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

注册日期:2014-04-16
访问总量:86823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尼罗河船游散记(三)


发表时间:+-
    四、黑嘎达

    黑疙瘩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完全是为了迎合游客需要,在沙漠里建起来的空中楼阁,其成本大约与著名的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也差不多。城里有几个景点,都是新建的,没什么历史人文价值。

    一是清真寺,外表不错,但清真寺可不是教堂,平时不开放,只能在外头看看:

    

    一是基督教的主教座堂(Cathedral)。埃及据说有15%人口是基督徒,信奉东正教的一支——科普特正教。信徒们称为科普特人,已经成了埃及的一个少数民族。人数虽少,盖的教堂却非常漂亮,不仅黑嘎达的教堂如此,阿斯旺的也如此。

    

    黑嘎达主教座堂

    

    阿斯旺主教座堂

    这 两个教堂的建筑风格都明显受了回回影响,不仅穹顶和拱门完全阿拉伯化了,就连前面也有类似回回祈祷呼唤塔(我还不知道正式名称是什么,就是清真寺四角的尖 塔。过去是阿訇们爬上去吟唱,通知大众祈祷时间到了,如今则使用高音喇叭)的高塔。如果没有穹顶上的十字架招牌,游客一定会把它们当成清真寺。从这些教堂 的规模气势来看,科普特人的财力堪称雄厚。我从未在基督教国家见到如此壮观的清真寺,可见回回的宗教容忍远远超过基督徒。

    阿斯旺教堂没进去,黑嘎达教堂倒是进去兜了一圈。注意到了两个与众不同之处。

    第一,东正教教堂内部不为教徒设座位,然而此教堂内却有座位。据导游解释,那是因为当地天气太热,年老体衰者或孕妇站着受不了而作的变通。座位实行性隔离,男左女右(或男右女左,记不得了),不得混杂而坐。看来南橘北枳,不管什么教,都不可能不受当地民俗影响。

    

    第 二就是这张壁画。我还从未在别的教堂里见过画在纸上的壁画。画的还不错,故事不知道是什么。估计不会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也不大可能是关云长千里送皇嫂, 可能是基督他爹陪他妈带着他回娘家吧。然而背景却是金字塔,这就怪了,耶稣不是生在地狱之门耶路撒冷么?据说他去过印度,在那儿剃度为僧,可从未听说过他 去埃及入神教。

    

    这壁画似乎也充分体现了埃及特色,那就是什么都马马虎虎。请注意,画的左下角脱落了,可也就没人把它贴回去。此乃埃及人的典型作派,连他们的国旗都常常又脏又破。这种国家能有什么出息?

    第三个景点是水族馆。在我这曾经沧海的老同志眼中实在平平无奇,因此未拍照片。

    第四个景点是位于市中心的土耳其咖啡馆,我觉得蛮有意思,颇富地方风情。进门后是一个颇为宽敞的穿堂,庭院中有个很大的凉亭,坐在里面凉风习习,暑意全去:

    

    厢房是茶室,也很舒服:

    

    墙上有木制浮雕,水平不错,可惜不知道故事:

    

    出门就是商业街,商店鳞次栉比(全都没有价格标签,而且店主会到街上拉客)。市容平平,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那行道树是塑料的,可见水之金贵:

    

    最后一个也是最佳的景点,是附近的一条步行街。左边是商店(那些椰子树可是真品,并未塑料):

    

    右边是海湾,停满了富人们的游艇,对面的建筑看上去也挺美:

    

    

    步行街的尽头是一座新建的清真寺,据说建造花了十年。在我眼中的为艺术精品。回回的建筑就是不错,起码比中国传统建筑强多了。实际上,在中世纪,伊斯兰文明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文化与艺术。

    

    城里半天功夫就能转过来了,剩下的那几天就只能在旅馆中胡吃闷睡。许多英国人就是这么度假的,盖该国没有阳光,一般人的梦想就是躺在烈日海滩上,晒成焦炭。晚上没有太阳了,就到酒吧去喝啤酒,喝到醉醺醺才回去睡觉。年轻一点的则去看旅馆组织的演出。

    这种度假方式其实也不限于英国佬。黑嘎达的游客最多的是老毛子。那儿简直都成他们的殖民地了,不但旅馆侍应生都会讲俄语,就连市区的商店也常是俄文招牌:

    

    招牌意为“法老皮货”

    据导游说,纳赛尔与苏联蜜月期间,有大量埃及人到苏联留学,许多人娶了毛子婆,带回国来,因此国内有了许多二毛子。黑嘎达就有许多。

    游客次多的是德国人,下来才是英国人,美国人则一个都没有。老毛子来自极北苦寒之地,又是内陆国家,喜欢烈日海滩不足为奇,德国人又是为什么呢?想不通ing.

    我 觉得这种度假方式很无聊,但太太非常喜欢。我说:上哪儿不是睡?有必要千里迢迢跑这儿来睡么?太太说,当然有必要!在家里我得采买做饭,在这儿一日三餐全 包,能是一回事么?我说,确实不是一回事,在家里我爱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在这儿得乖乖遵守人家的生活节律,一点自由都没 有,跟坐牢也差不多!

    话虽这么说,很快也就觉得这种日子还是蛮有意思的。那儿的气温虽然都是30多度,但那是干热,阴凉处并不 热,室内若不开空调(我最恨空调),最高温度也就27度。而且风都是从海上吹来的,既干净(没有沙粒。实际上埃及的风很干净,比北京的干净多了),又清 凉。早晨吃过早餐后,到海滨或游泳池边的洋伞下的躺椅上躺下,喝着啤酒或软饮料,浑身沐浴在清风中,说不出的惬意(我将此戏称为“吹大款风”,意思是那是 豪华享受。其实真要是大款,反而未必能有此享受了)。午饭后在房间里睡个长长的午觉,接着又出去“吹大款风”。晚饭后或去海边散步,或去看演出。整个节目 的主旨也就是消闲,并无娱乐,更与观光无关。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躺在躺椅上冷眼旁观其他游客。老毛子最多,也最容易认出。虽然平生最恨的就是毛子,但不能不承认,光论外表,毛子确为优秀种族,比英美法德人漂亮多了。

    西 洋鬼子的外表缺点颇多,一是体型不经久。少男少女的身材都很美。一旦过了25,立即开始发胖。无论男女,到了40便臃肿如海象,严重者简直成了万吨轮,尤 以老美最突出。二是皮肤太糟糕,不是毛孔粗,就是被色斑覆盖,密密麻麻如同金钱豹。更可怕的是女性多有患所谓cellulite(中文称“橘皮组织”)的 皮肤病者,成了金庸小说上的橘皮老怪:

    

    橘皮组织示意图,左边的屁股害了称为“橘皮组织”(cellulite)的皮肤病,右边的则是正常屁股。

    然而我在黑嘎达海滨浴场或游泳池边看到的老毛子却似乎都没有这些缺点。当然,这或许与年龄差别有关——西方游客多是老两口,而毛子则多是中青年夫妇带着孩子去,估计他们的老一辈比较穷吧。即使如此,我见到的毛子婆也都是当母亲的人了,可身材还相当好。

    

    这 是太太拍的,我可不敢去乱拍女人。自左至右为三代人:奶奶或婆婆给当母亲的女儿搽防晒油,孙女站在一边观看。那孩子估计至少七八岁了吧,可她娘的身材还那 么好。若在英美,这几乎不可想象,可在黑嘎达的毛子婆中却最寻常不过。实际上,我根本就没看到一个臃肿的毛婆。

    这个例子其实不典型。我见过的一个毛婆有两个女儿,大的那个估计也是七八岁,可那母亲看上去跟青春期少女毫无区别,纤细苗条柔韧。她们还不光是身材好,皮肤也不错,光滑细腻无色斑,从未见到谁有橘皮组织的皮肤病。

    之所以如此,我猜是因为毛子多是混血儿,或多或少有点蒙古血液。这遗传特征不但反映在他们的面孔上(面角较钝,西洋式的狐狸脸或刀锋脸很少见),而且也可能反映在他们的身材和皮肤上吧。

    然而这只不过是外表而已。论瓤子,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野蛮人,举止粗鲁无礼,富于侵略性,吃相尤其难看。

    旅馆开的是自助餐。吃的规矩大家都知道:拿个盘子自盛,吃完若还要,那就再去拿一盘。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的:饭要一盘一盘地吃,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宇宙真理”吧。

    然而这框框条条却被毛子悍勇绝伦地打破了。他们不是一盘一盘地拿,而是一次性拿来许多盘,全都放在桌子上。饮料也这样。一般人若要喝,就作手势让侍应生过来,请他倒上一杯。而他们则直接到取酒的地方,一口气拿来数瓶,放在桌上。如同家里请客一般,桌上全给摆满了。

    最 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他们似乎与水果有仇,尤其与西瓜和桃子不共戴天,一见到就坚决彻底全部干净歼灭之。他们用的不是吃水果的小碟子,而是吃饭的大盘子,在 上面堆满西瓜片,高达十多公分。我们多次见到七八岁的孩子守着这种大盘子没命地吃,真无法想象那小小的胃何以能容纳如此之多的水。

    冠 军当仁不让地属于一位不到二十岁、面容姣好、长着一副魔鬼身材的姑娘。她拿了一堆桃子放在她面前,我数了一下是七个。可她犹嫌不足,又起身去拿。对坐的伙 伴跟她闹着玩,把她的桃子拿过两个去,藏在餐巾下。不久她就捧着四五个桃子回来了,先打量了一下桌上的桃子,用眼睛迅疾地数了一下,立即发现少了两个,当 下不动声色,把手里的桃子放下,拿起对面的餐巾,顺利收回失物,挫败了同伴们的恶作剧。为了看看她是否真能吃得下那么多桃子,我故意磨磨蹭蹭地吃。直到她 吃下了第六个,我确信她真是能吃那么多了,这才起身离去。

    前段国内网上传说中国人到美国旅游吃自助餐吃到吐。我太太认为这很可能是右愤捏造的假消息,理由是如今国人“不差钱”,不至于如此寒碜。我觉得,那即使是真的,也顶多是个例,而我们旅馆里的毛子大军开展的却是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

    太 太问我:他们为何这么爱吃西瓜和桃子?我答道:俄国是极北苦寒之地,不出这些东西,只有毅然拒绝美国高薪聘请的米丘林老爷爷颠倒造化培育出来的梨-苹果。 没吃过的东西总是稀罕的,所以也怪不得他们与西瓜桃子有仇。又问:那他们为何要拿那么多食物放在桌子上,不一盘一盘地拿?我说,那要么是先下手为强、免得 晚了被人吃光的pre-emptive战略,要么是他们喜欢丰盛热闹的场面。总之,人家的价值观跟咱们的不大一样,大概这就是普京同志的“主权民主”吧。

    当然,这很可能是以偏概全,白乌鸦可能还是有滴,哪怕在我们旅馆中也这样。西方的规矩是,在电梯那儿或是电梯里遇到别人,无论 识与不识,一般都兴打个招呼。但毛子从不这么做。但有次有位俄国姑娘进了电梯后却微笑着和我们打了招呼。所以,文明人可能还是有的,虽然很可能比例不大。

    人数最少的游客是本地人,多是一大家子出动。婆婆穿金戴银、一脸严肃庄重地坐在阴凉处,洞察一切地监控着家人。儿媳浑身披挂,全副武装,在游泳池里实行武装泅渡,不过手上抱的不是枪而是儿子:

    

    目 睹这种稀奇场景,我时常怒从心起,觉得回回男人的占有欲、垄断欲也强到忒过分了,而甘心顺从这种野蛮风俗的回女更是可悲可怜。不仅如此,他们还呈现了与明 朝非常相似的虚伪性——一方面“存天理,灭人欲”的高调唱得比哪个朝代都高,一方面又发明了无数淫器、春药、淫书与淫画。就在有夫之妇“武装泅渡”时, “公用女性”们则在跳最淫荡不过的肚皮舞:

    

    因为无法贴视频,我只能把拍的录像截图贴出来。这是在游轮上拍的,论水平可远远不如旅馆的肚皮舞。只是我没有把旅馆的拍下来。

    那 是我见过的最放荡、最具有挑逗性、诱惑力的烂舞蹈。全部动作与“跳”无关,哪怕是平足也能去“跳”,无非就是抖动全身可以抖动的一切部位,尤其是乳房、臀 部与肚皮。当然,重点还在肚皮上,演员上下左右摇晃颠簸小肚,兼以吸入突出,使得肚皮的每条肌束都在不断颤动,犹如百沸滚汤,再配合着模拟性交的臀部前后 耸动……尽管演员只是半裸,但论其色情程度,我看远超脱衣舞。然而这种烂舞蹈却能与武装泅渡并行不悖,不亦怪哉?
浏览(3866)
thumb_up(12)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勇敢的心
    看完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莉莉88
    还有毛时代那个“日人民报”登载“猩滑社”妓者照片:一个美国失业工人,坐在人行道边喝酒。意即帝修反国家还有2/3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仔细一看一想:那工人还穿着呢子西装,还有酒喝,还“赖”在城市里…… 我兲朝不少草民还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有的还被遣散下乡 …… 怪不得有十来个“猩滑社”妓者在美国9·11幸灾乐祸被驱逐出境呢!
    【毛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发动的大跃进破产后,空前绝后的大饥荒来临。农民食不裹腹已出现非正常死亡,城镇供应紧张居民饥肠辘辘。1961年初,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以后,当年减少城镇人口1000多***,其中精简职工873***,但是城镇粮食副食供应还是难以保证。于是,城市的一些厂矿关停并转,许多基建项目下马。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2年再减少城镇人口1000***其中精简职工850***。 哇噻!好家伙,61年精简职工873***,62年精简职工850***,两年就精简职工1723***,加上家属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赶到了缺少食物的农村,没有提到发生活费,没有提到发遣散费,没有提到发下岗费,并且精简二字用的十分科学艺术。这部分被精简的职工及其家属子女数千***,回到当时普遍大饥荒的农村,想必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等待他们的肯定是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屏蔽 举报回复
  • 莉莉88
    当年老毛子在中国特爱抢购番茄、香蕉等东西。不过当时的《参考消息》译载西方媒体揭露俄国缺肉食供应,党号召实行“星期五食鱼日”,偶看了不由得想,我伲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还“揭露”人家“食鱼日”!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屏蔽 举报回复
  • 5dfun9
    Hi 莫裁:

    弄,ō历ㄤ挂,堡材玥Τㄇ瓜ゼ秨啓,р赣絞ゅ彻电秎给и?

    谅谅

    Steve

    steveyim@hotmail.co.uk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