenure之前,候选人的压力很大,必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拿出像样的科研成绩来。如果没有拿到 tenure,也不是末日来临,一般可以在降级的学校找到相应的位置。
中国的情况:以前一直是从入校当讲师开始就是终生教职。最近一些顶尖学校和研究院所,也开始实行 tenure 制度。但和美国很不一样的地方是,晋升职称的竞争是在同一个系的同事之间进行的。比如,这个系今年有三位老师都申请晋升副教授,但只有一个指标,既使这三个人的水平都很高,也只能晋升一个,那么,另外两个得不到晋升的人,他们心里永远感到不公平。僧多粥少,没有办法的事,这就人为地带来了很多学术之外的干扰。类似于美国的同行评议,以前在中国是没有的,就算有也只是一个形式,材料往往是送到兄弟院校的相应院系,而不是送到具体的小同行专家去评审。兄弟院校的评审意见,往往比较空洞,套话连篇,无法用来区分候选人的相对水平。这种搞法的结果是,谁能够最后得到晋升,就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也使得很多系里的老师,到处拉关系,彼此之间竞争,彼此之间不服气,挫伤了很多人的积极性。大家没有办法专心至意地从事科研和教学,而把很多精力放在了人事关系上。
科研方面
在美国,尤其是在好的大学,科研成果一般没有量化标准。那些科研优秀的教授, 他们在顶尖杂志发表的文章,引用率,和获得科研基金的情况,通常会比较突出,但是,这些量化的指标一般不会单独要求。评判科研工作的好坏主要是通过同行的评议。同行专家都知道一项成果的分量,他们不需要借助于杂志的档次,引用率的多少,来做出一个判断。美国的大学或科研单位,写好一篇文章,考虑投那一个杂志,科学家首先在乎的是,这个杂志的读者群是否关心这篇文章的内容,这样,一个影响因子比较低的专业杂志,很有可能比一个影响因子比较高的科普杂志更为合适。
在中国,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对科研都有量化的标准。 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每年都根据科学引用指标(SCI )的影响因子把杂志分为一区,二区,三区。 这些五花八门的标准,包括在所谓一区,二区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篇数,文章的引用率,和获得的科研基金的情况,通常和职称,待遇等直接挂上勾。在这样的物质刺激下,写好一篇文章,考虑投那一本杂志,首先在乎的,是这个杂志是一区的还是二区的。回到国内,经常听说有人用文章去“冲击”某本顶尖杂志,似乎冲击上了,就中了头彩似的。这种功利的做法,很难达到最佳的科研效果。
学生培养方面
在美国,至少在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博士生的培养,还是比较全面的。博士生入学后,至少要学习一年至两年的基础课程,然后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才能选导师,开始论文研究。基础课程和博士资格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考虑很周到。虽然不同的导师,风格有所不同,有的管得比较细,有的则是粗线条管理,无论那种方法,都能给学生建议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指导学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仔细调研,然后由浅入深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碰到低谷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进展,这时候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担心自己不合适做科研。这种时候,导师的鼓励和指导十分重要。一旦过了这个低谷区,学生做出了结果,哪怕是很小的结果,信心都会大增,科研积极性也会高涨,成果会越出越快,越出越多,进入良性循环。一个好的博士生,在拿到博士学位时,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给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博士生的培养方式,需要导师花费很大精力。所以,在美国,至少在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每位导师不会同时带很多博士生。博士毕业时,一般没有量化的标准,诸如发表文章的篇 数。但不合格的学生,导师是不会让他/她答辩的,这里没有调和的余地,因为这牵扯到导师和学校的学术声誉。
中国博士生的数目,在最近二十年,经历了大跃进。据说现在的博士生的数目已超过了美国,世界第一(是不是可上吉尼斯 ?)。但这样一来,质量就很难以保证。往往一个导师同时会带很多博士生,如果这个导师是学校或学院的领导,这种现象就更严重。有很多学生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导师,论文研究基本上是瞎子摸象,自己琢磨,或者让博士后带新来的博士生,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一般在国内的大学,倒是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条条杠杠,比如,要在SCI 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才能拿博士学位云云。有的学校甚至想出盲审的招数,也就是把博士论文的导师和学生的名字盖住,然后送到外校去评审。问题在于,那些评审专家,并不一定是小同行,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不相信导师的水平和判断,要靠外面的专家把关,看似比美国还严格,其实是根本不能靠它解决博士论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国内教学科研上存在的问题和种种弊病,在最近十几年间,有着不同程度的改进,但还是治表不治本,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和改革,任重而道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完善。
*** 祝万维朋友们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