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

注册日期:2012-04-28
访问总量:142725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说娼妓(四)烟花女子(图文)


发表时间:+-

接上篇:说娼妓(三)青楼

 

古代的歌妓,往往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这种培训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而言,越是出名的青楼,其培训越是严格。越是经过严格的培训和不断的筛选出来的这种青楼女子才情也越是出众尤其是那些名妓们,她们大都是文化妓,天资巧慧,容貌娟艳不说,其中好多都是从七八岁时,阿母便教以书翰;少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吹拉弹唱,无一不会;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她们中有的更是聚作词,作曲,自编自唱自舞于一身。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一般的小家小户的女孩子是不读书的,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也仅以“识得几个字”为其教育目的,当然无论大家还是小户都不缺有才华的女子,只不过她们都是养在深闺或嫁作人妇,绝不会出现在公众场所。这样一来,不受“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又不被社会所关注的的青楼女子们,就成了当时天下女子中最有才艺修养,最温文尔雅,最善解人意,最善于社交的一群女子,就成了吸引男人们眼球的一道特殊风景,也就成了唯一一群能够吸引士大夫情感的女子。

这类型的青楼女子不仅姿色过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才情的培养,她们自身的气质也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常常让人产生不敢亵玩的感觉,她们决不是轻易就委身事人的。历史上多才多艺的北宋“才子”皇帝宋徽宗,在第一次幽会东京名妓李师师时,不也就只是喝喝茶,聊聊天,连手都没牵,就感觉“意趣闲适”,心满意足的回宫去了吗。由此可见青楼女子的魅力了。

在生活单调的古代农业社会里,烟花女子们地位不高,但社会知名度却很大,象当今的各种星们一样拥有千万粉丝。“生不愿当万户侯,但愿一识佳人面”成为画家诗人才子们的追求。在艺伎最为风行的唐宋年间,文人和名妓的故事常常在坊间流传不绝,众多的优秀诗词也是在青楼完成的,这不知算不算青楼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贡献?

青楼女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确实有过一定作用,这应该表现在三个方面:

1,青楼女子的诗作: 以唐代为例,唐代是中国诗歌的极盛时代,当时的青楼名妓几乎没有不懂诗的,能写诗的也很多,诗写得好的不乏其人:

《全唐诗》收有21个妓女的136首诗,足以令才子佳人自叹不如。然而,这个数字比起当时青楼名妓们实际创作数量的总和,不过十之一二。这其中,有关盼盼的《燕子楼》三首,张窈窕的《寄故人》,史凤的《迷香洞》等七首,徐月英的《送人》,薛涛的《春望词》、《谒巫山庙》等。

唐代青楼名妓中,诗才最高的是中唐薛涛。薛涛,字洪度,本是长安良家女,其父因官而居蜀,早卒,母孀居,家道中落,沦为官中乐妓。唐代的诗风把薛涛熏陶得超凡脱俗,才气超群,其诗清丽有情,很为时人推崇。薛涛与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唱和。1983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薛涛诗笺》共计91首,是一本很好的薛涛诗集。

2,传播作用:当时的歌妓还是诗人作品最重要的传播者:

诗人的诗词一经写出,必须依靠有效的媒介来传播。诗人们无论即席赋诗,曲水流觞,奉诏应制,酬答唱和,这些只是文艺创作的场合与背景,而这些诗词要闻名天下,还需要传播媒介。在唐宋时期,口耳相传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首先是口碑,口耳相传,名气大了之后,自然有书商“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才能最终名声大噪。而谁是最口耳相传最合适的人选呢?那自然是青楼里的歌女们。因此诗人们适合谱曲演唱的作品一写出来,就有乐工拿去谱曲,然后经过歌女们的演唱,就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街巷传唱。

记得自己曾经读过一个故事:唐代的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是好朋友,也都是诗坛大家。一次,三人一同约了在“旗亭酒楼”相聚,“旗亭”是一“游乐场所”,在这里可以饮酒、举行宴会,还有歌女,舞女献上技艺。 三人坐定,自然要邀歌女唱歌,并相约谁被唱的诗作最多,谁就是大诗人。聚会开始以后,一个艺伎先唱颂了王昌龄的一首绝句,王昌龄高兴的数着“一绝句”。第二个艺伎则唱了高适的一首诗,高适也乐呵呵的数到“一绝句”。第三个艺伎又唱了一首王昌龄的诗作,王昌龄大喜,数到“二绝句”。这下王之涣不爽了,指着最后一个艺伎说:“待会儿她要是不唱我的诗,这辈子都不和你们争了。”话音刚落,果然这个女子开始唱王之涣的名作“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听了以后对着其余二人大笑。

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表明几位诗人的风雅才情,但是也间接说明当时这些歌伎对诗坛作品传播的重要性,当时没什么媒体,歌伎的演唱就是最好的媒体,她们实际上就是这些作品最重要的传播者。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青楼实在可以说是诗坛词坛的“喉舌”,诗人的诗词通过她们的传唱而得以人人闻之,也就相当于一张“专辑”发放成功。与现在不同的是,现在一张“专辑”发放成功,听众只知歌星不知词作者,而那时正好相反,通过歌女们的演唱,人们的大名和作品就可能家喻户晓。

3,青楼女子对于中国古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她们诗作的成就,传播的能力,还在于她们为诗人们提供了激发灵感的环境和艺术氛围。   

我不知是谁将这些这些才艺双绝,飘零凄苦的女子称为为烟花女子,她们的生命也真的就像烟花一样,开时绚媚,灭时凄美;曾经在清冷的夜空中绚丽地绽放,转瞬便归于沉寂,只剩下袅袅残烟,散入天地苍茫之间……    

原位于北京陶然亭公园内的《香冢》碑文是对这些女子最合适悼念:

浩浩劫,茫茫愁。

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

近期博文:

说娼妓(一)起源 

说娼妓(二)分类

说娼妓(三)青楼

 

 


网络图片


民国时妓女执照申请书(网络图片)





 


     

 

 

   

 

浏览(7072)
thumb_up(8)
评论(17)
  • 当前共有17条评论
  • 华蓥
    谢蜜蜂君详细介绍薛涛,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流落风尘确实有些让人感叹。记得八几年买过她的一本诗集,当时对她的身世不甚了解,对她那妓女身份很有些不解,但确实为她的才情所震撼。

    唐宋好多妓女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都很高,若在今天,她们都堪称美女歌星,美女演员,美女舞蹈家,美女诗人什么的。  

    冬儿关于薛涛的文章我读过,写得真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花蜜蜂
    谢谢华蓥问候,蜜蜂现在恢复不错。

    成都望江公园内有“薛涛井”,小时候听姑妈讲过她的故事:

    资料:唐代,最负盛名的官妓莫过于薛涛,她的父亲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据说她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无奈下海了。

    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在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算得是一方诸侯。韦皋惜薛涛之才,曾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她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受封为南康郡王而离开了成都。

    其后十一任剑南节度使各个对薛涛都十分青睐和敬重,而来到蜀地的才子们也无一不以认识薛涛为荣,如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

    在她四十二岁的时候,三十一岁的元稹任监察御史出使蜀地,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一年之久,才子与佳人相得益彰,更流传为千古佳话。

    老冬儿也写过介绍薛涛的文章。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雨露好,其实,青楼在古代兼有各种娱乐场所的社会功能,那时没有专门的什么歌舞厅,所以青楼女子身兼多职。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所以歌星只管唱歌,舞星只管跳舞了。
    除音乐舞蹈之外,青楼女子在诗文书画方面也往往不让须眉,甚至有不少才女成就高出男子。好多青楼女子一开始就是经过挑选的,有一定的天赋,又加上系统的训练,艺术感觉可以说不低于男子。著名的画家潘玉良不就出身于青楼吗?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的妻子,也是著名画家教授的潘素不也曾经是烟花女子吗。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谢女王来访,有人说:没有青楼,中国诗词文学音乐歌舞恐怕要减色一半;而没有诗词文学音乐歌舞,青楼就只能是一手钱一手货的铺子买卖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雨露
    这篇写的真好! 你的总结让人了解他们的贡献了。 蜜蜂也总结得好。 想想也是, 青楼就是一个古代的娱乐场所。 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说,青楼女子都是娱乐界的明星人物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queen
    华蓥好文章。很多名妓都是才貌双全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老度先生好,是啊,这首诗是写妙玉身世的。黛玉, 元春, 妙玉和秦可卿她们的共同之点在于都是博学聪颖,才思敏捷,冰莹透彻,但都以悲剧收场。妙玉与宝玉,黛玉名字中同有个玉字,性格中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我有时甚至觉得妙玉如果不出家就是另一个黛玉。大观园的众女子中,只有黛,妙二人堪为宝玉知己。黛,妙二人交往不多但也彼此相知(毕竟是同类人)所以妙玉敢直言黛玉俗。 
    谢先生。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度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
    终陷污泥中。

    这是写妙玉身世的诗. 
    黛玉, 元春, 妙玉和秦可卿, 在曹雪芹的书中, 应该是暗示着同一个人, 这是一种分身法的艺术写作形式, 分别写出了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段生活. 所以这首诗也是她们共同的身世.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蜜蜂君说得对,当时的青楼就是娱乐场所,青楼女子除了吹拉弹唱,还懂诗词歌赋,兼作媒体人,挺忙的哈。   

    蜜蜂君近来好吗?身体可大安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安博君好,唐代是诗的鼎盛时期,但很多诗是不能演唱的。到了两宋时期,诗换成了词,而词则完全就是用来配曲演唱的,词最初就叫“曲子词”。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几乎是宋词创作的主流,宋词的题材很多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艳情”方面,安博君不太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宋词幸好出了苏东坡,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南宋诗人陆游精通音律,他曾“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可见宋词豪放派词的气度还是很大的。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