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螳螂怪

注册日期:2007-06-28
访问总量:49375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ZT: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动作口诀


发表时间:+-
 

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三式动作口诀

作者:张伟一 

预备式:

预备姿势无动作,三才桩功不可没。 意守中极心不动,心静能御外来敌。

一、太极起动:

⑴ 两腕前掤掌托球,⑵ 右脚抓地左步移。⑶ 两脚落实筑地基,⑷ 两掌下采水面按。

二、揽雀尾①8动:

⑴ 退步圆撑推左掌,⑵ 两臂交叉上步挤。⑶ 退步圆撑推右掌,⑷ 两臂交叉上步挤。

⑸ 两掌抱球运二脉,⑹ 右掌斜掤松腕挒。⑺ 右掌反采划眉梢,⑻ 右掌前按拜八门。

三、斜单鞭2动:

⑴ 右掌变勾撤左步,⑵ 先马后弓掼鞭梢。

四、提手上势2动:

⑴ 右勾变掌抓小腹,⑵ 长身意远抛肚肠。

五、白鹤亮翅2动:

⑴ 退步圆掌推左掌,⑵ 两掌托球双肘垂。

六、搂膝拗步12动:

⑴ 手摸六穴左搂膝,⑵ 左弓竖腰右掌按。⑶ 跟步回采抱七星,⑷ 蹲身捋按右托球。

⑸ 手摸六穴左搂膝,⑹ 左弓竖腰右掌按。⑺ 蹲身捋按左托球,⑻ 手摸六穴右搂膝。

⑼ 右弓竖腰左掌按,⑽ 蹲身捋按右托球。⑾ 手摸六穴左搂膝,⑿ 左弓竖腰右掌按。

七、手挥琵琶2动:

⑴ 跟步左掤抱七星,⑵ 逃手托肘双掌发。

八、上步搬拦锤动:

⑴ 蹲身左掌合右拳,⑵ 上步逆顺右拳搬。⑶ 后坐腹前左掌拦,⑷ 左弓两心相错锤。

九、如封似闭2动:

⑴ 坐步回拳双掌分,⑵ 两臂圆掌弓步推。

十、抱虎归山4动:

⑴ 长腰继弓下掌按,⑵ 右脚外摆双掌分。⑶ 竖腰立顶食指天,⑷ 屈膝两肘掤与展。

十一、斜步搂膝4动:

⑴ 右掌托球摸六穴,⑵ 左弓搂膝右掌劈。⑶ 左掌托球摸六穴,⑷ 右弓搂膝左掌劈。

十二、揽雀尾②6动:

⑴ 穿掌抽胯阴阳肘,⑵ 遮阴掌掤肘底枪。⑶ 屈膝拉马肘开花,⑷ 右弓翻印反掖掌。

⑸ 调步右弓斜掤掌,⑹ 坐步反采拜八门。

十三、斜单鞭2动:

⑴ 右掌变勾开左步,⑵ 先马后弓掼鞭梢。

十四、肘底看锤2动:

⑴ 左独立提膝腕打,⑵ 右坐压肘进左锤。

十五、倒撵猴10动:

⑴ 重心下沉拳变掌,⑵ 右弓步左掌前按。⑶ 后坐步左掌搂膝,⑷ 左弓步右掌前按。

⑸ 两次坐步右搂膝,⑹ 坐步撤脚推左掌。⑺ 两次坐步左搂膝,⑻ 坐步撤脚推右掌。

⑼ 两次坐步右搂膝,⑽ 坐步撤脚推左掌。

十六、斜飞式2动:

⑴ 跟步右掌托与摆,⑵ 上隅步左掌斜掤。

十七、提手上势2动:

⑴ 右转坐步抱七星,⑵ 左挤缠丝右勾打。

十八、白鹤亮翅②2动:(与前式相同)

十九、搂膝拗步2动:

⑴ 手摸六穴左搂膝,⑵ 左弓竖腰推右掌。

二十、海底针2动:

⑴ 继弓步右掌前指,⑵ 收步长身两掌错。

二十一、扇通臂2动:

⑴ 屈膝蹬脚两掌合,⑵ 马步沉气推托坐。

二十二、撇身锤2动:

⑴ 马步叉肩双献肘,右转下蹲掌找拳。

二十三、卸步搬栏锤4动:

⑴ 右卸步右拳前冲,⑵ 后坐步回搬右拳。

⑶ 继后坐步左栏掌,⑷ 左弓步错两心锤。

二十四、揽雀尾③6动:

⑴ 上步捻肘翻掌冲,⑵ 坐步一阴一阳掌。

⑶ 右弓步左掌打挤,⑷ 继弓步右掌下采。

⑸ 弓虚步右掌挒采,⑹ 扣脚蹲身前按掌。

二十五、正单鞭2动:

⑴ 右掌变勾开左步,⑵ 先弓后马掼鞭梢。

二十六、云手8动:(一横一竖)

⑴ 左掌下按摸两膝,⑵ 右勾变掌掤与按。⑶ 左云三田一横掌。⑷ 换掌并步右掌云,

⑸ 左云三田一竖掌。⑹ 换掌并步右掌云,⑺ 右掌变勾开左步,⑻ 先弓后马掼鞭梢。

二十七、左探马掌2动 :

⑴ 扣脚左转两掌合,左膝前弓交叉臂。

二十八、右分脚4动:

⑴ 继弓步掌肘相错,⑵ 两掌高举引身起。⑶ 两肘下垂提右膝,⑷ 踢胸点肋二掌劈。

二十九、右探马2动:

⑴ 屈膝落步两掌合,⑵ 右膝前弓交叉臂。

三十、左分脚4动:

⑴ 继弓步掌肘相错,⑵ 两掌高举引身起。⑶ 两肘下垂提左膝,⑷ 踢胸点肋二掌劈。

三十一、转身左蹬脚4动:

⑴ 两掌交叉后叉脚,⑵ 转身提膝拳变掌。⑶ 两掌上掤引身起,⑷ 坠肘提膝两掌劈。

三十二、进步栽锤6动:

⑴ 屈膝落步左按掌,⑵ 左弓左搂右推掌。⑶ 掌摸六穴右搂膝,⑷ 右弓竖腰推左掌。

⑸ 掌摸六穴右变拳,⑹ 左弓步右锤下栽。

三十三、翻身撇身锤2动:

⑴ 移步翻身撇右拳,右弓步掌拳相合。

三十四、右蹬脚6动:

⑴ 撤步探马掌错肘,⑵ 两掌高举长身起。⑶ 双肘下坠提左膝,⑷ 两掌下劈蹬左脚。

⑸ 转左步两掌上棚,⑹ 坠肘提膝右蹬脚。

三十五、左右打虎4动:

⑴ 足跟着地掌变拳,⑵ 扣右脚双掌左掼。⑶ 探掌撤步掌变拳,⑷ 扣左脚双拳右掼。

三十六、十字蹬脚2动:

⑴ 左转提膝双肘分,⑵ 两拳平击前蹬脚。

三十七、双风贯耳动:

⑴ 屈膝落步摸乳腹,⑵ 右弓步两掌反按。⑶ 继弓悠勾摸肾俞,⑷ 竖腰立顶双貫耳。

三十八、披身蹬脚2动:

⑴ 歇步右转拳交叉,⑵ 起身分掌左蹬脚。

三十九、转身蹬脚2动:

⑴ 收脚转身两掌掤,⑵ 起身分掌右脚蹬。

四十、上步搬拦锤4动:

⑴ 屈膝落步掌拳合,⑵ 上步弓虚搬右拳。⑶ 右沉坐左拳前拦,⑷ 左弓步右拳前锤。

四十一、如封似闭:(41-43与前式相同)

四十二、抱虎归山:

四十三、斜步搂膝:

四十四、揽雀尾④6动:

⑴ 右攻穿掌手背贴,⑵ 坐步两掌掌心合。⑶ 右弓两掌上下分,⑷ 继弓步打挤下采。

⑸ 继弓步右掌斜掤,⑹ 后坐步右掌反采。

四十五、单鞭斜2动:(与前相同)

四十六、野马分鬃6动:

⑴ 跟步坐身掌托摆,⑵ 右隅步右肩打靠。⑶ 跟步蹲身掌托摆,⑷ 右隅步左肩打靠。

⑸ 跟步坐身掌托摆,⑹ 右隅步右肩打靠。

四十七、玉女穿梭18动:

⑴ 上左步右掌平按,⑵ 左弓步左掌斜掤。⑶ 后坐步左掌后采,⑷ 左弓步右掌前推。

⑸ 盘玉柱左掌右捋,⑹ 右弓步右掌斜掤。⑺ 后坐步右掌后采,⑻ 右弓步左掌前推。

⑼ 右虚步右抱七星,⑽ 阴陵相贴叉六爻。⑾ 右弓步右肩打靠,⑿ 上左步左掌斜掤。

⒀ 左虚步左掌反采,⒁ 左弓步右掌前推。⒂ 盘玉柱左掌右捋,⒃ 右弓步右掌斜掤。

⒄ 后坐步右掌反采,⒅ 右弓步左掌前按。

四十八、进步揽雀尾⑤6动:(加阴阳两掌,余式前同)

四十九、正单鞭2动:(与前式相同)

五十、云手2动:(云270度,余式前同)

五十一、下式2动:

⑴ 左弓步两掌相错,⑵ 仆步掌按左右膝。

五十二、金鸡独立4动:

⑴ 左弓步右掌上掤,⑵ 提右膝左掌下掖。⑶ 右弓步左掌上掤,⑷ 提左膝右掌下掖。

五十三、倒撵猴:(53-61与前式相同)

五十四、斜飞式:

五十五、提手上式:

五十六、白鹤亮翅:

五十七、搂膝拗步:

五十八、海底针:

五十九、扇通臂:

六十、撇身锤:

六十一、上步搬拦锤:

六十二、揽雀尾:(加阴阳三掌,余式与前同)

六十三、正单鞭:(与前相同)

六十四、云手:(转360度,余式与前同)

六十五、探马扑面掌2动:

⑴ 左转右小臂滚压,左弓步左掌扑面。

六十六、十字摆莲2动:

⑴ 右转帖膝左掌捋,⑵ 下沉提膝拍右脚。

六十七、搂膝指裆锤4动:

⑴ 右弓步右掌搂膝,⑵ 继弓步左前按掌。⑶ 上左步左掌搂膝,⑷ 左弓步右拳击裆。

六十八、上步揽雀尾:(加阴阳四掌,余式与前同)

六十九、单鞭:(69-70与前式同)

七十、下式:

七十一、上步七星2动:

⑴ 左弓步两掌交叉,⑵ 右蹬脚两掌前掤。

七十二、退步跨虎2动:

⑴ 撤右脚掌摸陵泉,⑵ 右转点步掌勾分。

七十三、回身扑面掌2动:

⑴ 盖左步右掌圈革,⑵ 左弓步左掌扑面。

七十四、双摆莲4动:

⑴ 盘玉柱左掌右捋,⑵ 蹲身按肩合肩井。⑶ 提右膝右掌落切,⑷ 绷脚面左掌拍落。

七十五、弯弓射虎4动:

⑴ 落右脚两掌左采,⑵ 右弓步双拳左掼。⑶ 上左步两掌右采,⑷ 左弓步双拳右掼。

七十六、错锤2动:

⑴ 上右步两拳相合,⑵ 右弓步错锤顶肘。

七十七、揽雀尾:(错锤后,右掌回捋,斜掤,反采,前按。)

七十八、单鞭:(与前式相同)

七十九、错掌2动:

⑴ 左摆脚掌心相合,⑵ 上右步两掌相错。

八十、揽雀尾:(错掌后,右掌回捋,斜掤,反采,前按。)

八十一、单鞭:(与前式同)

八十二、收势4动:

⑴ 身随臂起食指天,⑵ 并步坠肘双掤肘。⑶ 双肩松沉横展肘,⑷ 坠肘两掌作开合。

八十三、合太极拳6动:

⑴ 眼视手指呈二环,⑵ 二环套脐为三环。⑶ 按掌身起臂松透,⑷ 指松气行点风池。

⑸ 两掌捧气神灌顶,⑹ 气收丹田任我调。

注:

1、摸六穴:极泉、期门、章门、环跳、右阳陵、左阳陵。

2、掌心向上为阴向下为阳掌。

3、师训:如遗忘动作可按37式补之。 

于十三陵公寓仙人居 20113月 

 

浏览(907)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