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玉

注册日期:2009-10-31
访问总量:20054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谁该为香港“占中”引起的乱局负责?


发表时间:+-
香港“占中”已经持续超过一周。香港的学校,交通和商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瘫痪。“占中”给香港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占中”者和香港警方的冲突和对执,“占中”者和反“占中”者之间的暴力打斗场面,通过媒体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香港这个曾经以遵纪守法著称的大都市现在是一片乱象。

为此,许多人谴责“占中”。中国大陆的中共当局从香港“占中”发生时严格的新闻管制和屏蔽,到现在动用各种御用媒体和一切舆论工具,包括海内外“5毛”,连篇累牍大张旗鼓地谴责“占中”,谴责和平“占中”者。

不可否认,“占中”者的公民抗命运动占据公共场所堵塞街道影响他人,占中”者的“占中”行为直接引起香港社会的混乱。但是人们要问的是,为何一向规蹈矩遵纪守法循的港人这次会不顾一切去“占中”?为何有那么多的香港学生和市民参加和支持“占中”者的诉求?究竟谁应该为香港的混乱局面负责?谁应该被谴责?

追根求源其实不难发现,香港乱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首普选的限制性规定。这项规定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中共选择候选人,港人一人一票选举通过,中共任命。这种假普选的把戏不符合国际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普选。尽管这样所谓的”民主选举“在中国大陆司空见惯,但在民主法制的环境中生活已久的港人眼里是一种背信弃义欺骗。因而不听忽悠,不能忍受欺骗和不当选举木偶愤起“占中”的公民抗命是港人情理中的反应。一方面中共在香港回归时承诺给港人一人一票的特首普选,另一方面却通过筛选特首候选人的办法剥夺部分港人的被选举权。这种行为也再次向世人显示中共言而无信的流氓手腕和挂羊头卖狗肉的卑劣技俩。

至于为何要剥夺部分港人的被选举权,摆在桌面上的理由是香港特首要选爱国爱港人士。其实是习近平说的,香港特首要选党中央信得过的人。既然要党中央信得过,那些反对中共的和不听中共话的香港人士自然不能入选。那么还要港人普选干什么?直接党中央习主席画圈完了。

中共为何不敢给港人真普选?显然是信不过港人能选出党中央信得过的人。既然信不过港人又要履行普选的诺言就只能用下三滥的手法欺骗港人。然而这种所谓的普选规定侮辱港人的智商和人格。是中共失信于港人在前,是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首的普选规定搞乱了香港,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中共当局而不是愤起反抗的香港和平“占中”者。

不管“占中”的结局如何,香港一国两制在世人眼里已经破产。而港人不畏强权要真普选的勇气可敬,可佩,可嘉。“占中”者的公民抗命运动和雨伞革命将作为香港民主进程的一个里程碑载入史册。
浏览(2662)
thumb_up(2)
评论(25)
  • 当前共有25条评论
  • 似玉
    newjoy,

    西岸的“博学”是张冠李戴,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谢谢来访和评论。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talkswitch,

    你的评论倒像说中国,不是美国。你刚好搞反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紫荆棘鸟,

    西岸擅长诡辩。谢谢评论。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swsw,

    一国两制缺一不可。“特首就得被中国人大来认可”是选举后的程序,不是选举前就进行限制。不然还要港人选什么?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格致夫,

    那里罔顾了事实?欢迎你有必要说说。这里起码有言论自由。
    屏蔽 举报回复
  • newjoy
    博学的西岸很遗憾地撒谎了(如果他是真博学)。美国的选举人团无非是根据各州选民投票结果,按赢者全得的规则将本州的选票投给某个候选人,根本和香港的所谓提名委员会不是一回事。后者莫名其妙地有了替全体港人挑选候选人的权力,那么港人手中的选票就成为了傀儡演猴戏。说选举人团的几百人,还不如香港提名会的1200人更有代表性,真是大话炎炎、混淆是非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talkswitch
    米国自立国之日,就对草根民主十分警惕。 所谓党内民主竞争,也是权贵民主游戏。要角逐总统候选人,得先进权贵的小圈圈,不然一点戏没有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count:
    谢谢评论。也许西岸就是海外人大代表。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西岸:

    美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由各政党提名,而香港的特首普选由1200人提名,叫功能组提名。转一个帖子也许你能了解一点这1200人提名委员会的毛病是缺乏代表性:

    “這 1200 人的正式名稱是選舉委員會,而人大常委則決定要讓他們成為普選行政長官時的提名委員會。這 1200 人的代表性是現時爭議的其中一個核心。首先,香港現時有超過 350 萬選民可以在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當中投票,但是可以直接參與產生選舉委員會的選民卻不足 24 萬。也就是說,一開始就已經有 300 多萬人是這個選舉委員會所代表不了的。

    再細看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則發現它的代表性是極不平均的。舉個例,委員會當中有 30 人是教育界的代表,由中小學的教職員選出,而登記在教育界的選民共有 81831 人。

    委員會當中又有 60 人是漁農界的代表,香港是一個現代城市,漁農業只佔人口和經濟產量很少的部分,現在只有 4 千多人的工作是和漁農業相關的,但漁農界的代表卻竟然比教育界多一倍。

    更大問題的是這 4 千多名漁農業工作者其實是沒有資格投票選出那 60 個代表的,只有政府認可的 158 個「投票人」才有資格。為什麼選舉委員會的代表組成要這樣分配,誰才有資格成為「投票人」,基本上都是上屆政府說了算,這點就足以決定這個委員會的組成不可能是公平的。

    選舉委員會當中有不少界別是以行業劃分的,例如飲食界、旅遊界和出版小組等等,但這並不代表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都可以參與,而是只有這些行業的老闆可以參與。這種安排產生了兩個問題。首先,有意種票的人可以給錢開設很多間的空殻公司,便能夠增加在選舉委員會的影響力。第二,選舉委員會明顯地向商界傾斜了,參選行政長官必須要先討好商界而不是香港市民。
    屏蔽 举报回复
  • 似玉
    老度:
    误会了,谢谢支持。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