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简牍

注册日期:2014-07-07
访问总量:17619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世界欠了你太多的掌声(ZT)


发表时间:+-

对不起,女强人,世界欠了你太多的掌声

2016-03-08 HBR-China 哈佛商业评论

安尼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和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分别撰写的《女性为何还不能拥有一切》(Why Women Still Can’t Have it All)一文和《向前一步》(Lean in)一书,引发了公众对女性事业、工作与家庭冲突、领导力性别差异三大话题的极大关注。但是,还能有其他见解吗?

我们对2.5万多名哈佛商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其中MBA毕业生占大多数。调查显示,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女性事业的传统观点,主导了社会现实.

男女要的一样吗?

在对生活和事业的追求方面,受过高等教育、胸怀抱负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别。在早期对于成功的定义中,他们的回答都较多谈到了事业,提及职务级别、事业成就的次数也大致相当。但如今再问他们如何定义成功时,不论男女,都明显减少了提及事业的次数。

对于现在的X一代(32-48岁)和婴儿潮一代(49-67岁)来说,家庭幸福、关系和睦、工作与家庭平衡、为社区服务和帮助他人,已经变得更为重要。一位离开哈佛商学院20多年的女性说:“在我25岁时,成功对我来说,是拥有成功的事业。但如今我认为养育孩子、帮助他人和努力工作更有意义。” 一位50多岁的男性校友同样深有同感。他年轻时认为成功是“在一家大中型企业当CEO,拿高薪”,现在则变为“保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以及回馈社会”。

调查结果显示,哈佛MBA学生致力于拥有充实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并不断延续这种价值观,但是男性与女性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却大相迳庭。本次调查中,高达50%-60%的男性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事业成就、职业晋升机会、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协调度,感到“极度满意”或 “非常满意”。然而,只有40%-50%的女性在这些方面感到同样满意。我们还发现,社会对于夫妻事业家庭分工的传统观念,是导致女性事业受阻及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

选择性退出吗?

长久以来,大多人都认为,养育孩子是女性董事、C级领导和合伙人退出职场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去跟进这些数字会发现,超过70%离开公司的女性会在一年后重新恢复全职工作,仅有不到10%的女性完全退出职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77%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其中73%的男性和85%的女性)认为,“看重家庭甚于工作”是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可见,这一刻板印象,深入人心。

大部分哈佛商学院女校友并没有“选择性退出”去照料孩子。即使对于那些现阶段离开职场去照顾孩子的女校友而言,“选择性退出”也不是对其经历的准确写照。调研数据和研究显示,大部分成就卓越且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之所以在成为母亲后离开公司,大多是不得已抱恨离开。因为她们会在重回职场后发现自己晋升的希望渺茫,遭遇事业瓶颈。公司暗示她们不再适合做“职场人”的方式多种多样且非常微妙:被诬陷利用弹性时间休息或工作量减少,或被拒绝参与重要业务,抑或被调离曾经领导的项目。一位将近六旬的女校友回忆说:“我之所以放弃第一份工作是因为我休完产假回来后,发现公司在严密监控我的‘妈妈时间’ 。”

期望不一致吗?

通过调查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事业刚起步时的期望以及之后的经历,我们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为什么女性和男性不能同样实现自我价值的线索。

超过50%的X一代(32-48岁)和婴儿潮一代(49-67岁)的男性校友称,刚毕业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事业要比伴侣的事业更加重要。形成对比的是,大多数女性认为自己的事业和伴侣的事业同样重要。持有上述观点的校友,最终大多过上了传统生活,曾要求事业平等的女性的期望落空了。

在育儿问题方面,所有被调查者的期望要比对事业的期望更加传统。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超过3/4的男性期望伴侣担负起育儿的主要责任,同时约一半的女性也认为她们应该承担起大部分育儿工作。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原本追求事业的女性会最终接受了传统观念,让传统家庭模式占了上风。

女性更期望两性平等,但也更可能发现期望破灭。男性事业的成功,无疑也使女性看到其期望与现实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她们中太多人见证了伴侣的事业腾飞,自己的相形见绌。

现状会改变吗?

在哈佛商学院的所有毕业生中,相比于年长的男性校友,千禧一代男性(26-31岁)对于自己事业的期望相对较低。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会更少地提及地位、进入最高管理层等内容。但是这些年轻一代的男性还是会认为女性应该传统,比如2/3 的千禧一代男性(26-31岁)还是倾向伴侣应该负责大部分育儿工作。而那些年轻女性呢?她们很可能还是会因为承担大部分育儿工作,被动或主动地逐渐降低对事业的重视,然后重复着年长女性的经历。

女性最大的障碍,源于对自己的看法。我们谈论女性事业的方式,往往倾向于强调她们甘愿减少或放弃工作机会,但是从对哈佛商学院女性校友的调查来看,这并不属实。既然这些女性校友极度看重事业成就和工作中的自我价值,那么为何还会存在明显的领导力性别差距呢?

女性需要向前迈进一步,那些位于最高管理层的女性已经做到了。她们像男同事一样,既担负起家庭责任,又承受长时间工作。我们呼吁相关机构就职场中的性别差距问题,制定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女性应该拥有更有意义的工作,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以及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文:Robin J. Ely,Pamela Stone,Colleen Ammerman

译:刘筱薇

校:安健

编辑:万艳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4年12月《女性要想成功,先重构家庭责任》(Rethink What You “Know” About High-Achieving Women)。


浏览(752)
thumb_up(1)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读思享
    沐岚:不好意思,回复迟了,见谅!此系别院,我自己没事也不来的。

    你说的优雅的母亲对孩子的教养能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一点非常同意。至于减少犯罪率,这一点跟我主院那边贴的“犯罪遗传否”有些相左。MM请移步,看看那篇文章。

    http://blog.creaders.net/u/6319/201603/250751.html
    屏蔽 举报回复
  • 沐岚
    呀,非常赞同两位 MM 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继续探讨下去。个人看法,女人不能有太大经济的压力,更多地担负起母亲和妻子的职责,这是天性所定。母亲轻松如意,优雅大度,随遇而安,少些欲望,多享受生命的美好,孩子们必定也有教养自律,对社会对家庭都有稳定和促进文明进化的作用,同时也减少犯罪率。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芹泥:我这门庭冷落的院子,难得MM天天来访,借一步随意说话,挺好!

    我也不是女权主义者。男女有别,分工是有生物基础的,这个是很难也无需硬要改变的,比如MM举的护士和军人的例子,再比如在家中,严父慈母的自然角色分配。然而从另一方面讲,社会不断在进步,很多社会角色的性别属性已经没有必然的道理,那么固守特定分工的传统观念,就是对女性发展的禁锢了,由此导致的女性事业受阻及低满意度,是现实也是问题。

    Family Value, 家庭与事业平衡,不仅对女性特别重要,对男性也重要吧。如果把单纯的女性平权发展问题,变成两性共同追求家庭与事业平衡,也许才有真正开创新风气的机会。
    屏蔽 举报回复
  • 芹泥
    我觉得family value是非常重要的。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以家庭牺牲(如不结婚,不生孩子等等)是得不偿失的。从天性上说,女人的角色确实是和男性有分别的,我不反对男女平等,这是人格意义上的,但有些工作的确是女性合适,比如护士,有些工作的确是男性比较合适,比如军人。 总之,男女平等和男女有别是并行不悖的。 我觉得有些女权运动有些矫枉过正。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