猷子

注册日期:2014-06-19
访问总量:18760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秘 一个骗了13亿人的惊天谎言


发表时间:+-

秘  一个骗了13亿人的惊天谎言

2015-06-11 因为爱

一个原统计系统的官员,被称作著名学者经济学家在一个投资报告会时表示,中国房价仍会平稳上升,未来10年总体是一个看涨趋势。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认为“市场对住房的需求有增无减形成上行压力”。

听到这里,我彻底明白了,他讲的是刚需,刚性需求!刚需,是那些无良官员、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们,几十年来,对十几亿中国人民一场“空前的大洗脑”。

什么叫做刚需?

我给你打个比方,举个例子。我坐火车从河南郑州要到北京去,火车一路上不停,车到了石家庄,火车上许多人都要到卫生间方便。列车员说,进卫生间一次,100元,想进就掏钱,不进算了,谁要是受不住了拉车箱里罚款一万元。

我憋得小肚子疼,浑身直打颤,别说100,就是200我也掏,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吧!看到没有?这就是刚需!

住房,同进卫生间一样,那是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我家有个破电视,是那种大后脑勺式的,现在都是超薄液晶的了。可那玩艺儿贵,我买不起,可以不买。谁厉害咱不惹,啥贵咱不吃。可我总不能几代人天天睡大马路吧?夏天睡大马路还能凑和,可是一到了冬天,下了大雪,冰冻三尺,我总不能还睡大马路吧?

房,医疗,教育,这三种东西,不能光用经济观点来分析,也不能光用经济手段来调节。因为这是民生问题。

我总不能天天睡大马路,总不能让孩子不上学,总不能有病不看等着死!利用这三样东西烘托刚需,就是趁火打劫!

假如你渴得要命,有一口水可以得救。我正好端了一碗水,我对你家人说,这碗水,一万块。要喝你拿钱,不喝算了!你肯定得拿钱,钱比命更值钱。这不也是“刚需”?

其实,说起刚需很可气,也很可笑。现在的地方政府,就是握住老百姓的致命东西,把人往死里整。

谁不需要住房?谁不需要看病?谁家的孩子不要上学?美国有没有这种刚需?日本有没有这种刚需?人家咋不用这折腾自己的人民?

住房、医疗、教育,不能光用经济学来分析,而要站在民生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说白了,这三种东西,是一个当官者人责任!要执政为民,这三种东西,不能拿来拉动经济和赚钱。要说刚需,那农民的小麦、大米也是刚需,500百块钱一斤也照样得吃,对不对?也由它疯涨去吧?

真正的执政为民,一定要把这三种东西当作阳光和空气,给予人民。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东西。

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专家学者,但是听了那众多的“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著名学者”的话,我认为专家学者最重要的不是智慧,而是良心。

一个仅有智慧而没良心的人,不仅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一个祸害社会和百姓的毒瘤。

谁要还在住房、教育、医疗上,再提“市场需求”“刚需”,他就是良心坏透了!

浏览(4276)
thumb_up(4)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花蜜蜂
    “谁不需要住房?谁不需要看病?谁家的孩子不要上学?美国有没有这种刚需?日本有没有这种刚需?人家咋不用这折腾自己的人民?
    ” 

    美国日本的刚需,就是你必须为住房终身做牛做马。呵呵!美国人自己说:4月份以前都是是为政府税务为银行利息干,5月以后为自己衣食住行生病养老生儿养女干。60%的美国人买不起住房,没有头款、付不起月供、没银行贷款、工作不稳定。

    中国不一样,早年买房单位为你撑了一把,现在房价暴涨,你没有给单位任何补偿,自己成为千万富翁(京、上、广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老爹妈死亡之后,再不济也留下百万房产)嘿嘿!

    美国日本从来没有公有制过,没有这个福利。
    屏蔽 举报回复
  • 西岸
    这其实是社会体制的问题,如果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你这里的概念是不成立的,典型的就是美国的现状,教育,医疗都是是市场化的,就是说,你能否得到,这不是政府的责任,更不用说住房了。而80年代到现在,中国在教育和医疗上是一直学医美国,房市倒是并没有完全市场化。
    中国目前是城市化过程,因此城市会越来越大,城镇人口会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那么城市里的住房的压力就会增大,而你这里提出的问题就是,这种对社会产生的压力应该是市场负责,还是政府负责?
    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比如欧洲,医疗和教育是政府负责的,英国的NHS一直是引以自豪的东西,以前牛津和剑桥都是免费的,直到因为英国的经济走向衰落,政府无法负担,在布莱尔时代开始收费,但也就只有一万多英镑的概念,但仍然远低于美国的名校。
    住房问题上发达国家有给穷人的补贴房的概念,但因此而出现的问题就是相应的地区就成为所谓的“坏区”,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导致城市政府或富裕居民不喜欢这种现象,也就是反对政府的“福利”,这在美国是非常明显的事情。
    所以,你这里的“骗”的说法,完全取决于社会体制的选择,比如从美国人的角度看,你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因为只要城市化的过程继续,城市里就会有住房的压力,在市场规律下房价就会上升,典型的美国的例子就是类似纽约或三藩市这种城市,房价越来越高,低于30万收入的别说买房,连租房都困难。当然,美国社会整体来讲过分信奉市场经济的概念,相对比较自私。
    屏蔽 举报回复
  • 春秋戈博客
    讲得太好了,把道理讲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而且,不拖泥带水,一目了然。

    大大的好文章!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