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

注册日期:2012-04-28
访问总量:142725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我所知的加拿大安省养老体系(2)


发表时间:+-
老年公寓( Senior Home)下
住在老年公寓也有一些健康问题要面对:很多老年人除了能够自己应付一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外,在家养老还会有很多健康问题,比如有严重糖尿病的病人,需要严格的血糖检测;有些患有智力损害疾病的老人(如Alzheimer's Disease-老年痴呆)需要人帮助服药,有的老人因为各种原因身上有伤口需要几天一次的换药护理;有的行动上不便的老人甚至需要人帮助洗涤,沐浴和各种生活护理。根据每个人不一样的情况,应该知道的是:这些老人们(病人们)很可能能够获得免费的,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有一个名叫Community Care Access Centre (CCAC)的机构(在加拿大的其它省,也有类似的机构,可以在当地打听一下就知道了)。CCAC是一个很重要的组织,它是安省政府资助的家庭护理中心,全省有14个区域中心,其中大多伦多地区有5个。该中心通过招标与营利和非盈利的机构签订合同,后者则在获得CCAC的资助后为出院后需要进一步护理的患者,住在自己家中和退休院 (Retirement Homes),老年公寓( Senior Home)中需要帮助的老人以及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如果要想在自己的家里得到某些医疗护理的免费上门服务,那就必须要经过这个CCAC的评估和安排。
 
经过CCAC的评估,如果申请人合格接受这些服务,CCAC就会为他们作出满足该个体的特定需求的家庭护理计划,然后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提供:
  • 医疗服务,例如帮助服药,换伤口敷料, 健康监测,物理治疗等等。
  • 护理服务,包括帮助沐浴,穿衣吃饭,外出等等。

这些家庭护理计划是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评估和调整的,以满足老人们,病人们及残疾人的特定需求。这些服务的宗旨就是:让老年人,病人及残疾人在这些医疗护理服务的帮助下,能够在自己的家中过有质量的独立生活。

这种服务不仅仅提供给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也同样提供给以任何形式自己居住的老人们(比如说住在自己私人拥有的房子及公寓里的老人们),住在退休院 (Retirement Homes)的老人们。

住在护理院(Nursing Home)的老人就不再享受这些服务了,因为护理院(Nursing Home)实行的是另外的服务系统。

最为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些服务系统的存在,我认识一当地西人,老头是二战后由欧洲移民来加拿大的,在加拿大已经工作生活了六十余年。几年前,八十来岁的老太太中风偏瘫,虽然恢复后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但到底是不方便,尤其是沐浴,那就一定要人帮助了,老头自己也是八十出头了,要帮忙也有些力不从心,加之由老头自己来帮助做这些事还有太多的安全隐患。所以老俩口只得卖掉自己的房子,又在靠近儿子住地的附近租了一间公寓居住,这样儿媳或孙女可以每周一次或两次来家里帮助老太太沐浴。后来他告诉我,他根本不知道CCAC这么个机构,更不要说那些免费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了。他说,如果当初他知道他太太能够得到这些免费的护理服务,他就用不着急急忙忙的卖掉他们自己的房子了。我当时奇怪的是,老头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怎么不知道这些社会服务呢?还有他那些在当地生当地长的,已经是五十几岁自己都已经快要接近退休年龄的子女们,和他那些正在念大学和大学毕业已经工作的孙辈们,怎么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已经存在了多年的社会服务呢?可是奇怪归奇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这一代移民更是很少与CCAC这样的机构打交道,所以知之就更少了,只有在知道这些机构和服务存在的情况下,在人们需要时才有可能得到这些服务。

Community Care Access Centre (CCAC)网址:http://healthcareathome.ca

                             免费电话: 1-866-532-3161
 
下一篇:退休院 (Retirement Homes)
 
浏览(12804)
thumb_up(9)
评论(15)
  • 当前共有15条评论
  • 华蓥
    海天好,你真知道不少的信息,好多在这里生活工作多年的人对这些虽不能说一无所知,但真的知道得不多。你说得对,CCAC这类机构,一般不会为自己大肆宣传的,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不宣传已是应接不暇了,再加之经费资源都很有限,那还敢大力宣传。我确实见过有人由于信息不灵,在半身不遂两年后才知道有此机构存在而得到帮助的,也就是说,前两年啥也没得到,这对一个纳税人来说真有些不公平,但这能怪谁呢?谁让你不知道?

    你说的那些基金会,慈善机构也是一样的,好在现在有网络这个平台,大家可以分享一些信息。

    其实CCAC还有一个资助项目,就是老人家中的住房改建,比如说老人家里需要修出一条轮椅道,或者需要将楼梯改成缓坡甚至干脆是升降机以方便轮椅行动,将淋浴盆改为坐式,安装无障碍推拉门,将厨房的台面放低,将厨柜下移等等以方便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的改建,这些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资助或免税,具体得咨询CCAC。这些我在文章中没有提起,本想提一下,但一写内容就太杂了。最重要的是只要大家知道有这么个机构存在才有得到帮助的可能!

    在写这几篇博文时的时候,总是想起一句歌词: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老无所依,太可怕了!

    海天说得对,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这里面有很多事可做,确实也是大有商机,尤其是在中国!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Atlantique好,说得残酷一点,住护理院(Nursing Home)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人们从心理上排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不幸的是,有时候还真是没有选择,如果身体还好,自然是住在家里舒服,但一旦有了健康问题,那就由不得自己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敬丘好,其实退休后约几个朋友去坐坐游轮,还可以在游轮上甩老K,还真是一种消遣。今后我就约上你,有你这枚开心果,一定好玩,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我也是最近因为找信息,才知道了CCAC,以前一无所知。这类服务机构往往疏于自我宣传,好像也不会主动出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华蓥MM在这里介绍,又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

    有些类似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慈善机构,他们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能提供一些资源和帮助,可是往往也如身藏深巷,需要人们寻找信息自己摸上门去。这些信息网上有,更多的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以及一些社群组织的介绍,所以社交还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廉租老年公寓,退休公寓还是护理院,都存在一个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难以满足形形色色的个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现在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是强调“居家养老” (Aging in place), 就是协助还有一定生活能力的老人留在自己的家中,改造室内设施结构(比如房门拓宽,楼梯滑轨,低跨度浴缸,等等),适应他们的具体需要,同时辅以MM文中提到的各种服务,解决实际困难。我认为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这里面有很多事可做,大有商机, and it's for the good.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芹MM好,我也觉得北雁说的那种方式挺洒脱的,可以考虑哈。今后约几个“志同道合”者,以游轮为“家”,周游列国,蛮好。 
    曦儿的故事还没看过瘾呢,咋就告一段落了?以后再接着写哈,总觉得曦儿和宇天之间还有很多故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牧人君好,我自己在这个领域也算工作了十几年了,平时也有朋友问起这些,我身边的朋友多是与我家先生同行,做 high tech的多,隔行如隔山,不了解很正常,所以才有了将自己知道的这些写几篇博文的想法。 
    至于颐康,据我所知应该是一综合机构,它不但有Nursing Home,还有Retirement Home,也有政府资助的老年公寓( Senior Home)。不过作义工多在Nursing Home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最多。
    屏蔽 举报回复
  • Atlantique
    上次回国时在一家餐厅遇到邻桌一位九十岁的老太太,独自吃饭,服务员说她几乎天天来,她好像很愿意和人说活我们就攀谈起来,她说原来是画家一生未婚,我说您的年纪住养老院多好有人照顾,没想到老太头一扬决然地说,我才不和那帮老糊涂在一起呢!呵呵,超有个性。
    我家亲属有住公寓和养老院的,有时去探望,觉得公寓还好,养老院确实有一种半睡眠的感觉,大厅里的老人东倒西歪,看着电视全睡着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敬丘
    华蓥:
    谢谢再次详细介绍加拿大的养老体系,让我见识不少。不过,北雁提到的那位老太太选择的养老方式,我觉得蛮可取的。谢谢华蓥!
    屏蔽 举报回复
  • 芹泥
    哈哈,我觉北雁MM说的那种生活方式倒是挺洒脱的。 

    好像加拿大的福利还是好过美国。谢谢华蓥MM介绍。
    屏蔽 举报回复
  • lone-shepherd
    华蓥 大姐对安省的养老体系很熟悉呀。
    看来颐康属于Nursing Home了,牧嫂讲有些老人如厕是需要专门的器械帮助的。
    谢谢你的介绍,很长见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