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流影

注册日期:2008-03-09
访问总量:18766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闪光的酸奶盒


发表时间:+-

闪光的酸奶盒

 

J先生掀开垃圾桶的子,正准往里扔废品时,发现桶里有只酸奶盒。酸奶盒,塑料制的,很小,也很轻,每盒装酸奶4盎司,放到天平上,指针不待摆动的;颜色同周围其它垃圾差不多,如果不是J先生眼尖心细,很难发现的。

J先生赶紧弯下身,把被投错了的酸奶盒拣了出来,撕去盒的“锡纸”盖子,拿到洗池边,放水洗净盒里没有刮净的剩奶后,放到另一个专用的回收箱内,等待回収公司的车运走。

这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六口之家,每天都有大量生活垃圾需要处理,其中相当一部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牛奶瓶,饮料瓶,纯净水瓶;酸奶盒,各类食品用品包装盒;报纸,杂志,广告纸,信封,餐巾纸、卫生纸的卷筒……大到家电、家具的包装箱,小到婴儿食用糊盒,大约有几种;数量更是可观,每周收集的,把社区统一配发的两个专用回收箱装得满满的,一年总起来,足以车载船装了。

如此繁杂的废品回收,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很麻烦也很细致,不仅劳神费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因为但凡乳类肉类的食品包装瓶、盒,多要经过鉴别、分类、剥脱 (如撕去酸奶盒上的锡纸)、洗、晾干、分、外送等多道手续;而要洗净一只牛奶瓶之类的废品,不仅需要放水冲涮好几次,有些满是油腻的熟肉盒子,要先用餐巾纸将粘在盒上的油脂擦拭一遍,再用洗涤净和热水洗涤好几次才能把厚厚的油迹去掉。进行如此费水费的除污,一次两次的,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水用气,可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了。

J先生家这样真回收有用品的家庭,在美有很多很多,至少者曾生活的几都是这样的

原以为,把这么多收集整理的废品交给回収公司,回收公司是要按质按量给予报酬的。过了些日子才知道,回收公司是空手套白狼,按时来车,拉了就走,一分一厘的付费都没有。这里的废品回收,既没有经济回报,也没有新加坡式的重德国美国某刚出台奖励,也不像在国内,买了瓶“矿泉水”,盖子没拧开,后面就有人等着拣的道,而是纯义务的。

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自觉地进行这项费力不落好、费钱无报酬的工作呢?

带着这个疑问,向一些义务回収者寻求答案,他们的回答竟是如此的单朴实:

“这些东西,扔了太可惜,填埋也要占地方,还会二次污染……”

清洗、剥离这些亊儿,总是要做的,自己做了,别人就少麻烦了。”

“这些废品制成新的瓶瓶罐罐后,又拿来装牛奶、饮料什么的,如果原材料不干净,瓶子能好吗?食品卫生涉及每家每户,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政府这样定的,我们也是照章办亊。”

……

一个很平常的小盒子,竟然深藏着这么多看似浅显实很深奥又难能可贵的公德意识!为了资源,为了环保,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他们心甘情愿地默默付出。

事儿已经过去有些时日了,但是每当想起垃圾桶里那只被投错了的酸奶盒,那低下身子将它重新拣起来的身影,心头就会涌起一股热流:啊,闪光的酸奶盒子,金子般的心

浏览(148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