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

注册日期:2012-04-28
访问总量:142725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节日无事读美词(五)千古词帝(完)


发表时间:+-

接上篇:节日无事读美词(四)不幸君王

上篇曾提到,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降宋时作为界线,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已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声色享乐和各种风情旖旎的奢华生活场景。如果李煜的词就沿着这种风格写下去,还可能会有我们那么喜欢的李后主吗?还可能会有我们那么喜欢的李后主的诗词吗?难!如果李煜的词沿着这种柔靡奢华的“花间”风格写下去,至少中国词坛就难以出现一个名叫“李煜”的词帝了。

然而,世间的事情确实不是人力所能及的,李煜后来当了俘虏!在这之后写出的词,其风格与前期就迥然不同了。到了后期,在成为了囚徒的李煜笔下:往事如烟如雾,如空似幻––从南唐的建國,到自己登基为君种种奢侈的宮廷生活,以及后来被送到汴梁成为阶下囚,这期间的欢乐,恥辱,欣喜,悲哀,甜酸苦辣,使李煜的后期作品的风格发生很大变化,正如王国维所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这里所说的“大”与“深”,不只是对时间与空间的一种度量﹐也点明了什么是大詩人与小詩人的区別。是亡国的深痛使李煜进入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独特境界,他的这些后期作品表达了他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没有亡国之痛,就不会有李煜后期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时代的不幸使李煜成了亡国奴,可就是这大不幸成就了一个了不起的大文人。

这首《乌夜啼》,是李煜被俘后写于汴京,其实这哪里是写出来的,分明就是一字一泪唱出来的,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的语言通俗易懂,非常形象,整首词没有典故,用字简单,明白如话,却又毫不粗俗。这首词以景抒情,将春花凋谢,水长东流这类自然现象与“人生长恨”相比照,实乃是历经了万千悲酸所悟,从这首词里,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什么是王国维所说的:“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了。尤其是最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感情强烈,由前面的花落人别这些平常生活小事,竟然引发出“人生长恨”这样深广,绝望的哀叹!以此来抒发自己作为阶下囚而又不感明言的亡国亡家之痛。

有人说李后主的词到了后期渐渐有了豪放的感觉。他直抒胸臆,写的是国家大事,个人感情也不再是前期词中那些啥“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轻歌,暂引樱桃破”之类的缠缠绵绵的男欢女爱,而是国恨家仇了。不知是谁说过:“很多人说李后主是婉约派的代表,其实李后主是豪放派的祖先”。

还有这首《浪淘沙》: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只有在梦中,他才能暂且忘掉了身为俘虏的处境,享受了片刻的欢乐。而梦醒却使他重新回到了严酷的现实。词中词人感觉的寒冷,不仅仅是由于五更和春雨,而是由于现实的凄婉决绝。后主并没有花费笔墨来写他在软禁中的屈辱辛酸,也没有表现他是多么怀念旧日的君王生活;他只是抓住梦中贪欢这个细节,又以梦醒后的凄凉情景作为对照,这就胜过千言万语的呼喊和哀诉,活生生地写出了这个亡国君主痛苦的灵魂。

下片笔锋一转,希望能凭栏了望远方的南唐故国,可是千里之外远在金陵的南唐,又怎么可能是从汴京望得到呢?凭栏不但望不到南唐,而出现在他眼前的,只是一片残春的凄凉景色。所以啊,“独自莫凭栏”,凭栏又有何益,虽然是春天,可到处不过是一片惨绿愁红。那被宋朝占领了的南唐国土,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哪!不是吗?当他一脚跨上了押送他北上的船只,离开南唐了,而想重新回到南唐,恐怕是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了(其实岂止是今生今世,就连死后也回不去了,李煜死后葬于洛阳)。过去的已经是流水落花,一去不再回返! 这首词简直可以说是李煜用生命蘸着泪水写下来的,是李后主自唱的挽歌!

再看他的绝命词——《虞美人》: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字字血泪,太过凄凉,“非此人不能为此词”。只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已经让人读时忍不住一阵阵心紧。诗人怕见春花秋月,是因为它们能触动诗人对往事的回忆,故国已不再,说尽心事也枉然。可偏偏“小楼昨夜又东风”,春天还是来了。春天来了,可故国已是不堪回首了。那些雕栏玉砌的宫殿,应该还在金陵吧?只是那江山已经是物是人非了,自然难免生出澎湃起伏,象东去的江水那样滔滔不绝的无尽的忧愁!这首短短56个字的《虞美人》,是后主的绝命词,也是后主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词,全词直抒胸臆,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具有摄人魂魄的艺术感染力。

据说正是因为这首词,宋太宗赵光义容不下他了,一杯牵机酒使他年仅42岁(937-978)的生命戛然而止。

也是,与其这样身不由己的活着,倒还不如安静地死去,于他还真是一个解脱。炫目过,爱过,恨过,这一生,便足矣。

李煜是个失败的帝王,但他却是他那个时代最有天才,最为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曾经的南唐国主李煜成了汴京城里的囚徒,在痛苦和耻辱的深渊里挣扎着,国恨家仇,血泪交加,悲歌不绝……,一阙连一阙,阙阙催人泪,一曲接一曲,曲曲断人肠!

南唐国的版图在历史的进程中消失了,李煜在现实中丢失了三千里地山河,可他却在词的世界里开疆拓土,成为了词坛中的千古帝王!“国家不幸诗家幸”,难道不是吗?

李煜去世149年后,靖康二年(1127年),同一幕惨剧凄然再次登场,主角却换成了杀害李煜的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另一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这次,是这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为金朝所虏,成为金人的囚徒。而宋徽宗赵佶丢失的当然是赵家的江山!因果也好,宿命也罢,故事就这样真实的在华夏大地上上演……。

(全文完)
 
近期博文:
浏览(2705)
thumb_up(10)
评论(14)
  • 当前共有14条评论
  • 华蓥
    阿立君好,谢谢你的夸奖哈,不敢当哟!我也是特别喜欢李煜的词,所以才想起写这几篇东东。
    你说这探春园里,多姿多彩的,好玩呢!尤其是芹泥,海天,紫鸟儿,女王,阿妞,山泉,冬儿,夏子,北雁等等等等。。。。。,个个都了不得。
    好像女子多些哈,才子们大都要关心天下大事,没时间逛园子呢!

    等你多打点李煜的酱油哟!
    屏蔽 举报回复
  • 杭州阿立
    华蓥:迟到的大赞!

    常说才子佳人。。。探春园里佳人多是没错,但个个更是才女!

    这个李煜的词是阿立特别喜欢的(却总是打不出酱油来)。当时大儿子差点没取名昱,乖乖。。。现在读了华蓥的介绍分析,理解更深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云乡君说得对,也许还真是赵光义成全了他,李煜过这种耻辱的亡虜生活,长期以往,不想麻木都不行。李煜曾有句词为“天教心愿与身违”,但愿最后这杯牵机酒没有违背他的心愿。
    屏蔽 举报回复
  • 云乡客
    个人觉得,宋太宗一杯牵机酒还真是为李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设想后主在汴京再呆上二十年,中年时对亡国的屈辱感渐渐麻木,即使再有作品,恐怕也只剩下了无奈和蹒跚。

    谢谢华蓥君这个系列。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山泉好,李后主后期的这些词都是围绕着一个最主要的题目“亡国”而来的,所以这些词写得凄婉决绝,让读的人难受。其实我一般都不读李煜的词,就是因为这。

    有时想想也挺有意思,南唐这样一个小国,本来就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有多少人能够记得住这么个名字?可就是因为这个千古词帝李煜,南唐在好多中国人的记忆里从此不朽。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半江君真是谬赞了。
    中国的历史,为了争夺皇位,家族同胞之间规模空前的自相残杀;还有权臣坐大,羽翼丰满之后,为夺取本国前代君主江山而至的天下大乱,至魏晋之后曾是屡屡出现,循环多次。从汉末到曹魏,隋唐到五代,这中国历史咋就是一个一个的怪圈组成的呢?倒霉的是升斗小民,哪有百姓的活路?
    但愿中国,不要再走循环的老路了,那实在太乏味,也太悲哀了!
    谢谢班长。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changsha好,先生也是一爱词之人。我个人有种感觉:李煜一生就是为写词而来的。当君主,做俘虏都是上天为了他能给人间留下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而刻意安排的人生体验而已。
    李后主的这首词“帘外雨潺潺”,就象是哭着喊出来的,特别具有感染力,没有经历人生磨难的人,是难以写出这样的词句的。后主一生可谓为词而来,因词而去。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冬儿,写完这篇,我一直还在想,将前期的李煜词和“花间派”相比,有些不合适。
    李后主前期词作风虽然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但情感真挚而不刻意雕镂,缠绵悱恻但并不是无病呻吟,与花间派词人的词是不一样的。谢谢冬儿,我找时间改改。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海天好,李后主的这几首满腹离愁,哀婉凄楚的詞,穿越無垠的时空,至今仍一字字地,深深地敲在好多中国人的心坎上,敲得心痛。其实这不正是李煜词的魅力所在吗?这也正是我们那么喜欢李煜的原因。

    海天你说好笑不好笑,我还真读到过一篇“李煜投胎转世”来报复赵氏王朝灭国之恨的文章,说是“李煜”转世为“宋徽宗赵佶”而使大宋得到了因果报应,将一个繁荣富庶,幅员辽阔的大宋帝国葬送给了金人。细细想想,李煜和赵佶还真有好些相似之处呢!笑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泉水
    好久不上万维,美词系列已从二到五了。赶紧扑上。《乌夜啼》这篇写得就像 血色黄昏叹孤曲,凄切寒唏嘘。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