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之旅(二)
黑河之旅(二)
(二)内格罗河和马瑙斯市
內格罗河(Rio Negro)发源起哥仑比亚东部,全长2200多公里,在巴西城市马瑙斯注入巴西北部亚马逊河,是亚马逊河主要支流。平均流量 293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

内格罗河和亚马逊河流域图
内格罗河(葡萄牙語:Rio Negro,西班牙语:Río Negro)意思为“黑河”,是亚马逊河左岸最大的一条支流。源头在哥伦比亚境内,名称为古艾尼亚河。雨季时(4月-10月)下游640公里段河道可宽达几十公里。内格罗河入亚马逊河口,深色的河水和亚马逊河浑浊的河水颜色区别分明。内格罗河之所以被称为黑河,主要是因为上游植物落叶腐烂造成其河水颜色深如同浓茶水,而河水中含大量腐殖酸,PH值4.7。

黑河流入亚马逊河

我们两次去黑河进入亚马逊河的地方时,天气都有云,“泾渭分明”的景象相对不明显。
上文说到,亚马逊河的支流“缓慢地流过这片高差非常小的平原”,为什么其它支流都带有泥沙,唯独内格罗河是黑水?我认为内格罗河流域的热带雨林特别茂盛,水流无法冲走泥沙。这里的热带雨林大概是世界上最繁茂的。
内格罗河汇入亚马逊河的地方是玛瑙斯市(Manaus);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交汇处。玛瑙斯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度,最高可达35度,最低18度。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湿度在6月和7月可以达到99%。内格罗河和索里芒斯河交汇后形成亚马逊河。
内格罗河自河口以上约724公里(450哩)可通航。沿岸人口虽稀少,该河仍为主要的运输通道。内格罗河的黑水特色是因为沼泽边缘有机物的分解及淤泥含量低的缘故。其颜色与布朗库河充满淤泥的黄色及亚马逊河的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内格罗河下游旱季和雨季的落差很大,亚马逊江豚会在内格罗河周期性猎鱼;因为河附近的森林在雨季就浸泡在泛滥的河水中,而且水还很深。内格罗河在旱季水量大大减少,河两边的森林会从水中“冒”出来。那些雨季一片汪洋的地方将成为泥泞的陆地;在洪水再次泛滥时,这些森林将再次被河水浸泡。内格罗河两边的许多树在浸泡期果实实现产量最大化,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来散播种子。鱼类食用果实,然后将种子排泄到其他地方播种;江豚、蛇类、猫科动物以及其他的肉食动物以这里的鱼类为食。不过,内格罗河中的鱼类比索里芒斯河相对少很多,大约300多种。或许这和水质酸和过于清洁有关?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内格罗河上蚊子极少,估计蚊子不喜欢内格罗河的酸性水。老伴儿和我在内格罗河上旅游强烈地体会到了这点,夜间坐小船在河上游览几乎碰不到飞虫。这点我原来没想到。呵呵,很多防蚊膏和喷剂都白带了。可是,另外的问题出现了。我们老俩口不断地被各种蚂蚁攻击!从小到几乎看不见的蚂蚁,到1厘米长的大蚂蚁,都毫不犹豫地咬人,而且还很疼。我本来是个皮肤过敏的人,可这次蚂蚁咬我却没什么反应,就是个红点。我老伴儿本不是个皮肤爱过敏的人,这次却遭了难;蚂蚁一咬就起大红包,还鼓出水泡。那是不是来之前应该带防蚂蚁的药膏或喷剂?不好办。下面我会讲为什么。
由于亚马孙河的主干道含有大量沙泥,犹如加了大量牛奶的咖啡,当地的印第安人都称它为白水。内格罗河汇入后就形成了黑白水交汇的壮观奇景,这种“泾渭分明”绵延17公里。这是奇观,但感觉上并非特别壮观。
我觉得黑河的水像中国的中国普洱茶。普洱茶PH值5.02-5.46。其实黑水之所以黑,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树叶子在缓慢流动的河水中慢慢分解。这样说来,在黑河里游泳等于泡在“茶水”中。真的,黑河水闻不出任何味道,尝一尝还有些甜味呢。不过你可别一高兴就喝“茶”啊;毕竟不是很卫生,另外,游船上的工作人员和导游再三提醒:不要喝黑河的水,喝了或许会得病。说实话,我并不认为喝了“黑水”有多危险。不过我也确实没喝“茶”;这主要是尊重人家。

由于内格罗河旱季和雨季落差大,马瑙斯市的港口便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浮动码头。看一看很是壮观。

说来也怪,黑河并非从上游到下游越来越宽。黑河特别宽的地方河水就浅,水中有大量的岛(面积在旱季和雨季间不断地变化)。黑河窄的地方河水就深,最深处竟然超过百米。为什么如此?大概和河床的地质构造有关吧。
马瑙斯市现在的人口超过两百万,欣欣向荣。欣欣向荣?嘿嘿,我是这样感觉;因为这里的巴西人更朴实和热情。巴西圣保罗市两千多万人口,热闹非凡,里约热内卢市非常的漂亮,这两个城市的人们也很热情,但总感觉不如马瑙斯市的人那么实在。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马瑙斯的物价水平大大低于前者。

马瑙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