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自然流露Y

注册日期:2014-09-19
访问总量:380147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国话,普通话,北京话的区别


发表时间:+-

大家还记得加拿大的“大山”吧? 他讲的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早年在国内还与人搭档说相声,那是相当的火。近年来,他开始自己的脱口秀。 不久前看他说 了个段子, 有点意思。 大山说他上中学时就喜欢中国文化, 于是就想学中国话,在周边找了个人学了些,后来发现满拧,人家教的是广东话, 大伙贻笑大方。后来他补充说,现在明白了从通常意义上来说,中国话应是普通话。

近来也有老外问中国有普通话, 怎么还有北京话,老外这一问,让我也很有兴趣扯一扯。 大伙还记得前一阵子特火的电影《老炮》,故事讲的老北京城隍根下的故事, 之中的对白就有不少北京话, 但还是以普通话为主, 否则这电影就没法看, 更别提火不火了。但是人艺经常上演的老舍名剧《茶馆》, 那绝对是一色的北京话。如没有在北京生活过的人去欣赏, 还真费点劲。

到过北京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北京话跟普通话不一样。普通话说得很好的人听不懂北京话,甚至电台的普通话播音员到了北京都听不懂北京话,这就是现实。这个事实说明了普通话和真正的北京话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各种书上明明写着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脚本的,这给国人造成很大的困惑:普通话不是北京话;普通话也不是北京话。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北京话不是普通话,普通话只是取了北京话的音,但是很多北京话的方言,用语,普通话是没有的,而且北京话“儿”音比较重。比如“碰瓷儿”这个赐予,普通话里没有,它是北京话。

普通话是官方话, 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和北方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从资料得知: 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两个会议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定义和标准,将它正式定名为“普通话”,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语言,同时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内涵,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浏览(5258)
thumb_up(6)
评论(5)
  • 当前共有5条评论
  • 安妮敏识 回复 麻辣戈壁的共匪
    赞同。北京上两代老人曾经说某人“满大来了”,就是指某人人五人六混的水灵了。西方,尤其英语中把普通话翻译成Mandarin.1955北京中央政府规定的普通话是以杨村发音为基础的。官话的概念很重要,很久没有听过这个单词。以前两个相距较远的方言,互相不能沟通。于是人们就努力让自己的方言少些地方色彩,多些互相能懂的发音,于是各地都以能讲官话为受过教育的光彩。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发音。换句话,1955公布的普通话是有历史沿革的。台湾以闽南话为主,夹杂其他。尽管台湾自1949以来就重视国语教育,但因为闽南方言的渗透,国语的用词发音和普通话的差别较大。中国的方言应该成为一个语言研究的系统。可惜没人做。
    屏蔽 举报回复
  • 麻辣戈壁的共匪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和享誉世界的语言大师赵元任都说“普通话”是“鞑子音的汉语”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台湾的“国语”和普通话差别大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哦南大街路口
    听说承德话最接近普通话。现在北京年轻人的北京话接近普通话,北京南城人讲的北京话是老北京话,北城的接近普通话。
    屏蔽 举报回复
  • 麻辣戈壁的共匪

    Mandarin的形成是满洲人征服了汉人之后,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把满洲话的口音带进汉语官话里。明代的时候,官话是南京话。而当时北方各地方言里是没有现今北京话的这种腔调的。满人入关之后,不但在语音上改变的汉语官话,而且在日常词汇上,往汉语里面加入了大量满语,如:拾掇、旮旯、磕碜、寒碜、埋汰、得瑟、哈喇子、撒丫子、囫囵、......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