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丹

注册日期:2008-06-16
访问总量:68089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加拿大和美国,哪里更好


发表时间:+-

也许是因为我在加拿大和美国都住过不短的时间,有时会有人问我,这两个国家,你觉得哪里更好?我却往往会感到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回答:

It depends(那要看情况).

加拿大和美国是两个相邻的发达国家,说的都是北美口音的英语,并且双方公民可以持护照很方便地出入对方国境,在很多外人看来,这两个国家很相像,可是真的住下来,你会发觉它们有不少很不相同的地方。最近我仔细想了想这两个国家的特点,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如下的几条。

首先,加拿大对新移民更友好。我不太了解现在的情况,十几年前,一般都是自己从移民局要表格,如实填写,寄出去不多久就会被批准了(我们的申请是4个星期内批下来的)――独立移民是个人申请,不需要让公司出面。一旦移民成功后,还有不少后续的服务,例如一个称为Association for New Canadians(加拿大新移民协会)的组织,专门为新移民服务,除了可以去那里的英语学校学习,还管帮着看小孩,夏天有给小孩办的夏令营,节日还有圣诞爬梯,甚至帮助找工作。而这一切都是免费服务,让初来乍到的人们觉得不是在孤军作战。

在美国则是另一番天地,除了个别的牛人,很少有人办绿卡不请律师,而且还要找有经验的移民律师,否则就那一堆140(移民申请),485(身份转换)和Priority Date(优先日)的繁文缛节就能把人完全搞晕了。美国移民有很多种,走哪一类的移民也不省事。比如职业移民的第二类有学位的申请较为简单,但是劳工卡的批准是漫长的等待,而且,必须要公司出面申请,这样一来,一旦雇佣关系出现问题,除非是转换身份的485递交超过180天,你就会前功尽弃,而依赖公司办绿卡的雇员,没经历过是无法体会那种有求于人的难言之隐的,难怪有人会咬牙切齿地发誓拿到绿卡后立即跳槽走人;第一类的杰出人才倒是很快,可是那些推荐信,论文,引用,也让人绞尽脑汁;如果是结婚绿卡,婚姻一旦依赖于配偶,缺少了平等的前提,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另外,如果你有不明白的事想去移民局问讯,那么请做好被粗暴对待的准备,移民官态度往往倨傲,居高临下地看着你,而且是隔着小窗口像审犯人一样,在那种地方,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口口声声大喊民主的美国。

我个人感觉,美国虽然是个移民国家,但是老移民们对新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不甚友好,我所在的中西部尤甚。一次听当地电台广播,话题是非法移民的孩子能不能上州立大学,主持人明确地认为这不合理,听众打进来的电话也大同小异地随声附和。记得一位当地女士口气十分愤愤不平:他们是非法的,凭什么让他们占据本来应该是我的孩子的机会?

听完那次广播,我回想起以前在加拿大看的一条 CBC的新闻,说的是如何处置那些在温哥华抓到的坐船来的中国偷渡客。电视画面上显示那些人被暂时安排在一个地方,正在吃丰富的自助餐。记者采访了两个当地老太太对这件事的看法,她们口口声声地说该让他们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这条新闻一经播出就引起轩然大波,很多观众都怒斥那两个退休老人太无耻,太没有同情心,太给加拿大丢人。

第二, 美国工作机会要多很多。以前我曾在加拿大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它以生产数字图像器材著称。当时我是作应用工程师(Application Engineer),所服务的客户大部分来自美国,比如XeroxRaytheon等。我曾看到过公司产品销售的比重分布图,上边赫然显示有50%是在美国,四分之一在欧洲,加拿大只占5%。后来,我所在的那个公司的分部被关闭以后,我在另一个公司短暂地工作了一段,再后来,就在加拿大找不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了,只好二次移民来到美国,在现在这家公司一做就是10年。我感觉在美国找理想的专业工作虽然也不是很容易,但总还能找到。而且即使专业工作丢了,商店里常年有聘请店员的小牌子,只要你想工作,随时可以找到一个,不至于饿肚子。

第三,加拿大更安全。十年前,我从平和又繁华的渥太华刚到中西部的这座中型城市的时候,几乎被新闻里边经常发生的枪战给吓坏了,刚租下来的公寓外边也整天流动着安全巡逻车,跟同事一打听才知道那附近有一个购物中心,刚刚出过停车场上的强奸案件(后来那个购物中心因此关闭),让我整天提心吊胆的。第一次去芝加哥是在一个圣诞节之前,走着走着就有流浪汉上来纠缠,但马上就有巡逻的警察把他们给支走了。相比之下,加拿大把穷人都养起来了,他们有吃有住,不至于出去闹事。我当学生的时候住过一个地方,楼下住的就是一些拿政府福利的无业者,一个老太太有病没病的就叫救护车,另一个中年男子还跟我借过钱,但他们都是很温和的。还有就是加拿大的枪支是管制的,不像美国这么泛滥。

到如今,我对那些枪击之类的恶性事件已经熟视无睹了,找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想办法住在高尚社区,而且避免经过那些每个城市都有的坏区域。说起来也讽刺,我当学生时住过加拿大一个海岛的贫民地段,有一天发现车窗玻璃被砸碎了,车里的一些零钱也不见了。我先生则因为有一次忘了锁车,被人抄走了放在后备箱中的提包,里边有他的护照。在美国这些年倒没有遇到此类事件,有时车库门忘了关,门也忘了锁,所幸的是没有遇到坏人来捣乱。看来不论是哪个国家,安全是总体的,不安全是局部的。

写了这么多,发现还有很多话没说出来,比如购物,孩子上学,还有医疗保险等等,留作下回分解。
浏览(11910)
thumb_up(0)
评论(72)
  • 当前共有72条评论
  • 佳雨春燕
    try again
    屏蔽 举报回复
  • 佳雨春燕
    test post
    屏蔽 举报回复
  • 秋念11
    难保住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兔子特饱:我们没有谈税率问题,我对地点也不要求,但是我的领域只在大城市有公司,而且还很难找到。

    至于你说的脱鞋的问题,我觉得匪夷所思,去美国人家做客次数不少,见主人们都是在室内都是穿拖鞋或者穿袜子,或者干脆光着脚在地上走,特别体贴的主人会让客人不用脱鞋,因为都是硬地板。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河源:你写的长篇跟帖编辑一下就是一篇文章啊,尤其是去Yellowknife, 听上去很有探险的味道,“只有那茫茫无边的湖水在独自默默地看着蓝天。回来时,奔驰在好似天地相连的一条彩带上,几十里才能见到一辆车”,好一幅美景!可惜我没去过那里。

    因为屡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这一篇,要感谢你的补充和精彩故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秋念11:我读不懂你的帖子,什么叫“难保”?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华山:美国好找工作,不错;加拿大好生病,要打个折扣--有时排队时间太长,所以生病也得小心点。

    你谈到的那个老太太的故事很典型,压根没必要住院也住院,为了混点好的饮食,这是在abuse这个公费医疗啊。我也遇见过这样的人,吃政府救济不算,还动不动就叫救护车,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谢谢你分享你的观点!
    屏蔽 举报回复
  • 河源
    去Yellownife,去时沿西部走山路,时速30几公里,路边两三米处就是悬崖。快到目的地时,遇到一望无际的Slave Lake, 向左拐绕湖半圈,用了五、六个小时。要知道,在野外我几乎都是超速开车。中途经过一个湖边公园,没有一人,只有那茫茫无边的湖水在独自默默地看着蓝天。回来时,奔驰在好似天地相连的一条彩带上,几十里才能见到一辆车。不用起早贪晚,一天开车一千多公里。经过Prince Geoge,参观了一个动物标本展览馆。原先自认为我老哥一个人可以收拾一条狼。当看到那近一米高的巨大的黑狼标本,我傻眼了,但愿以后在野外可别遇到这么大的家伙。话说回来,我去过几次美国,感觉也很不错。在哪都可能有精彩的生活,再有就看你的价值取向。我有个朋友就问过加拿大白人:美国好还是加拿大好?她回答:虽然不一样,都挺好。都一样有啥意思。谢谢子丹的场子,多说了两句。
    屏蔽 举报回复
  • 兔子特饱
    说加拿大税高的,有没有仔细算过比较一下? 

    说加拿大工作难找的,是不是只是呆在东西两岸的? :)

    另外,我觉得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最大的区别是: 加拿大人爱干净,一进屋就脱鞋,美国人很脏,要睡觉了上床前才坐在床边翘二郎腿脱鞋...
    屏蔽 举报回复
  • 河源
    子丹出了个好题目,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本人也学到了一些常识。没在美国居住过,不敢多说。但知道的是,加拿大是一个二次分配比重较大的国家,税收高,国有经济的成分也相对较大,通常这样的国家经济活力不够,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机会,人们的福利相对较好,但维持下去有困难。说到自然资源,以前看到报道,说到加拿大探明的石油储量世界第一。这只是一方面,加拿大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世界的25%,其中卑斯省占全世界的8%。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可能被人忽略。十多年前,就有美国学者提出:在同一个大陆上,有的国家用不完的淡水都流入了海洋,而另一个国家却不够用。最近,又有个美国什么人提出美加合并。其实,美国不缺加拿大三千多万人口,而需要的是加拿大的资源。除了油水这两个重要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还有北极有争议、待开发的广大地区。十年前,我独自开车往返五千多公里,去yellownife看北极光,经过深林、草原、巨大的Slave Lake,人口极少,但环境比中国西部好得多,可能冬季很冷。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