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给儿子的人生礼物
最近读了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你的人生由你创造) 这本书,该书的作者是股神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 Peter Buffett)。这是一本心灵成长之书。
彼得的父亲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名列《时代》杂志全球100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富可敌国的“股神”。身为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却没有继承衣钵成为华尔街金童,而是选择用音乐谱写出自己人生最美妙和动人的乐章,音乐也是他人生真正的激情所在!他从父亲那里获得的人生最大礼物是:发挥自己的天赋,勇于面对挑战,不懈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人生,就是能做自己!彼得?巴菲特以他动人的人生经历告诉他的子女:唯有“做你自己”才能永远怀抱热情,拥有迈向成功所需要的一切意志、胆识和决心!彼得在名校斯坦福大学只念了三个学期便决定休学,他从开办一个小的音乐室开始,他凭借自己的实力,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不放弃生命中每一次出现的即使很小的机会,最后实现了他自己的音乐梦想,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赢得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
彼得是在一个充满着爱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信任、包容、重视教育和自我尊重,这是他们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彼得在成长过程中所获得长辈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他从小充满了对生活的爱和感恩、对于世界的信任以及对他人的包容。因为感恩才会懂得去回馈,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信任,才会开放自己的心态,才会毫无保留的去分享,去激励身边的人更好的生活;因为对他人的包容,才会让自己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加用心的倾听,了解他人的思想,进而更好的沟通。感恩、信任还有包容,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另外,他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专注和用心等人生态度中也学到了很多,这一切是家庭给予他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人无法夺走的东西。
他从股神父亲那里得到的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能“做自己”!也使他深深感受到,“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亲教他懂得了人生的12件事:
1. 正常,就是你最习惯的事.(
2. 没有什么事谁应得的。(No one deserves anything) 不要把好运视为应得的权利,而要将其视为一种让别人也享受好运的机会。不要把优势当成挡箭牌,借此逃避辛勤工作和个人挑战,而是要把它当成跳板,用它来完成更多的作为。
3. 机会平等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level playing field) 没有任何人的人生优势或弱势是一样的,一切还要看你怎么去运用。只要稍微转换一下跑道,逆风也可能变成顺风,重点不是你的人生从哪里开始,而是你最后到达了哪里。
4. 有幸做各种不同的选择。(The mixed blessing of choice) 正确的选择不见得就最安全、最舒适、或最显眼,也通常不是别人替我们做选择。有很多时候,在迷宫般的选择中游荡不是因为迷路了,那反而是找到正途的必经之路。
5. 志向的奥秘.(The mystery of vocation) 如果是自己的志向,我们就会渴望在那个领域表现出众、脱颖而出。这种渴望是很棒的东西,它能鞭策我们,激发出我们最大的潜能,带我们发现新世界,引领我们完成自己引以为傲的成就。
6. 买时间。(Buying time) 好的决定是需要花时间的,它们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非一时冲动的结果。停下了审视自己的内心绝对不会是浪费时间,反而是对世界的投资,更是人生最值得的一种投资。
7. 别只发掘天赋,还要造就天赋。(Don’t just find your bliss-do your bliss) 假如我们希望忠于自我,实践自己的志向,同时又能买得起面包,就必须找出自己的能力和长处与外在金融市场的交集点,必须想一想什么事我们真正最喜欢做,而这个世界也愿意为此付钱给我们的事。
8. 迈向新发现的大门。(Portals of discovery) 犯错并不可耻,每一次错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都是我们这一路曲折人生上的记号,标记着我们曾经去过哪里,现在站在哪里,和未来打算去哪里。
9. 要慎重自己许什么愿。(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当愿望未能实现时,我们只好更仔细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会让自己真正快乐。有时没能实现的愿望反而是种解脱。
10. 我们所谓的成功究竟是什么。(What we mean when we say “success”) 真正的成功是由内而外的。我们的能力、热情、努力和坚持,以奥秘的方式结合后,成功就是成果。真正的成功是我们私下获得的一种东西,它的价值也只有我们自己能断定。
11. 家财万贯的劫难。(The perils of prosperity) 假如父母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乐在其中,孩子便会看到工作本身的价值,也会比较倾向和发掘自己的热爱是什么。假如父母不喜欢也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孩子也会吸收这种观念,在日后的人生中往往会带来很多挫折和不快乐。
12. 恰如其分地回馈,是一种艺术。(The Gentle art of giving back) 塑造人生,是每个人生来最崇高而且最神圣的机会。我们自己设立目标,我们自己定义成功,我们无法选择人生要从哪里开始,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本书也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幸福(而非财富),这才是人生要达到的目标。彼得?巴菲特告诉他儿子快乐有很多方法,而他要找出自己的方式,学着怎样走自己的路。他的父母用自己的行动让他懂得了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让他看到了平衡的人生-包括精神生活(趋策你的要素)和外在生活(你影响世界的方法)这才是值得他全力以赴去努力和争取的。再多的财富也不能创造内在和外在都平衡的生活。唯有选对你热爱的方向,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为之付出全心的努力,才能在过程中有所获得,真正享受生命和事业的乐趣,活出自己最充实的人生。
2012. 0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