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zhu

注册日期:2012-12-14
访问总量:38144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李晔讲故事


发表时间:+-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成语故事

李晔朗诵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了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古代臣子对皇帝的劝告称为谏)。

有一个名叫魏征的大臣,是我国历史上以敢谏著名的。唐太宗曾多次请魏征到住处,听他谈论政事,批评。魏征见皇帝肯听取意见,也就知无不言;有时太宗,魏征总是神色不变地坚持把意见谈完。

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当皇帝的怎么算明,怎么算暗?”魏征明白回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接着,魏征向太宗列举了历史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事实:“尧、舜兼听下情,所以能知道哪里有坏人作恶;秦二世偏信赵高,终于造成了秦朝灭亡……当皇帝的如能兼听,就不会被个别大臣蒙蔽,下情也就能够上达了。”

唐太宗听从魏征意见,精心治理国家,渐渐改变了隋朝末年民不聊生的局面,出现了“贞观(唐太宗年号)之治”的繁荣景象。这时魏征又提醒唐太宗:“内外治安,臣不以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呢!

由于魏征敢于直谏,唐太宗见了他也畏惧三分。有一天太宗得到一只出色的打猎用的鹞子,正在欣赏玩弄,见魏征来了,恐怕他又要劝谏,连忙将鹞子塞进怀里。

魏征是来向唐太宗奏明公事的,他谈了好一会才离去;这时唐太宗再拿出怀里那只鹞子,发现它已闷死了

唐太宗多次碰到魏征顶撞自己,有点反感了。一天退朝回到后宫,气恼地说:“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田舍翁(乡巴佬)!”皇后问他要杀谁?太宗余怒未息,回道:“魏征总是当面冲撞我。”

皇后知道魏征是个敢于直言的忠臣,听了这话,立即脱下便服,换上正式的皇后服装,恭敬地站在太宗面前,一表示庆贺。

太宗忙问她,这是干什么?皇后答道:“我听说有句话叫做‘主明臣直’。魏征之所以敢直,不正可见陛下之明吗?我怎么敢不庆贺!”太宗听了,这才转怒为喜。

音频链接

http://www.bbsland.org/upload_music/8275840.mp3




浏览(987)
thumb_up(4)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