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

注册日期:2012-05-22
访问总量:93889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红尘滚滚,相送青衣


发表时间:+-

红尘滚滚,相送青衣

姚贝娜病逝。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觉得太突然了。

一切都是如此短促:惊闻她病危,不过一天;喜欢上她的人和歌,未足两年;香消玉殒的她,年仅三十三岁。

知道她曾罹患乳癌,但以为她将健康无碍 - 她的病发现得早,迅速手术化疗,康复后还担任了“粉红丝带乳腺健康运动形象大使”。无论是身边听说的病例还是新闻报道,得到的印象都是近年来乳癌患者生存率逐步提高,预后较好。没有想到,她的病这么快就复发,再也无力回天。

我不敢称姚贝娜的粉丝,只是喜欢她欣赏她的一个歌迷。认识姚贝娜,是2013年夏看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时候。因为忿忿于她在组四强比赛中的遭遇,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青衣-用戏曲眼光看中国好声音为她鸣不平。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愿写有关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评论。今天把旧文翻出来再看看,我不由得想,如果姚贝娜当初没有参加“好声音”,没有因此声名鹊起而成为一线红星,跻身充满紧张和压力的歌坛名利场,而是跳出红尘,过一种相对云淡风轻的生活,唱真心喜欢的歌,做平静自由的事,父母膝下承欢,爱人肩头相依,她是不是能更长久地保持健康?

命运天定,人生不能假设。有些鸟儿,注定就将引吭高歌,纵使泣血而尽也要一鸣天下。姚贝娜,她来过,爱过,唱过,走过滚滚红尘,却永远留下她的倩影和美丽的歌声。

1.《又忆江南极能体现姚贝娜早期风格和唱功的作品

2.《Dear Friend》,窃以为是姚贝娜在“中国好声音”比赛中的最佳演出

3.《鱼》,姚贝娜最近的佳作,或许是她的绝唱


青衣-用戏曲眼光看中国好声音

(录旧作,怀念姚贝娜。有删节。原文链接

对《中国好声音》,我曾经不太肯定究竟该把它当成一个音乐节目,还是一档真人秀。说是音乐节目,里面的选秀故事和情节发展占主导;说是真人秀,吸引观众的到底还是动人的歌声,而终究不是故事和表情。渐渐地,我越来越把它看成是一台情节热闹,行当齐全的大戏。台上追光聚处,选手引颈而歌,浓墨重彩,有声有色,让人击节叫好;台下红椅转时,导师亦庄亦谐,明争暗斗,生杀予夺,抢镜不遑多让。斗方之地,立体成像,尽显人生百态,世态炎凉。

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三十余年,至今还是一个基本上没有音乐类型分类的大杂烩,除了一阵早已销声匿迹的“西北风”和一点定义不清的摇滚。要是借用京戏中的行当给梳理一下,自然离不开生旦净末丑。你看“好声音”这四位导师就是典型:汪峰是“生”,儒雅持重一本正经;哈林是“净”,头角峥嵘风格独特;那英是端庄正统的“正旦”,阿妹如活泼感性而全面的“花衫”;再加上台前幕后“凉茶”不离口的华少这一“丑”,戏班子齐活了。再看诸选手,也是各具本行 ......(节略)

戏在一幕幕地上演。这一周的戏码是那英组41的决赛。

大幕拉开,朱克,侯磊,萱萱,姚贝娜,两生两旦,簇拥着他们那一身名牌的导师,献唱的竟是一首《妥协之歌》:“总是为现实的生活 / 必须要牺牲一点点自我 / 于是当午夜醒来 / 面对自己泪不停流 / 生存为了什么谁告诉我 / 就这么来来去去停停走走 / 什么都别想太多 / 生命的尊严只是随便说说 / 就这么纷纷扰扰汲汲追求 / 岁月就匆匆流过 / 别想的太多别问的太多 / 最好让自己习惯沉默 / 要随波逐流要随缘的过 / 这些请牢记心头”。

这支歌,乃是这幕戏的开场锣。锣点密集处,不及解读,玄机已露!

两生两旦的戏码,角色上却不甚对称。侯磊和朱克是两名不错的男声,侯磊的舒展有力和朱克的深情成熟帮助他们走了很远,到这里却只能成为两位正旦的配角了。姚贝娜和萱萱,是这一季“好声音”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两个女声。23岁的萱萱,音乐学院美声专业刚刚毕业,以其如泣如诉的特殊音色,让人过耳不忘。31岁的姚贝娜,则在歌坛已有小成,曾获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冠军,以其卓越的唱功,成为这届“好声音”的最大招牌。以她的水准来参赛,对其他的选手是否公平,居然从开播起就一直是人们辩论的话题。

在传统京戏中,青衣是最为优美的女性形象,素雅婉转,柔中有刚。以戏曲的眼光看,姚贝娜和萱萱都是标准的青衣,沉静端庄,注重唱功,细腻走心,声情并茂。姚贝娜的风格近似中正大方,圆润自然的梅派,而萱萱的唱腔则有点像幽咽哀怨,韵致跌宕的程派。在这个类型的学员中,她俩是我最看重的两位(孟楠也类似,可是这位歌曲《痒》的作者,总让我心存狐疑),导师又恰是“大青衣”那英,所以我很期待两人同台比拼,尤其看好姚贝娜,因为她毕竟已有极高水准。歌迷和戏迷一样,谁不爱真正的“角儿”呢?

姚贝娜的第一支歌《把握》,就让人大吃一惊。从没想过她唱苏芮的歌,而且是这首律动的蓝调,编曲中又加入jazz的意味,更没有想到她且歌且舞,节奏,转音和情绪的释放都相当不错,我不禁为之一喜:唱做均佳,看来姚贝或有花衫潜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首歌把心里那个快乐的她给“勾出来了”,可惜让她唱这首歌的导师却似乎不太认可,把她推入待定席,不得不接受第一轮媒体的裁决。而萱萱则顺风顺水,用她自带哭腔的独特音色,将一首落寞的《叶子》演绎得幽咽婉转,完成出色,被那姐直接送入最后一轮,静观姚贝娜再闯一关。

姚贝娜的第二支歌《Dear Friend》,是日本著名音乐人玉置浩二的作品,比起盲选时那首《也许明天》,音乐性上要丰富得多,更有挑战性。姚贝娜的演唱,在我看来是她在整个这次“好声音”比赛中的最佳表现,气息运用几近完美,声音收放了然无痕,带引情绪起伏如潮落潮起,那一份内敛的悲伤,沉静得让你欲哭无泪。

情真意切,哀而不伤。好一个真正的青衣!

很多次听人议论,姚贝娜的声音毫无辨识度,听完就忘,乃是她的致命伤。我无话可说,因为如果这被奉为圭臬的“辨识度”仅仅是指音色,那么经中国最正统音乐教育出来的姚就有原罪,因为这是选材和训练的结果。但是那样的耳朵,或许也会难以辨识梅兰芳先生和诸多梅派传人间的区别。除了音色这种物理特性,声腔和韵味是更深层次的体会,也可以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一个歌手展现的声腔和韵味,全得于她的艺术修养和人生体验。出身于音乐世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姚贝娜,应当有着玫瑰色的前途。可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却罹患乳癌,她所经历的情感打击和走出低谷的坚强,也一定非常人可比。

当姚贝娜兴奋地进入最后一轮对决,握着拳头志在必得的时候,身在戏中的她竟和我们所有的看客一样,不知道真正的剧情下面将怎样展开。

以逸待劳的萱萱,第二首歌是《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一首幽怨的经典口水歌,多么适合她的呜咽!......(节略)

而姚贝娜的最后一首歌,竟是难度极高的英文歌《All by myself》,不仅音高,而且持续长音,无法想象谁会愿意在现场比赛的最后关头,选择这样的歌,而且是在凌晨4点钟演唱!孱弱的姚贝娜,此刻在我的眼中,好像变成了《挑滑车》中神勇的高宠,长靠武生手执长枪,面对接连飞来的铁滑车,奋力拨挑,无奈人马精疲力竭,最终壮烈倒下。当滑车隆隆滚过,你可感到了残忍?而这还没有完。还要看那媒体举牌投票,一排排一声声,给出7526的历史最低票羞辱,再加上导师决绝的抛弃,共同见证萱萱成为胜者的“征服”!(窃喜中的萱萱,终于哭着说了一句“何德何能”?为这句话,萱萱,你不失为一个可爱的姑娘。)

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戏的表面。在幕后进行的原来更多:

  • ......(节略)
  • 姚贝娜意外出局,引来很多争议。对此,《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921日回应称,真正好的声音不仅仅是技巧和难度,而是能够唱出歌者的心声与灵魂,能够打动观众。陆伟认为萱萱当晚的表现更突出,所以得到了导师那英和101位媒体评审的认可。对给姚贝娜选难歌的质疑,陆伟表示,所有歌曲都是由导演组和学员商议决定的,未必就是学员最拿手的歌。“我们不希望学员重复自我,期望能有更大发展和进步。姚贝娜这首歌难度确实很大,她也曾犹豫是否要唱自己120%有把握的歌,但最后她还是决定挑战自我,挑战难度,这种对自我的挑战,值得所有人尊重。”

姚贝娜的被敢斗,一如上次钟Simon的被传承。很给你面子了!可是姚贝娜,你来“好声音”的初衷,“穿着牛仔裤平底鞋,唱自己喜欢的歌”,实现了吗?那是一个多么单纯的愿望,简单得有人说矫情。可是对于一个音乐蓝血儿,有形无形的条条框框,也许就使得这个简单的愿望成为奢侈。曾经是体制中的她想寻找一个宽松的平台,由着自己的心性自由地歌唱,可是宽松和自由并非无价。当商业考量可以凌驾于个人价值之上,当基本的契约精神和公平理念像块破抹布被随便丢弃,暗箱操作被许多人认为顺理成章,那么一个女孩的理想,不甘和努力,就难免遭受挫败,遍体鳞伤。

桎梏与抗挣,这便是青衣的写照。

有人愿演戏,有人爱看戏,概因戏是失意人生的补充,可以慰藉生活中的痛苦和空虚。就像“好声音”,挑着公平和机遇的大旗,展示着才能和努力,因而受到众多的追捧和欢迎。浙江卫视和灿星,真的很“有一种将最戏剧化的程式还原到生活中来的禀赋,同时还有一种将最日常的动态提升到戏台的异质”,但是戏做得太过,聪明反被聪明误。

到头来,入戏必得出戏,娱乐也有醒世之功。


浏览(8841)
thumb_up(8)
评论(26)
  • 当前共有26条评论
  • 海天
    waha_ha: 谢谢您来访和留言!很荣幸我的文章能够帮助您对姚贝娜多了解了一点。一个人,当她远去之后,却让更多的人为她感动,为她的歌倾倒,这不能不说是人格的魅力,艺术的魅力,美的魅力。

    祝您愉快!
    屏蔽 举报回复
  • waha_ha
    谢谢海天好文。原来在看《甄环传》时注意到主题歌有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对姚贝娜却一无所知。不成想她的离世后的诸多悼念文章让我好奇,经不起诱惑开始上网听歌,她的笑脸,歌声是那么令人陶醉。她的善心,义举更是让人敬佩。只是在她飘然离去时才真正开始认识她,了解她。真是个歌美,人美,心更美的好姑娘。愿姚贝娜在天堂永远快乐,继续歌唱。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北雁: 我是第一次听你说起这件事, 你爸爸真是太伟大了! 我非常敬佩伯父,致敬! 

    角膜,器官捐献这样的决定, 无论对谁来说都不会是容易的, 不管是唯物还是唯心主义者,都要跨过心里那道坎, 能这样做的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北雁高飞
    我父亲的遗嘱里就提出捐献眼角膜。他做为一个眼科医生,做出这样的决定,容易理解。但姚贝娜是个女孩子,女孩子是爱漂亮的,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在捐赠眼角膜上,不只是中国人,西方人也同样有顾虑。有一次在办公室,大家谈论起捐赠的事情,我的两个白人女同事,一位三十四岁,另一位三十一岁,她们两人都说,捐献别的器官没有问题,只是别动她们的眼睛。所以,我真是十二分地敬重姚贝娜!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下面这个链接里,有音乐人“马克Musician”刚刚分享的四首歌,是姚贝娜从来没有发表过的作品,是她从未展现过的曲风。听听吧!

    http://5sing.kugou.com/12393529/default.html###

    作者“马克Musician”这样写道:

    “我在微博中分享了与姚贝娜合作过的几首未发表作品(http://www.weibo.com/1897340077/C0cHM8cGB?type=like?opener=weiyonghu)

    这几首曲目是2010年我在纽约与Canum团队一起完成的创作与现场乐队录制demo,贝娜年底在北京完成的排练用demo的录制。

    作为剧中歌曲难度最大的角色,基本都是摇滚甚至偏金属风格的曲目,由于英文原版演唱的歌手过于生猛,我们请了很多的歌手都尝试过,但是总是不是很满意。最后我给她打电话给她听了小样,她开着她的mini潇洒的赶过来一张口瞬间就征服了我们。

    音乐剧改编自同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由于相关部门的内容审核没有通过至今没有在中国上演。大家也就无法看到她在舞台上的表演,这几首demo只存在于我和姚贝娜的电脑中,由于她的离去,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与关热爱、怀念姚贝娜的乐迷与贝壳们分享,让大家看到贝娜在音乐风格与演绎上不同的一面,对她有更全面的了解。”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雨露:你是知音啊!这些天很多人知道并喜欢上了姚贝娜的歌,因为真不需要是她的歌迷,认真一听就很难不喜欢。姚贝娜的声音条件,功底技巧,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比如这首《又忆江南》,副歌那段戏曲唱腔清亮而韵味十足,主歌副歌的不同处理相得益彰,实在是不可多得。确实如汪峰所说,在中国流行歌坛,她已经是一个顶级的歌手;假以时日,她本可以成为一代天后。歌迷们一直看到她佳作迭出,屡有突破,而现在,这一切戛然而止了。就像MM说的,但愿她在天堂还能唱歌!


    因为不是追星的粉丝,我以前也只是听她的歌,不太了解她的性情为人。这几天也是看了一些纪念特辑,湖南卫视的,浙江卫视的,越发认识到她作为一个人的优秀和可爱。捐献眼角膜的义举,在她似乎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却有着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榜样作用(痛恨这个过程被某些小人的私欲所干扰)。这么多人的纪念发自内心,不是无缘无故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艺萌:谢谢!我现在看的也不多,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又何必浪费笔墨和感情。像姚贝娜这样素质的歌手和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姑娘,值得我们珍惜和发自内心的纪念。
    屏蔽 举报回复
  • 雨露
    海天,
    谢谢你的好文。 以前我虽熟悉姚贝娜的名字,也听过一两次她的歌,但对她还是不了解。昨天从你这里看了几乎所有她的歌和中国文艺为她办的那版。感觉她不仅声音好听(可以说是中国的席琳狄翁),人也非常可爱。 她是一位有真性情的好姑娘,勇敢,执着,大气, 很难能可贵。她的功底真是非常好。沙宝亮写的那首歌感觉真难唱啊,可她唱的流畅自如。 非常佩服。 这首《又忆江南》也是第一次听,非常喜欢她那一段戏曲的(唱腔)唱法。 看过她演的小品,她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歌星啊。 但愿她在天堂还能唱歌!
    屏蔽 举报回复
  • 艺萌
    一向特别喜欢海天对娱乐节目的评论。还有些奇怪为何最近不太见到了。原来如此。 这篇仍旧是一向的好文笔。赞!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
    冬儿:记得你说过,我们喜欢的音乐和歌手类型通常很相似。你听听姚贝娜的几首歌吧,我相信你会喜欢。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