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棘鸟

注册日期:2008-05-03
访问总量:294135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甘蔗(几则小故事)


发表时间:+-

很久没啃过甘蔗了,原因之一是啃起来比较费劲,原因之二就是商店(亚洲店)的甘蔗质量不行新鲜与否通常是无从说起,有的地方甚至还变质了,闻着就能觉察出一股酒糟气。就质量而言,亚洲店的甘蔗和莲藕通常有一拼。

不过今天的甘蔗看起来格外新鲜,$2.99/根,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根,毕竟好多年没买过了。我通常买那种青皮透红的,据说这种甘蔗最甜。我刚挑了根较直的(削皮比较方便),就见一位黑大哥闷头走了过来,用手在甘蔗堆里拨了几拨,拿了两根,径直朝一位工作人员走过去,然后叽哩咕噜地和工作人员说了一通。那位商店工作人员看起来是位中年海华,估计Chinglish不大好,好不容易才弄明白原来黑大哥是要求他将甘蔗削去一些粗皮,然后将甘蔗切成一英尺见长的几小段。中年海华陪笑道,我们只卖甘蔗,不提供去粗皮切成几小段的服务。黑大哥双肩一耸道,歪?你们不是也卖鱼么,可你们同时也提供clean fish的服务呀。中年海华陪笑道,卖鱼是卖鱼,那是另一回事。黑大哥声调略微提高了点,还是表示不解,继续问歪。中年海华估计回答不了黑大哥的问题,于是说道,给甘蔗去粗皮呢,需要要花一定的时间和劳动,如果你愿意出一些labor fee,我们可以给你去粗皮切成小段。黑大哥如何肯干?他和中年海华交谈起来本来就因为费劲就渐露不耐,何况旁边就有现成的例子,clean fish是免费的,于是坚持商店给他的甘蔗去皮切段,但不肯配钱,说这应该是商店提供的基本服务……于是双方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最终惊动了商店的 manager。不是说顾客就是上帝么,manager 一脸惶恐,疾步走了过去,好不容易弄明白事情的原委。Manager估计是想扮演一个调停人的角色,于是来了个折中,对黑大哥道,我们这里的雇员呢,都没啃过甘蔗,确实不知如何去皮,实在对不起;不过我们可以免费为你将甘蔗切成几段……最后黑大哥拿着一袋甘蔗段,眼珠子泛白地扫了大伙儿一眼,翘着胡子拉碴的嘴,也不打话,脖子一伸一缩地朝外面走去……

    ********   ********   ********   ********  
上次买甘蔗还是多年以前。那次挑好甘蔗后,正琢磨如何将它放进购物车,忽然看见一位看着像亚洲人的大嫂笑着走了过来。大嫂彬彬有礼地问这是不是甘蔗。我说是的。大嫂笑道,我们菲律宾也有许多甘蔗,用来制糖的;你买一根甘蔗回去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买回去吃?我有点惊讶,心想买回去不是吃,难道是做装饰不成,这又不是万圣节的南瓜,买回去雕个鬼脸做个杰克灯。于是回答道自然是买回去吃。菲律宾大嫂于是好奇地问,我能否告诉她如何cook甘蔗……

又想起今年春天采竹笋。那是一片 public 竹林,当我们采得正欢时,一位貌似墨西哥大妈模样的人探头探脑满怀好奇地问这样的baby sugar cane是不是真的好吃,是不是真的很甜。我们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说你看,这可不是sugar cane呢,这是一片竹林,我们所采的,自然是 baby bamboo,不是 baby 甘蔗呢。那位貌似墨西哥大妈的人将信将疑,狐疑一阵后,最终还是咧开嘴大笑起来。

浏览(3387)
thumb_up(7)
评论(35)
  • 当前共有35条评论
  • 紫荆棘鸟
    谢谢阿立和山哥科普。这么说来,过了长江就不宜栽种甘蔗了?或者保险一点,过了秦岭淮河就不宜栽种甘蔗了?新疆的甜菜是有名的,但没听说过甘蔗也有名,可能新疆气候太干燥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哥
    我曾去过岳阳的钱粮湖农场,那里的场领导曾自豪的宣称,他们是北半球纬度最高的甘蔗生产农场。。。
    屏蔽 举报回复
  • 杭州阿立
    大片的糖甘蔗田和糖厂榨甘蔗糖都看见过,在宁波的宁海那里的一个小地方。

    杭州附近有没有大片甘蔗田不太确认。不过就土壤气候,以及甘蔗在杭州的普及,觉得应该也有种甘蔗的吧。

    这八卦田却是杭州著名十景之一呢。 不是乾隆的十景,而是“一线天,二郎庙,三潭印月,四眼井,五云山,六和塔,七星缸,八卦田,九里松。。。”之一。

    七星缸在玉皇山的半山腰,从那里就能看到八卦田。外面又围了一圈水。航拍照片无穷美呢,可惜留言不让贴图。

    八卦田的甘蔗地去年感恩节期间回杭州,亲眼看见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荆棘鸟
    芨草好,很多黑兄弟走路不都是那个样子吗,就像迎合着霹雳舞节奏似的。
    至于说烹饪功夫,阿立有可能能和雪草相提并论。要是他们两个能 pk 一次就热闹了……
    另:用牙齿剥甘蔗皮,难道不是小意思?以前那种晒得很枯的莲子(带壳的)都能咬开,现在估计还能咬开,不过不敢了而已。

    宁宁应该是大连MM吧,中国我去过的地方极少,但恰好去过大连,呆了几天,第一次让海水漫过了脚背,呵呵。我也听论坛的XDJM说,高粱中有一种比较细的品种,和普通高粱不一样,比较甜,虽然没有甘蔗这么甜,但是孩子们也折断了来吃。

    老换最近几个月好像在潜水?自从将小芳系列整完后,很难见到踪迹了。
    阿立还肯定能在杭州附近见到甘蔗林吗?我都有些怀疑。我们小时候常啃甘蔗,但现在不一样了,愿意啃甘蔗的很少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紫荆棘鸟
    看了楼上雪草关于“cook”甘蔗(熬糖水,加马蹄红萝卜……),我想那位菲律宾lady的问题就没那么怪异了。我估计没见过制糖用的那种甘蔗,自然更加不知道可以将它剁成小截去炖马蹄红萝卜之类。可能那位菲律宾lady比较熟悉雪草说的这些,但不知道别的甘蔗是用来生吃的。

    @牧羊人:我见过零星的没成规模的甘蔗林,但真正的甘蔗林也没见过。记得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么?不过忘了郭小川这诗是写的哪里,估计是他的家乡吧。甘蔗甜度很重要,所以我觉得阳光和温度都是重要的 issues,南方可能甘蔗林多一些,东北太冷了点。那时对“轻纱帐”也没什么真正的概念,虽然想象得出,但大片的高粱地,并没有真正见过。
    屏蔽 举报回复
  • 杭州阿立
    要看种的甘蔗,又赏名胜古迹,请到杭州来。南宋皇帝老儿御驾亲耕的八卦田,文革破坏,现已修复。每一小块地种的都是不同的庄稼,还卖的。甘蔗田也有。
    屏蔽 举报回复
  • 换乐
    甯宁寧和我应该是同乡,东北只有在市场上能看到的甘蔗,我也会到高粱地和玉米地里找“甜杆”来啃,哈哈...同样啃多了嘴上都割出小口子,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呢。紫鸟说:黑大哥是要求将甘蔗削去一些粗皮。呵呵...来美国我就没买过甘蔗,也是这么想的:若能够给去皮了我就买。紫鸟,你写东西很耐看,不要吝啬哟!
    屏蔽 举报回复
  • 甯宁寧
    我们东北只有在市场上能看到的甘蔗。但记得文革期间在农村,供销社里从来不买甘蔗。我们会到高粱地和玉米地里找“甜杆”来啃,有时啃多了嘴上都割出小口子。应该是在庄稼快收割的季节,好像没有严重祸害庄稼。:)
    屏蔽 举报回复
  • 芨芨草
    “脖子一伸一缩地朝外面走去”,哈哈哈,太形象了,也就紫姐姐能形容得这么生动。
    用牙齿剥甘蔗皮!?那得多好的牙口呀!
    阿立怎么一说到吃,门门精通呀?
    屏蔽 举报回复
  • 雪山下的绛珠草
    估计这就是夭夭说的,广东的蔗多得都榨不完糖,印证了他的说法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