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 吴式64式太极剑 三个不同教程
练过双手剑和左手剑的朋友,再练吴式太极剑接受起来可能会快些。因为吴式太极剑与其它太极剑的显著不同之处就是: 1- 有很多双手合把握剑的动作,如劈刺、截、格、搅击等加在一起达60余处。 除此之外,吴式太极剑的预备式也与其它太极剑不同,左手反握剑(剑柄在前,剑刃在后)的动作居然有20个之多,还都不算在全部套路的64剑之内。喜欢练类似这种反握剑的所谓的“阴把剑”的朋友也定会从中得到剑法上的启发。 这套剑法是由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全佑之子吴鉴泉,学生王茅斋和郭松亭改编“乾坤剑”(乾坤即阴阳,阴阳即太极。)而成的。此剑法概括起来共有“击、刺、格,洗、抽、带、提、崩、劈、点、搅、压、截”十三字诀,囊括了“攻击、防御和防中寓攻”的所有剑法,其中“击、刺、格、洗”乃对敌时最常用的招法。 吴式太极剑演练起来非常典雅潇洒,讲究“以意导剑,身随剑走,剑如凤头,身似展翅,身剑合一,伸缩有度,柔而不弱,刚而不强,矫健勇锐,精妙深藏”。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近百年的传承,吴式太极剑已经有了南和北不同的风格: 北方则是王茅斋前辈所传,主要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但也流传到海外。所传剑法也有自己的特点,暂称北方风格。不过颇为有趣的是,北方风格以王培生和李秉慈两位前辈所传剑法为代表其自身竟然也产生了不同:王传剑法其招式技击目的比较鲜明,而李传则侧重于剑势的连贯不绝。 南方是吴鉴泉前辈所传,鉴泉前辈自1928年到上海授艺,如今传人可谓遍及海内外,他们演练的太极剑较之北方颇有自己的特点,就暂称为南方风格吧。 以上都是笔者在学习中的感受,乃一己之见,未必就对,还望高手们指正。
特点:招式分明,保持“乾坤剑”原貌,恪守吴式太极拳内外三和,动作中规中矩。
(视频不足之处:语音和画面不太同步) 64式吴氏太极剑全套正面演练:演练者马金龙
01/10 02/10 03/10 04/10 05/10 06/10 07/10 08/10 09/10 10/10 - 王培生前辈其他传人的演练视频: 64式吴氏太极剑:演练者王培生前辈的学生太极拳名家张耀忠(链接一:video.sina)
特点:招式节奏分明,动作洗练明快,保持“乾坤剑”原貌。
00、预备式:20式 01、分剑七星 02、进步遮膝 03、退步翻身劈面 02 03 04 05 06
特点:动作连绵不断,招式柔和简洁,个别原“乾坤剑”双手握剑动作改为单手剑。
64式吴氏太极剑全套背面演练:演练者李秉慈前辈的学生景德敏
01/08 02/08 03/08 04/08 05/08 06/08 07/08 08/08 - 李秉慈前辈其他传人的演练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