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桩

注册日期:2014-11-04
访问总量:5285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计算数学家在干些什么?


发表时间:+-

        随着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领域里,离不开计算机的模拟。实行这种模拟,通常需要将非常复杂的微分方程化简到能够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在这个化简的过程中,仍然要求所得到的结果能充分地逼近原始复杂问题的解。在应用数学上,实现和证明这个过程的方法,叫做“科学计算”- Scientific Computing。 

    这样说来,“科学计算”和计算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计算机,也就谈不上“科学计算”。但它又和计算机科学不一样。计算机就是一个可以用来算题的机器。然而,“科学计算”,是把一个完全无法计算的东西,比如一个无穷维的微分方程,变换和简化成可以在计算机上演算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复杂而神秘的东西,用一个简单的算法来做为它的替身,放到计算机去求解。应用数学家就是寻找和创造这些“替身”的伯乐。

    我们知道,宇宙空间,球体之间的引力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计算每一对星球之间的引力,整个银河系统里的运动规律。。。,模拟这个庞大的系统,计算量可怕,计算机不知道要算到猴年马月,科学家只能望洋兴叹。再看看设计宇宙飞船,飞机导弹,和设计汽车的领域里,飞行物质的周围,被一层流体气层包围着,如何设计流线型的飞行物体,那是航天航空,和汽车制造业的关键之关键。当然,还有在我们周围的电磁场波。。。等等,总之,大到宇宙,小到电子,无处不存在科学家想探索的奥秘。 

    计算数学家在这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应用数学家为上面的自然现象写出微分方程,这叫建立模型。他们认为,这些微分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我们想要知道的物理现象。但是,这些微分方程都是无穷维的,非常复杂, 大部分的微分方程都是无法显式求解的。 

    当代的计算机,无论有多先进,它只能够对付有限多个数的运算,我们想要在计算机上运算无穷维的微分方程,得到它得解,办不到。也就是说,在计算机上做无穷多个加减乘除的运算,无法实现。

    既然这般,科学家说了,我们不需要模型的准确解,如果能得到一个相对误差不超过1% 的近似解,我们就满足了。“科学计算”要做的事,就是找一个算法 (algorithm),设计一个编程,来代替那个可怕的微分方程,这个编程是可以在计算机上运算的。这样还不够,还要证明,得到的解符合相对误差不超过1% 。有了这样的证明,确保了精确度,科学家方才心服口服。

    “替身”找到了,科学家却又改变了主意,得寸进尺了。他们说现在要求精确度达到 0.1%,0.01%,0.001%。。。计算数学家可以用同样一个方法,达到这些要求,只不过要增加计算量。比如,增加网格点的个数。只要你给出要求,精确度ε,我能找到网格N,来足你的要求,在数学上,这叫收敛性 

    那么,是不是总是可以用增加计算量来达到精确度?这不好讲。毫无疑问,增加计算量肯定会带来更高的精度,但是,如果代价太大,或者效率太低,都是不聪明的办法。

    这里存在一个数学家很关心的问题:如果有两个算法,一个 A, 一个 B, 都能达到误差不超过 1% 的要求,但在同一台机器上,A要花两天才能算出结果,然而, B只要两小时就能给出同样的结果。你喜欢谁呢?当然是B,这是傻子都能回答的问题。这是计算方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叫做算法的效率 

    最后谈一下“科学计算”中的 稳定性

    计算机是不能准确表达所有的数的。比如,1/3,存在计算机里的是0.3333333333333。。。

到底给出多少个小数点,那就看你的计算机是怎么设计的。现在的计算机,一般可以保留十几位有效数字。被截断的部分,就是“截断误差”。

    当今的计算机里,“截断误差”通常可以小到 10-15 ,似乎微不足道。但是问题在于,很多算法,都要在计算机上运算成千上万步。我们假设有一个算法,它在计算机上的每一步运算,都把误差放大 1%。这一点点放大,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运算一万步后,误差就被放大了1043 倍,原来微不足道的10-15 的截断误差,现在被放大成了1028,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啊!这样的误差,把所有真解的影子全都埋没了,那还了得! 

    计算数学需要研究稳定的格式,确保“截断误差”控制在某一范围内,不准误差每部放大。这就是所谓的“稳定性”。

    以上所说,是“科学计算”的基本常识,属于中学生的科普。1978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哈猜想》,使得高考志愿选数学系的大门挤破了头,人人争先恐后地想当陈景润。陈景润是搞数论的,属于纯数学,所以大家都认为只有纯数学才是数学,应用数学不是数学。这是一个误导。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确实有区别,我这里不往深里去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有一点是大家一听就懂的,那就是应用数学可以混,纯数学没法混。此话怎讲?学纯数学,懂就懂,不懂就不懂,证明不出来就是证明不出来,没法不懂装懂。然而,学应用数学,有些数学功底不咋的人,跟在人家已经设计好的东西后面,这里算算,那里改改,总归可以的,这叫滥竽充数。但这不等于说应用数学就比纯数学容易。能够设计出巧妙的算法,绝对需要 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智慧。有几个经典的算法,都有冠名。设计出这些算法的人,都是牛人。应用数学的牛人和纯数学的牛人没有区别,都是非常智慧的人。


 


浏览(4318)
thumb_up(6)
评论(49)
  • 当前共有49条评论
  • 芨芨草
    木姐姐,在网上混日子不能太较真。随便别人怎么说,别往心里去。学学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芨芨草
    木姐姐,你这答复太慢了,我来了好几次了。
    现在杂志的影响因子都是用的前两年的数据吗?还是各家自定规矩,有用3年,有用5年的?
    木姐姐说,“应用数学可以混,纯数学没法混”。木姐姐是搞应用数学的,是不是在混呢?哈哈。木姐姐不许生气啊!
    木姐姐给推荐一篇比较经典的计算数学的文章,我去看看,或者木姐姐自己的文章,大概就能明白计算数学是什么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For 紫儿:是啊,我躺着也中枪。又补了好几枪,看来他们是非把我打死不可了,为什么呀?
    楼上那位溪谷闲人,出语粗俗,强词夺理,他不罗列出那一大堆数学名词,我还真不知道此人的斤两。他这么一开口,是什么货底全让我知道了,原来是个小学程度的混混。

    我留着他的这些语言,就是等着紫儿来看笑话的。怎么样?无语了吧?

    谢谢紫儿一贯支持 !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荆棘鸟
    觉得楼上的溪谷闲人非常搞笑。抛出一堆拉普拉斯方程出来干嘛?搬出一堆名词出来就表示你明白?前不久还码文说出“一个命题要成为定理,必须要求其逆命题也成立”这等不具备初中数学水平的浑话。
    木姐姐别理这个混混。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For 芨弟:仔细看了你的最后跟贴,你讲对了。你真的很聪明,一点就通。不满你说,我自己也折腾了半天才搞懂的。

    关于“影响因子”,试试换个角度看问题,来一个总结:

    杂志 在N年的“影响因子”公式计算如下:
     分母的文章在 N 年被引用的次数/(N-1)年和(N-2)年杂志 A发表文章的数目

    还是用上面的题为例:计算2014年杂志A的“影响因子”
    假设2012和2013 年,杂志A一共发表了200 篇文章,这200 就是分母,这很容易解决,没问题吧?

    怎样决定分子呢? 我们现在到SCI的数据库去,把在2014 年发表的所有杂志的所有的文章全部拿来,假设一共有 500000 篇。给这些文章编号:c1, c2, c3 , …….c500000. 注意,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2014年发表。

    我们把这500000篇文章,每一篇都放到计算机上去扫描。每篇文章都有reference list,看看在list上能不能找到分母中的200 篇文章。下面是扫描的结果:

    2014 年发表的文章             引用200 篇中的文章的篇数
    c1             0
    c2             1
    c3             3 (某人引了3 篇)
    c4             0 (芨芨引了木桩一次,木的文章是2010发表,不算)
    c5             1   
    .             .
    .             .
    .             .
    c500000            16 (有些人做手脚,引用多次,中国的何吉欢)

    一共引用数目                    300

    这300就是这么来的。2014 年 杂志 A的“影响因子”= 300/200 = 1.5 

    如果芨芨要想对杂志A有贡献,除非你的文章在2012 年就发表,那对2012年的“影响因子”是有帮助的。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一般讲,数学领域发表文章的周期总是超过两年。纯数学的文章发表的周期就更长了。你如果引用老的杂志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作者是增加了点击率,但对杂志本身没什么帮助。“影响因子”是针对杂志而言的。这个总结如果有漏洞,请指正。

    你满意我的回答吗?我能得几分?你再问下去,我快要黔驴技穷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芨芨草
    木姐姐,一个一个问题地讨论。
    我的答案对了,但概念错了,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影响因子怎么计算,你说的2年我以为是在2年中发表文章的所有引用文章。实际上是只有最近2年发表的文章被引用了才能列入计算,对吗?
    我引用文章时喜欢追根寻源,引用最初的文章,所以常引用60年代,70年代的文章。这些引用就和影响因子的计算没关系了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msc: 我知道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看了你的网站后,Very impressive!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向你致敬!
    屏蔽 举报回复
  • 木桩
    回芨弟:我刚刚表扬了你,你又犯错误了。什么“这一年不算,下一年可以算进去”,概念不清嘛!下一年就更进不去啦!我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了,你还在想着杂志B是不是?忘掉它,这里和杂志B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只要杂志B在2014 年发表,这是关键。我们现在关心的是杂志A,然而,”木桩的文章发表在A是在2010年12月”。公式里要的是2012和2013,差了两年。如果是下一年,2015年,那就差了三年呐!

    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要科普你上面提出的问题。加上那么多的跟贴,其中不乏有几位专家。文章加上我和专家们的互动,你怎么也该琢磨出个名堂吧?

    我的博龄不长,今年一月开始的。当我写到《浅谈人体雕塑》时,“五味斋》论坛有个叫老帽的网友,号召大家都来批判我(好在没人响应),想不到过了一两天,他竟然专为我写了一篇文章,内容和上次攻击一样,说我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之类的。这么小的华人圈子,尚会这样复杂,我还能说什么呢?希望芨弟谅解!
    屏蔽 举报回复
  • 溪谷闲人
    跟学文学的人讲数学,跟学数学的人讲物理,跟学物理的人讲化学,跟学化学的人讲生物学,跟学生物学的人讲人类学、跟学人类学的人讲社会学、跟学社会学的人讲政治学,跟学政治学的人讲文学。转了一圈儿又回来啦。
    总之都是中国特色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是人创造滴。………基本上都是放屁。
    屏蔽 举报回复
  • msc
    有限元是1940年左右美国几个工程师对桁架结构受力分析的一种直观直接。 当应用到连续体(固体, 流体)上时, 直观的局限就显出了。 数学家出来救场了: 有限元无非是变分法的一种表达方式。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