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过 六人灭门惨剧的反思
谁之过 六人灭门惨剧的反思
2016年8月26日18时许,甘肃省康乐县景谷镇阿姑山村,28岁女子杨改兰在其家房屋后一条羊肠小道上,用斧子将自己的4个亲生子女(一个6岁,两个双胞胎5岁,一个三岁)一一砍杀,在发现孩子未死后,又逼迫他们喝下农药,随后自杀身亡。
外出打工的丈夫李克英在接到电话赶回后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他一言不发、没流眼泪,抱起还没死的小儿子就向村口跑。半路上,儿子断气了,他又木然地把儿子抱回家。
在平静料理完一家人的后事后,这个男人也以喝农药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清人入关时的扬州屠城, 日寇南京的大屠杀,人世间的惨烈, 莫过于此!
谁之过??!!
是杨改兰和四个孩子的?
是杨改兰们的?还是这个社会的?
杨改兰因为没得到救济金, 一时想不开, 与他人与社会何干?
杨改兰们的贫困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与他人与社会何干?
杨改兰夫妇不和造成的悲剧, 与他人与社会何干?
杨改兰性格孤僻, 从而酿成悲剧, 与他人与社会何干?
81年前,美国社会也发出过类似的诘问并作出了振聋发聩的回答。
1935年的一天,时任美国纽约(专题)市长的拉古迪亚在法庭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的庭审。被指控的是一位老太太,当法官问她是否认罪时,她说:“我那两个小孙子饿了两天了,这面包是用来喂养他们的。”法官秉公执法地裁决:“你是选择10美元罚款,还是10天拘役?”无奈的老太太只得“选择”拘役,因为要是拿得出10美元,何至于去偷几美分的面包呢?
审判刚结束,人们还没散去,拉古迪亚市长从旁听席上站起,脱下自己的礼帽,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向在场的人大声说:“现在,请各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所支付的费用,以惩戒我们这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社会。”法庭上一片肃静,在场的每位,包括法官在内都默不作声地捐出了50美分。
这就是著名的"拉古迪亚的拷问”: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客观地说,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那么大那么复杂,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问题是, 所发生的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个性的还是带有共性的?与之相关的人群和社会结构对此的反应和反映?是否作出相应的举措来预防和制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是否对造成此类事件的直接和间接责任人进行公开问责?行政立法机构是否作为和如何作为的?
笔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饱受欺凌压榨,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 比杨改兰们更加困苦。相信有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有相同的苦难经历。这种不平不公前三十年很普遍, 后三十年是否普遍得很!?
相关机构, 是不是应该尽早客观公正地公布事件的真相以及制定具体措施, 以防止此类人间惨剧再次发生?!
歌舞升平的我们, 请留神周围,伸出援手, 送宽容和希望给那些行将绝望的人们。贪官墨吏们, 你们脑满肠肥三妻四妾的同时, 请做一些为子孙积德的善事,至少心理会平衡些, 社会也会安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