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

注册日期:2007-07-04
访问总量:633477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读海天博文有感-- 再谈国家竞争力


发表时间:+-

前天看到海天的博文“花菜龙虾输油管,加国经济乱弹,从老百姓的菜蓝子谈到国家经济格局和竞争力,还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能量层级”的模型,引来众多读者热烈讨论。我在评论的时候,提到这个模型在其他国家的适用性,比如日本,中国,引起海天的共鸣。这两天再仔细一想,其实这个模型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每年发表的“国家竞争力指标”的研究中所用的竞争力指标有些相似。说起来,我在开博之初的2008年还写过“二十一世纪将是谁的世纪”的文章http://blog.creaders.net/u/906/200801/16511.html,引用的就是当年WEF 的研究结果。八年过去了,虽然世界不算斗转星移,但也经历了不少变化。今天再看各个国家的竞争力对比,和八年前又有些什么不同呢?二十一世纪,将是谁的世纪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个竞争力排名所使用的指标吧。 http://www3.weforum.org/docs/gcr/2015-2016/Global_Competitiveness_Report_2015-2016.pdf

2015-2016 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份研究报告开宗明义,在“方法描述”一章中指出,这里的“竞争力”定义为“the set of institutions, policies, and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of an economy, which in turn sets the level of prosperity that the country can earn". 也就是说它的着重点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决定(或者左右)其生产力水平,进而影响该国经济繁荣程度的各种机构,政策和其他元素的综合体系。为了全面地评估一个国家的综合体系,该报告将十二个基本层面分为三个子系统-, 分别命名为“基本元素”,“产能和效率”,和“创新”。每一个sub-index都包括了多样的指标,具体请见下面这个表格:

Table 1: Global Competitiveness Sub-Index and Pillars

Basic Requirements Subindex

Efficiency Enhancers Subindex

Innovation and Sophistication
  Sub-Index

Pillar 1: Institution

Pillar 5: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illar 11: Business sophistication

Pillar 2: Infrastructure

Pillar 6: Goods market efficiency

Pillar 12: Innovation

Pillar 3: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Pillar 7: Labor market efficiency


Pillar 4: 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

Pillar 8: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Pillar 9: Technological readiness



Pillar 10: Market Size



由此可见,世界经济论坛的这个竞争力报告,是对每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的一个评估。一个国家有可能在“基本元素”方面很有优势,但在产能和效率增长方面乏善可陈;也可能在第一和第二个层面有长足的进步,但在创新层面却无法更上一层楼。这些相对的强弱,都会影响国家的排名。

那么,2015-2016年的国家综合竞争力排名究竟如何呢?下面这个表格可以让各位一览无遗。在往下看之前,各位是否能先凭自己对世界经济的了解,先来做一个自己的排名呢?您心目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应该是些什么国家?

现在请您看看世界经济论坛的排名吧。第一名是瑞士,让您吃惊了吗?第二名是新加坡,也许不是很意外吧。 第三名?美国。德国去年从前一年的第五名跃居第四,荷兰则从前一年的第八上升到第五,我们中国的老对头,日本,在这两年时间都稳居第六。中国的排名在过去两年也保持在第28名。至于许多人心目中将在不久的将来和中国平分秋色,成为新兴经济中的领头羊的印度,俄国,和巴西,则分列第55位(前一年只在第71位), 45(53), 和75 (57)。可见,曾经的“金砖四国”,仍然在综合实力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朋友肯定会问,瑞士和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家,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力完全不能和美国,德国,中国等经济大国相提并论,为什么会在国家竞争力排名上长期位于这些=经济超级大国之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要先看一下这些国家在几个子项目上的得分:

 Rank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2015-2016

Nation

Overall

Rank

Overall

Score

Basic

Rank

Basic  
Score

Efficiency Rank

Efficiency
  Score

Innovation Rank

瑞士

1

5.76

2

6.26

4

5.55

1

新加坡

2

5.68

1

6.36

2

5.70

11

美国

3

5.61

30

5.27

1

5.76

4

德国

4

5.53

8

5.95

9

5.31

3

加拿大13
5.31
16
5.77
6
5.45
24
日本6
5.47
24
5.52
8
5.33
2

中国

28

4.89

28

5.37

32

4.66

34

俄国

45

4.44

47

4.87

40

4.53

76

India

55

4.31

80

4.41

58

4.19

46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排名领先的几个国家,在三个子层面的排名也基本上名列前茅,除了美国和日本在“基本要求”方面是个例外(美国在这个指标只位居第30名, 日本则为24名;究其原因,我想美国是被其“中小学基础教育”这个指标拉了后腿, 而日本估计是这十几年的宏观经济环境上不是很理想。而中国,俄国,和印度在三个子层面的排名,则都在综合排名差不多的位置,当然也有子层面排名超过或者落后于综合排名的情况(比如印度的“基本要求”方面就大大落后其综合排名,相信是它的基础设施不够要求;俄国则在“创新”方面落后一大截,这也和事实比较符合。 

回到海天文中重点分析的加拿大经济竞争力,从这个排名来看,也再次证明加国经济在产能和效率方面是有明显优势的(大约相当于海天的模型中的第一到第三层级), 但在创新方面却落后于其综合实力很多(24位)。这和不少熟悉加拿大情况的网友的分析也很相似。从相对排名这个方面来看, 加拿大和俄国这两个资源大国的优劣势的形态,似乎也有很强的可比性。 如何不被资源层面的优势所左右,努力开发更高层面的创新能力,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未来的方向。 

这份研究报告中有很大篇幅专门讨论了中国的经济态势和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 “Box 4”的标题就是“中国的新常态”。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对比图表很有意思,可惜这里不能复制。有兴趣的朋友请到原文中的28页-29页查看具体内容。其中的图四对比了2012 和2015年中国在十几个“最成问题”的指标方面的发展趋势,其中,在2012年列为第一的“创新能力缺乏”(lack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有了相当的进步,只位列2015年的第6大问题(居于“融资方便程度”(access to capital),"政府效率低下”,“通货膨胀”,“政策不稳定性”,和“腐败”之后)。而“基础设施不足”这个在2012年位居该排名第四的问题,在2015年退居为第八位。 这也说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再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障碍。

说了这么多, 到底二十一世纪将是谁的世纪呢?中国,印度,俄国,这些新兴经济实体,是否能如二十世纪后期人们期待的那样,取代超级大国美国和西欧各国,成为新兴的超级大国呢?在二战后独领风骚几十年, 冷战后更是一枝独秀三十多年的美国,能否继续依靠其美元优势,对抗来自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的挑战呢?加拿大,德国,日本,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这些新老领袖们分得自己的一杯羹?

各位读者朋友,您对这些问题有什么高见?欢迎畅所欲言


相关博文:

从民意调查受访者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支持度说起

http://blog.creaders.net/u/906/201104/84573.html

希腊债务危机与欧盟未来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OTYwOTE=

那曾经是我们-- Friedman 新书读后感(上)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OTgwNjM=

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什么主义?兼谈中国的能源危机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NDUwNTQ=



浏览(4285)
thumb_up(3)
评论(29)
  • 当前共有29条评论
  • 杭州阿立
    昭君:

    把“美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排在第一,真是严重高手啊!油菜!葱白!

    米国佬爱说“God Bless America”,翻译成“上帝保佑亚美利加”也不能说错,却是漏掉了一些关键咚咚呢?比如“得天独厚”:

    国防来说,米国东西都是海洋,南面墨西哥之间大部分也是沙漠。北边加拿大互相不担心不说,大片地方也不是人可以轻易穿越的。所以基本不需要大部队长期驻守。

    反观中国,需要大量部队的地方不少呢(即使不考虑南海动武)。如果有米国的“得天独厚”,要节省多少人力物力等等?

    米国土地肥沃,可耕地比中国不知道多多少,好多少。俄国更不值一提了(冻也冻死了,运也运的累死)。

    米国的河运也是得天独厚。中国不能比,俄国更是。。。那个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海天,
    我跟阿妞开玩笑呢。不过那些赞语你当之无愧。

    皇城,
    老朋友又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么久啊。先祝新年好。
    美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和人力资源也非常丰富,加上优良的经济环境和自由的创新精神,二十世纪不想当第一也不成呀。二十一世纪呢,情况复杂多了,想跟老大抢第一的,也有些实力的多了起来。所以这一百年可能是个多足鼎立的世界也未可知。不过,我觉得中国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担心的是自身资源的缺乏,包括重要的水资源和农业生产能力。前天看到一个数据,说中国目前就业人员中只有百分之三是农业人员。感觉不可思议。中国农业离美国这样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距离还很远,怎么可能已经在这个比例上接近美国的水平?

    阿立,
    说的不错。尤其这是专利申请不是专利获得,所以更有点乖乖。
    屏蔽 举报回复
  • 杭州阿立
    专利与创新不一样。不是说专利不重要,但是创新未必都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另外创新和专利都不宜用简单的数量来衡量。质更重要。真正影响人类几十年甚至更深远的创新木有几个。

    人均一下更有点乖乖。

    另外,附议一下皇城根儿。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城根儿
    作者好文。 美国是个绝对开放式体系,既崇尚贸易自由又是个移民国家,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如果美国的左派们不那么要死要活地把这个国家欧洲化的话,超越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美国做老三也挺好,who cares? 只要不是小三儿就行:-)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阿妞、昭君:二位且打住!咱们交流的是观点,观点被您二位高手认可我就很高兴了,没必要把俺这个ID放在spot light下面啊!

    谢谢昭君进一步介绍评价“创新能力的子项目”。一个本质上qualitative的属性,却需要通过quantitative 的方法来衡量,总会留下辩论的空间。

    “加拿大这个美国的近邻,其实和美国的经济依存程度也是一把双刃剑” - 昭君这句话总结的特别到位,这种情况是由加拿大的地缘和历史决定的。假以50年,情况未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比如加拿大全面拥抱更大的市场,或者北美实现更紧密的一体化。关于后者,我以前的一篇书评<美国加拿大,世纪大兼并?>,就是关于这种假想。MM有兴趣,请移步: http://blog.creaders.net/u/6319/201310/162133.html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谢谢阿妞的精彩评论。嗯,海天这样的人越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越强。同意!我门是不是要想办法忽悠海天搬到米国来:)。

    老度,
    早就出塞啦:)。

    牛仔,
    谢谢分享加拿大的情况,尤其是你自己在中小公司,大公司和自己创业的经历。很有启发。加拿大这个美国的近邻,其实和美国的经济依存程度也是一把双刃剑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花了点时间看了创新能力的子项目,包括下面几项:capacity of innovation,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company spending on R&D,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engineers, and PCT patents, applications/million population. 最后这一项瑞士因为人口极少(8百万),所以人均专利申请数高达320,仅仅低于日本(人均332)。可能skewed the results to some extent。德国是第六,人均225,美国只有160,以色列居然有235(位居第五,在德国前一位)。中国只有13,占第32位(当然这里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再次play to its disadvantage)。加拿大位居19,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位87。

    瑞士的药品行业很发达,而这个行业正好是R&D spending and patent application最高的行业之一。瑞士在“公司研发经费'一项指标也名列前矛。这些大概可以给它的排名提供一些解释。
    屏蔽 举报回复
  • 牛仔
    关于加拿大的问题说几句,本人在加混了近30年,以前工作过的2家公司,一家我加入时20-30人,大约10年发展到400人左右,被美国同行购买,最后把加拿大分部关掉完事。另外一家,加入时100多人,后来发展到400人左右时也是被美国大公司买了,加拿大成了一个分部,这个分部在不断凋零。原来的主要人员,又成立多家小公司。
    美国人口是加拿大10倍左右,但市场要大得多,加拿大依靠美国是命运所定。
    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下在加拿大不能做大,后来自己创业,本人的小公司也是主要服务美国大公司,开始做得还算不错,但好日子没过几年,发现很难生存,美加汇率的剧烈波动(几年时间从$1USD=$1.61CAD 到 $1USD=$0.95CAD),你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卖到美国,你不可能短期价格波动60-70%,作为小公司,自己很难决定自己的命运。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度
    昭君出塞。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大鼎昭君,特顶海天。尤其是海天这短话,是看这样的“排名报告”的钥匙:
    【完全理解上面有些网友对排名不能完全认同,因为如果讲“竞争力”,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实力”,即不可能离开经济规模说事儿。而这个排名真正所表现的,按昭君文中所引述的定义,是指劳动生产率和繁荣程度,这就基本去掉了规模的概念。
    我觉得这类排名的意义,不在于比较出相对的高低上下,而在于通过benchmarking, 探讨什么因素/政策对一国的进步与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帮助各经济体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俺觉得还有一个指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像海天这样看得懂这样的报告的人数比例越多,这个国家经济越有竞争力,至少这个国家会处在进步繁荣的轨道上。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