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空

注册日期:2013-06-25
访问总量:21181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福布斯》针对亚裔的种族偏见:哈佛自称的“多样化”更像是搞种族均衡


发表时间:+-
赵宇空著(以赵先生为主席的申诉委员会组织了64家美国亚裔协会,向哈佛提出了违反民权的申诉。)

美国的教育现状有两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国际上落后于很多其他国家;与此同时我们没有足够的国内学生对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您会以为我们的顶尖大学会欢迎那些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很出色的申请人。令人痛心的是,他们并不是对每个美国孩子都有这样的欢迎态度。

年复一年,很多既有顶尖的SAT分数和GPA成绩,也有着出色的领导才能(加上无数的嘉奖)的亚裔学生,却被哈佛和其他常青藤学校很不公正地拒之门外。在过去的20 年里,亚裔在这些学校的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4-18%的水平,尽管同期在18-21岁的人口中亚裔的比例差不多增长了一倍。

亚裔所面对的种族偏见

许多研究指出了造成这一歧视的根本原因:Daniel Golden、 Thomas Espenshade 及Alexandria Radford 认为对亚裔进名校面临更高的入学门槛。Ron Unz 则指出了一种事实上的配额制度的存在。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上针对亚裔普遍存在的种族偏见:如称亚裔创造力不强,缺乏领导才能,而且不愿承担风险。在CNN最近有一篇文章甚至把这些亚裔学生贴上了“考试机器人”的标签。

同其它种族偏见一样,这类种族偏见是基于某些过时现象的夸张。我们通过对事实进行全面地观察却可以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先说创造力吧。 今天,许多亚裔已经成为顶级工程师和科学家,为美国贡献了众多的科技创新。依据Thomas Reuters 的研究,世界前20名材料科学家里有11位是亚裔,占55%。去年MIT的技术纵览的“35位35岁以下的创新人士”里有12位亚裔上榜, 占34%。亚裔们还在其他领域也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世界级的提琴家马友友,奥斯卡获奖导演李安,还有知名服装设计师Vera王。

2012年Ewing Marion Kauffman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里甚至还提到了在2006 至2012年里,不到总人口6%的亚裔创办了或参与创办了42%的工程和科技领域的新公司。

对领导才能更好的衡量是亚裔创业精神

这些百分比还同时揭开了误解二和三的真相。大多数人在说亚裔缺乏领导才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引用亚裔在大公司里任CEO的亚裔人数。这个数字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数亚裔成年人是在国外出生的(74%),而且往往是由于他们的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能力才移民到了美国。由于美国公司常常倾向于让做销售或金融专业的担任CEO,这使得亚裔们成为CEO的机会大大降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常常也使得亚裔无法升到顶层管理。譬如说:大多数亚洲文化里都主张在表达个人观点的时候比较委婉,这在美国很可能会被错误地理解为交流能力的缺陷。

亚裔的创业能力是衡量亚裔的领导才能的更好的尺度。数据表明移民比土生土长的美国公民更有可能创办公司。亚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像合伙创建yahoo的杨志远和创办Youtube的陈士骏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而且,亚裔的创业精神不仅仅是局限于高科技型公司,他们还创办了大量的餐馆、加油站和酒店。

有一个“种族偏见”倒是真的:亚裔家庭很注重考试成绩。它是用来测量一个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的有效方法。和美国社会盛行的观点相反,研究表明标准化考试的得分和未来成功有着密切联系。皮儿研究中心在2012的一份报告里宣布亚裔是收入最高也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这绝非偶然。然而事情的关键在于亚裔学生们并没有停留在追求考试成绩上。许多亚裔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包括辩论队和做义工。2014年,Richard Sander和其他学者进行了一个为期三年,针对超过十万的UCLA的本科申请人的科研调查,发现在种族和“个人(课外活动)成就”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性。

哈佛所谓多样化的实质是什么?种族均衡

令人遗憾的是,在他们极其主观和不透明的“全面评估录取方式”中,哈佛及其它藤校经常让这类不实的种族偏见扮演着重要作用。亚裔申请学生常常被归类为“太安静”、“只注重数学和科学”以及“会某种音乐乐器”。并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特色会负面影响这些学生未来的情况下把这些当作弱点。学生追求公平入学权益协会对哈佛的起诉书中指出,哈佛录取官员总是在个人素质这一项把亚裔学生评价得低于白人学生。

尽管有这些证据,教育部最近还是决定不以受理我们对哈佛大学违反亚裔民权的申诉。但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挫折。我们将继续给哈佛和其它藤校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停止对亚裔孩子的歧视。

哈佛大学多次声称他们支持多元化。令人讽刺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哈佛要求他们的录取官员来了解和容纳申请学生,包括亚裔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此相反,哈佛所搞的多样化着力于种族均衡。因此,它给亚裔考生,也给美国的经济繁荣设置了一个“竹子天花板。”

文章原发表于:http://www.forbes.com/sites/realspin/2015/07/09/stereotyping-asian-americans-what-harvard-calls-diversity-is-racial-balancing/
浏览(2181)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