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丹

注册日期:2008-06-16
访问总量:68089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美国奥运训练场里的孩子们


发表时间:+-

科罗拉多泉水(Colorado Springs)是体育人的天堂。这里有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准备的各式高标准训练场地,例如游泳,花样滑冰,冰球等,并且每年举行规模浩大的马拉松比赛;这里聚集了大批世界顶尖的教练,体育康复专家以及运动营养学家,同时也是美国奥委会的所在地;因此,它吸引了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爱好者。

我妹妹子灵为了大女儿劳拉的花样滑冰训练,去年举家搬迁到了这里,上周我应邀访问子灵一家,顺便去看了劳拉的训练。

训练馆在华丽的World Arena旁边,不显山不露水的,却有个响当当的名字――美国奥运训练场 (US Olympic Training Site)


走进训练馆,一派繁忙景象。孩子们在熟练地换冰鞋:


我看劳拉的冰鞋很精致的样子,就随口问了一下价钱。子灵回答说是800多,这种比赛标准的鞋要去专门的店里买。

看台上是一片等待的妈妈们。



放眼看训练场上,一群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练习。别小看这张照片里的人们,里边包括代表美国队参加过或者将要参加奥运会的,以及得到过全国冠军的或者进入全国比赛的运动员,还有数位世界一流的花滑教练。在这里,Team USA(美国队)的夹克衫,好像制服一样普通:


在场外等候的,是一群孩子,从六岁到十几岁不等,子灵解释说,下一拨就轮到他们了。

那天教劳拉的是位金牌教练。她年轻时曾参加过奥运会,后来改当教练,悉心钻研又反复实践后,掌握了教授花样滑冰跳跃(jumps)的绝招。她的特点是极少示范,但是会把学员的动作录像下来,然后用软件把它与示范动作合成,在屏幕上指出来,学员为什么会出现失误,在什么地方有缺陷,以及如何纠正,细致,形象,准确。用这个方法,困扰劳拉多时的高难动作double Axel(两周半跳)终于被拿下了,并安排进了她六月的比赛程序。这是我隔着满是划痕的玻璃窗录下来的劳拉的double Axel

[iframe w=425 h=349] http://www.youtube.com/embed/-zL313bi8eU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iframe]

Double Axel又被称为万元跳跃(Ten thousand dollar jump),意思是不花够一万美元学不下来的跳跃,据说只有10%的人可以学会。拿下了这个动作后,劳拉的信心大增,现在正在教练指导下练习Salchow Triple(三周跳)。

我一直好奇这些跳跃动作是怎么练成的。原来最初是用吊在房顶的钩子挂住学员的腰帮助练,等有点模样了,就换成持杆教练像钓鱼一样辅助训练(fish pole)。在很多地方的训练场,没有这样的持杆教练,据说对教练的胳膊和手腕要求挺高。最后,有把握了才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自己独立跳。我录下了劳拉在钓鱼状态下练习的Salchow Triple,看上去很像模像样了:

[iframe w=425 h=349] http://www.youtube.com/embed/8UaRB_sofaE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iframe]

练花滑是非常危险的,转得次数越多,就需要跳得越高,万一落地不稳,出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的孩子甚至摔掉了门牙,或者摔裂了尾骨。

花样滑冰同时也是一项贵族运动,收费昂贵。一般的训练时间是一节课20分钟,收费30美元,金牌教练是35美元。劳拉现在每天有3节课,每周练习6天,共18节课。除了跟这位专教跳跃的教练学,还有旋转(spins)教练,编舞教练(choreographer),基本动作(moves)教练等等7位教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劳拉的编舞教练,一位完美主义者,一旦起舞就会沉浸在音乐中,学生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会被他反复挑剔,仅仅一个手的动作就能教一个星期,被同行讥笑为“对他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舞蹈动作是足够好的”。

训练过后,子灵领我过去见那位金牌跳跃教练。只见她远远地走过来,一身鲜艳的橘红色连身棉衣裤依然显得她身材苗条,而且60多岁的人了,一头金发,脸上也见不到什么皱纹,倒像个40出头的,加上腰板笔直,手里抱着一个文件夹,像女飞行员揽着头盔一样神气活现,又像芭蕾演员一般优美妖娆。子灵跟她介绍我,教练马上高声回答说,劳拉已经跟她说了,是从外州来访问的姨妈。她说话时,高高地扬着头,一脸的自信,跟我表扬劳拉今天did great(做得很好)。我说很荣幸认识这么famous(著名)教练(在全美或者世界花滑比赛的电视转播中时常会见到她),她则听惯了表扬似的轻描淡写地说她并不famous. 然后祝我访问愉快,翩翩地走了。

这气场,真奥林匹克!

冰场上空了,一辆维护车抓住这个空档在保养冰场,车上显眼地印着一面美国国旗。


美国国旗,奥运五环,冠军,比赛,这些都逐渐植入了这些练滑冰的孩子们心中了吧?

我跟着人群走出训练场,孩子们叽叽喳喳玩成一团,而妈妈们则嘻嘻哈哈地聊得火热。从这些闲聊中,我得知有的妈妈为了孩子的训练从很早就放弃了工作,而且带着孩子搬到这里好几年,与孩子的爸爸长期两地分居;有的妈妈每周开车数小时带孩子来训练一至两次,已经坚持了数年;有的妈妈每年从加拿大带孩子飞过来,租了房子陪孩子在这里训练几个月。这些妈妈们有个一致地方,那就是都在为孩子支付高昂的训练费用,有的甚至不惜举债。现在劳拉的滑冰训练费加上定期的舞蹈课与按摩运动保养,每月大约花费两千五百美元。妈妈们都盼着孩子能够在比赛中得奖,除了荣誉,奖金也能支付一些训练费用。

谈话中,时时有人羡慕子灵幸运,一家老小都搬到这里来,既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又能保证孩子接受足够的训练。子灵在当地的房子,也变成了花样滑冰学员的接待站,时常有人借住,有的是一天两天,有时则是一个月两个月。马上到了六月的赛季,有个得克萨斯来的男孩要借住几个月。而与滑冰相关的这些人,互通信息,互相帮助,逐渐变成了个大家庭。

走到门口,一位妈妈正在跟训练场收款员聊天:My life becomes much easier.  这又是一个为了8岁的女儿新搬到泉水的妈妈,她的先生在芝加哥当律师,因为工作性质而无法跟来。以前在芝加哥,各个训练场馆很分散,搞得这位妈妈整天疲于奔命,现在虽然自己带着孩子,但是在泉水这个小地方,她倒觉得轻松了。

我不禁感叹,在比赛场上,人们看到的是运动员优美矫健的身姿,可是看不到的,却是家长们长年的含辛茹苦。奖牌上有运动员的一半,更有家长的一半。




浏览(5725)
thumb_up(0)
评论(11)
  • 当前共有11条评论
  • 一蓝
    非常抱歉,才看到好几天前您的留言。给您删了,本来想给您留言,但系统不让留,只好在这里通知您一下。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水晶:体育或者文艺都是要entertain people,不拿出绝招来不足以打动别人,肯定是难。花滑的特点是体育和文艺的结合项目,要求更为全面,更难。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晶
    谢谢子丹详细的介绍! 我很爱看花样滑冰比赛, 知道辛苦, 但是不知道是这样练出来的。 太不容易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海天:我也是头一次看到钓竿训练,觉得特好玩,一般都是用房顶上的吊钩,然后就独立跳了。冰场上有几个六七岁的,能跳一周半了,虽然barely off the ground, 但是cute得要命,只是我不好意思照他们,怕惹麻烦。

    中国现在也不全是集训了,比如在上海就有很多有钱的父母给孩子请私人教练。去年夏天有个从上海来的孩子训练,她妈妈说,在上海,美国来的教练很受欢迎,动辄就是一小时几百人民币的学费,学员都抢着学呢。在美国是没有集训,全凭家长掏钱。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五彩:谢谢夸奖!练体育真的是很苦,劳拉每天五点多起床,早晨上学前有一节课,下午两节,天天这么忙。滑team也挺好的,集体项目,除了体育锻炼,还能让孩子学习跟其他人合作。

    劳拉的double Axel算是过关了,我录下的这一个,我妹说land不是太好,起码不是劳拉的最好水平,希望她下个月比赛的时候能发挥好。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静尘:你说得很对,800块只是冰鞋,冰刀要另算,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关于伤病,是运动员的大问题,长时间地过度使用身体,一定是满身伤病。而且劳拉还特别好动,一会儿跟小孩玩扭了脚脖子了,一会在学校疯跑摔伤了尾骨,经常有非训练负伤,够我妹妹头疼的了。

    谢谢你夸奖劳拉,也祝愿你女儿滑冰取得好成绩。上次说的从加拿大来训练的孩子,这次我见到了,还跟她妈妈聊了几句。只是我不知道你的真实姓名,她对不上号。^_^
    屏蔽 举报回复
  • 海天之间
    子丹:很有意思的介绍!看到了美国奥运选手的大本营,还有小滑冰选手的钓竿式训练,很新鲜。Laura 看上去在稳定进步,等以后出了成绩,我们这些万维读者也可以称“看着她长大的”了:) 

    竞技体育这条路真是太不容易了。美国的选拔体制,基于有优质而丰富的资源可利用,商业化程度高,但是仍然要求家长和孩子的恒心与大投入才可能脱颖而出,比较符合“业余”体育的精神。相比而言,中国的体育资源有限,需要集中培养苗子,所以中国的举国体制是从小就层层选拔,出现大量拿工资的运动员/教练,专业而非“职业”。互有羡慕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五彩
    子丹写得真好,对你说的一切都有体会,俺经常去冰场,对那些滑单人或双人的孩子和父母都非常佩服。俺家大丫滑team,虽然也辛苦,每周六和周日不到四点就起床,可是和其他孩子一起滑,很有fun, 压力也小得多。

    小劳拉的double axel跳得非常好,下个月比赛都安排了这个动作,可见她跳得已经很稳定了。恭喜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郭静尘
    祝贺她学会了Double Axel,跳得真好。
    冰鞋不光很贵,而且也用不了多久。像Laura这种练法,一双鞋能用一年就万幸了。不是鞋小了,而是软了,支持度不够了。不光是鞋,现在冰刀也难以坚持一年。磨不了多少次,刀刃就没了。冰鞋加冰刀在千元以上。
    摔伤是一种伤法,磨损也很可怕。跳得次数多了,会导致脚痛,膝痛,腿痛,腰痛。年龄越大,伤得越多。搞运动真的很难,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点没错。
    屏蔽 举报回复
  • 林子丹
    百草:光是孩子喜欢,家长花钱是远远不够滴,孩子还必须有强大的天赋和奇好的运气,否则基本是瞎忙活。体育文艺这东西,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法子。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