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东海洋三省游记
几年前就立下心志,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出去游玩散心。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本人既想做智者,也想做仁者,于是去年游山,今年玩水,只求纵情于山水之间,忘掉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烦恼,哪怕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也聊胜于无。
对爱德华王子岛心仪已久,一直没有机会成行。今年夏季忙忙碌碌,眼看到了八月底,此时不去,更待何时?于是乎匆匆决定,走,去PEI!
怎么去?自由行?自驾游?都不可取。俺不愿长途开车,更不愿麻烦订酒店、机票、门票、餐饮等。出去游玩就是为了放松身心,如果在这些琐事上花费大量精力体力,哪还有心思玩呢?这样,参加旅行团就是最优的选择。把钱一交,一切妥当,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好山好水尽情欣赏。尽管时间上有限制,不太自由,但是游玩的基本目的达到了,得失相权,还是值得的。
海洋三省包括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和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这一趟七天时间长驱五千多公里,司机辛苦,我不辛苦。一路天气晴朗,风景迷人,看了鲸鱼,吃了龙虾,着实享受了一番。
第一天先到达魁北克古城。此地以前来过,但这次专门游览了古城墙,并在老城区漫步,感受很不一样。两百多年前英法战争时,此地曾是法军总指挥部,和位于哈利法克斯的英军大本营遥遥相对。
第二天一早起来赶路前往圣劳伦斯河和大西洋交汇处观鲸。此地乃淡水和海水相会之处,水面的颜色都不一样,风似乎也是忽冷忽暖。这里浮游生物丰沛,每年都有大批鲸鱼前来觅食,并交配。我们的大船紧随着几艘橡皮艇,追逐鲸鱼的行踪。船上游客有差不多一半是华人,导游也学了几句普通话,一会儿说,“看左边,白色鲸鱼!” 一会儿说,“看右边,白色鲸鱼!”果然,几只庞大的鲸鱼偶尔露出脊背,或沉下水面下呼吸,水面上腾起水柱。但没有一条跃出水面,据说只有在交配时才会出现这种壮观景象。
第二天下午进入纽宾士域省,参观了所谓的世界最长有盖桥--廊桥,据说很多恋人到此一游,并留言表示忠心不渝,桥上刻了不少留言。此后参观一家薯片厂,品尝了当地特产Covered Bridge Potato Chips。接着进入位于圣约翰河畔的纽宾士域省首府费特烈顿市。
第三天游览了哈利法克斯和佩琪湾。 在英法战争期间,哈利法克斯曾是英军的大本营,与位于魁北克的法军作战。这里还保留着当年的城堡和炮台,和昨天在魁北克看到的一模一样。身着两个世纪前士兵军装的人们列队行过堡垒前,引得人们驻足观看。
午饭是在海边一家龙虾餐厅吃的。每人一只大西洋龙虾,约一磅重。饭后参观大西洋海洋博物馆(Maritime Museum of the Atlantic)。该馆建于1948年,是加拿大最大的海洋博物馆,收藏了数万件与航海有关的模型、实物,包括加拿大海军在世界大战中的遗物,以及一艘长期服役勘测加拿大海洋的勘测船,很值得一看。
另外在馆中有两件历史事件的遗物展与这个城市有关,一个是 1917年“哈利法克斯大爆炸”,另一个是泰坦尼克沉没事件。泰坦尼克沉船事件尽人皆知,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哈利法克斯是第一个接到求救信号并派员前往救援的城市。经过三天三夜航行,救援人员到达出事海域,只捞到了几百具尸体,安葬在该城的一个墓园。
“哈利法克斯大爆炸”则是广岛原子弹之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爆炸事件,相当于三千吨TNT爆炸的当量(广岛原子弹是一万五千吨),至今仍是人为事故造成的最大爆炸(不知道去年天津大爆炸的当量如何)。1917年12月6日,装满爆炸物(2300吨苦酸,200吨TNT炸药,以及一些其他弹药)的法国货船Mont Blanc与一艘名叫Imo的挪威货船在哈利法克斯海域狭长的水道相遇,互不相让,结果发生碰撞,引起剧烈爆炸,整个海港地区顷刻间化为废墟。约有两千人在爆炸中丧生,近万人受伤,爆炸还引发了海啸,将附近的树木、铁轨、房屋以及船卷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
我们乘坐水陆两用车先参观这座拥有30多万人口的城市的市容,然后下水游览。哈利法克斯是深水港,是加拿大海军舰艇的维修基地,岸边停泊着几艘军舰,还有潜艇。
佩琪湾(Peggy's Cove)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渔村,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渔民捕龙虾用的笼子。这里离哈利法克斯只有四十多公里。岸边似乎是一整块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岩石上矗立着著名的地标灯塔。导游还讲了一个有关这个灯塔的近乎神话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渔村附近海域发生了沉船,渔民们奋不顾身下海救人,结果船上的船长和船员都被怒海吞没,只救上来一位名叫Margaret的美丽姑娘,这个姑娘和村里一位青年结婚,定居于此繁衍后代,后来这个青年出海打渔,一去不回,姑娘每日站在岸边等候丈夫回来,就站成了白色的灯塔。Peggy是Margaret的昵称,后人就把这里叫做Peggys Cove了。
第四天终于尝到这次旅游的主菜,爱德华王子岛。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省份,土地呈红色。当地土著米克美克族人有一个神话:上帝创造完宇宙后,手中还剩下一堆红泥,所以他就将这些红泥做成一个小岛。其实当地土地呈红色是因为地表富含氧化铁而形成的。此地本属于法国,后被英国夺走。
后来,为了纪念乔治三世国王的第四子、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Edward Augustus王子,此岛被命名为爱德华王子岛。1764年,英国会议员、皇家工程师兼北美测量总监森姆· 赫兰将其首府命名为“夏洛特城”,以纪念英王乔治三世的夫人、维多利亚女王的祖母索菲亚· 夏洛特。
省府夏洛特城号称加拿大联邦的摇篮(the Cradle of Confederation)。1864年9月1日至9月9日多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此地讨论成立邦联的会议,决定在继续效忠英国、维持大英帝国成员的身份的前提原则下,组成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独立自治的国家。有意思的是,虽然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联邦的发源地,可它自己却迟迟不加入联邦,直到1873年因修建太平洋铁路才加入联邦政府,成为第七个省。
当地以农牧业闻名,近些年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颇有成效。1997年完工通车的联邦大桥对发展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座桥全长近13公里,为双车道快速公路,使用了65个桥墩,为了让船只通过,水面与桥面的距离特别设拉高到61公尺(200feet),为了减少潮水和风的冲击力,还设计了3个转折弯道,因此联邦大桥并非笔直地横跨在海上。
当地主打的另一个招牌旅游产品便是闻名世界的文学家蒙哥马丽于和她的“秀丽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根据这部作品拍摄的电影系列影响巨大。导游在进入PEI之前就在车上播放这部影片,电影情节很吸引人,大家事前很少知道这位女作家和他的作品,看了电影,深受感动,都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的身世。蒙哥马丽的故居已经被开发为旅游点,每年接待来自世界上大批游客。
离开爱德华王子岛,前往好望角石林游览。据说这里潮水涨退落差为世界之最,有人计划设计潮汐发电机组,也因为冲力太大无法成功而作罢。可惜我们到达的时间点不对,没有看到潮涨潮落的奇特景观。
随后两天又游览了蒙特利尔、渥太华 、 千岛湖国家公园等地,按下不表。这一趟一路下来,风和日丽,心情愉快,真可谓不虚此行。稍有遗憾的是,在PEI停留的时间太短,没有尽兴。不过没关系,这一次先探探路,以后有时间做一次环岛深度游。导游小姐介绍了一个好方法,先从多伦多坐飞机到Moncton小镇,只需约四百元,然后租车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