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沙多

注册日期:2013-11-16
访问总量:25602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医疗失误在美国是仅次于心脏病及肿瘤的第三大死因


发表时间:+-

前几天(2016-05-03)西方国家的许多主要媒体都报道了同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的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两位学者。根据这个研究,如果把医疗失误(Medical errors)当作一种疾病的话,那么它是仅次于心脏病及肿瘤的第三大死因,在美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医疗失误(Medical errors)。当然死亡只是医疗失误的最坏的结局,但其它的影响更难评估,因此研究人员只选择用死亡作评估。

研究人员根据文献把医疗失误定义为以下情况之一 (我的理解及翻译):
1)医治过程中,非故意行为并造成致不良结果
2)未能执行预订的治疗计划
3)使用错误治疗计划
4)医治中偏离预订正确方案

Screenshot 2016-05-04 10.52.28.png

论文本身很短,也不复杂,使用的全部是以前公开发表的资料,结论是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外推到2013美国人口得出的。作者认为以前的一些相关研究严重低估了 医疗错误所导致的死亡。尽管这不是在这方面研究首次报道,学术价值有限,这篇文章引起媒体的兴趣可能是因为其社会意义。从医务人员个体、医疗机构到医疗体 制,医疗失误可发生在各个环节。作者认为目前医疗失误暗箱操作的处理方法,不利于吸取教训及较少医疗失误的发生。呼吁有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收集这方面的数 据 (比如在死亡证书上标明医疗失误),找出问题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及不必要死亡。

Screenshot 2016-05-04 10.55.40.png

Screenshot 2016-05-04 10.55.15.png文章的全部数据都体现在这个表中。论文作者根据所能得到数据利用统计模型外推到全部美国。因此文章中每年25万人因医疗死亡的数字只是非常粗的估计。但作者认为,这是保守的估计,实际数字可能会更高。


浏览(1517)
thumb_up(2)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温沙多 回复 华山
    @华山感谢华山兄到访并留言。华山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山

    赞同这样的观点,本论文的社会学意义大于其学术价值。事实上,为了尽快处理一些绝症病人的痛苦,FDA对一些新药,譬如治疗癌症的药物,申批过程比对其它的药物(譬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类药物)要宽松,要快捷。其有效性及毒副作用的要求也相对宽松,那么统计意义上的有效,落实到具体的病人身上也许就没什么显著效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联想到魏则西事件,当然这是个悲剧。一个年轻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已经花费了二十多万,让人唏嘘。但是在目前医学条件下,结局只能如此。这连“非故意行为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失误都算不上。

    美国之音及一些别有用心者对魏事件之所以装着悲伤的外表而欢呼雀跃,追求的也是社会效果,但这样拿死者消费,推销“逢中必反”的行为,只能让正常人倒胃口。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