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当劳

注册日期:2012-02-25
访问总量:31593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元明时期泰国宋加洛盖碗


发表时间:+-
 

休日有闲到神保町逛旧书店。偶然翻到介绍宋朝磁州窑剔花技术的资料。或剔花或剔釉,也有剔装饰土的高级技法。头尾相接的唐草纹,有西蕃莲,牡丹也有几何图形。碗盖上有宝珠纽或柿蒂纽等等特征。胎土灰白不纯,釉色以黑为多也有绿釉。一个例图不看不要紧,一看怎么那么熟悉!对对对,见过这种土里土气的盒子,一般饭碗大小。尤其是白色的头尾衔接的唐草纹剔花和瓜蒂盖子。后来进一步调查,发现形状不太典型。宋朝以高挑的春瓶为多,这是个小南瓜样。利用日语和中文关键字互补检索,得出正确结论。是泰国的宋加洛盖碗,日本叫宋胡禄合子(音相近),苍穹盖盒子里侧不上釉也是一大特点。15世纪到16世纪泰国进口的瓷器。也就是中国元朝或明朝时期制造的。元朝战乱中,很多华侨窑工逃难到泰国,继续烧窑为生,也把宋磁技术带到那里。

 

 

 

 

浏览(2197)
thumb_up(0)
评论(4)
  • 当前共有4条评论
  • 劳当劳
    在一定的范围内,华蓥就是专家了.懒人兄也不马虎,关键的地方都没放过.
    又长了知识,以后碰到"积善堂","周家造","刘汉作瓶大好"等类似的瓷器,先假设它是宋代磁州窑产品,然后再调查.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蓥
    当劳君,懒人君好雅兴,我国陶瓷器款识,经过几千年发展,到明代才成为一种完备的普遍现象。虽然从很早就有各种各样的款识:什么干支纪年款如“丙午年造”,斋堂款如“敦仁堂”,吉祥款如什么“永保长春,万福攸同”,人名款如唐代的“丁大刚作瓶大好”,宋代的“张家造”(那“张家造”就是宋代磁州窑产品哟),还有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年号款:如“永乐年制”等。各种各样款识出现很早,但真正普遍使用还是明永乐以后,而且大多数民窑产品是没什么款识的。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据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我倒是很想拥有一件,可咱啥也木有。不过看看当劳君贴的图片:15世纪到16世纪的瓷器,虽然出自泰国,可那技术出自咱本土哈,也挺满足的,谢谢当劳君分享。
    咱也坐在小板凳上等着听专家讲课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劳当劳
    懒人兄,
    据网上杂家讲解,碗底有焦糊印也是一个特征。是烧窑时固定土坯用的一种胶。白花纹有些象牙般光洁,原来是化妆土。我对着碗一拍砖,恰好碰掉一块露出胎土。如果要盖章的话,“康熙年制”就嫩些了。接着听专家分析吧!但愿拍砖别碰了瓷器。
    屏蔽 举报回复
  • 半截懒人
    请教劳兄,你这个盖碗为什么没有加印章?说明很古老吗?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