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卢

注册日期:2014-04-17
访问总量:14095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上海公交车上的遭遇


发表时间:+-

几年前的一个6月,我带着孩子在上海短暂停留。那天打算去静安寺看看,早上10点左右我们登上了前往的公交车。


车上人并不多,每个人都有位子。可能是国内孩子们还没放假,再加上不是周末的缘故。上车后我们大摇大摆地朝后面几个空位子走去,落座后嘻笑交谈着等汽车开动。


一般公交车都会在上来最后一个人后开启,可那天我就是最后上来的,怎么这车还不开呀?我禁不住向司机方向看去。这时才发现全车人包括司机正不满地看向我们,大家表情都很严肃。我疑惑之时司机冷冷地开口了:“没打票呢。”


唉呀,还以为车上会有售票员来收钱呢,真不好意思。我一路从车后到车前给大家道歉说我不知道上车要先买票,走到司机那里时他的态度已完全缓和了下来。想来我当时的态度一定是太诚恳了,因为车上每个人瞬间都换了脸色。有几个乘客好像不好意思刚才错怪了我们,纷纷笑着跟我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


买票时坐前几排的老头老太对我满脸慈爱:“外地来的?”“嗯。”“外地来的当然不知道了,没关系的。”“哪里人呢?”“……”“那里我去过,人很好的…”仿佛怕这些还不够弥补刚才他们的表现,亦或担心我们对上海人留下不良印象,有个老太太禁不住又往前"推"了一步:“票买了就好了,我们不会说什么的。你这要是在北京就要被骂了。…”这有伤及无辜的嫌疑了。


后来的静安寺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买完门票后里面有一座玉佛还要再买门票。上海的其他地方我也几乎遗忘,唯有这车上的遭遇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喜欢上海人的那份耐心,让你有机会澄清自己。也喜欢他们知道误解了别人时给出的暖暖歉意。还喜欢他们喜怒哀乐言于表,拎得清清楚楚,让你觉得面目清晰,富有人情味。感谢他们让我今天有一个温暖的回忆。

浏览(4795)
thumb_up(5)
评论(5)
  • 当前共有5条评论
  • 峨嵋峰
    巴某,少用川话来给成都人丢脸。乡里巴人,一个白伙石。
    屏蔽 举报回复
  • 秋念11
    温哥华最富有人情味,不买票很多,没有人出声音。
    屏蔽 举报回复
  • 真手
    上海给我的印象很不错。
    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人,很乐于助人。有一回夜里1点多到上海,找到旅馆都两点了,硬着头皮敲门叫醒看门老大爷,没想到人家根本不生气。老大爷不光让我们赶紧睡下,而且连钱都不收,说你们着什么急啊,明早交钱也来得及。

    还是学生的时候到上海玩,问一个中年妇女怎么坐车。她仔细讲给我们听,然后顺道和我们一起坐车,因为我们先到站,她专门从中门挤到后门提醒我们下车。那时候上海的公车很挤,她这样做确实让人感动。
    屏蔽 举报回复
  • 巴黎老高
    哈, 上海! 你要是白坐了, 伊拉就觉得她们今天吃亏了. 
    你如在成都, 乘客会叫; "球哦师傅, 哪婆娘是你亲戚不, 咋免费呢?" 
    屏蔽 举报回复
  • 春秋戈博客
    我对上海也有好感,比北京强。

    北京,那不是中国人待的地方。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