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铭

注册日期:2011-12-31
访问总量:20756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台北之行(七):民国忠烈祠


发表时间:+-
“民国忠烈祠”是咱给取的名字,在台北,它就叫“忠烈祠”。忠烈因国家而异,因民族而异,因时代而异,加上“民国”二字,主要想表达的是这些死者都是国民党时代的忠烈。这个忠烈祠就是日本版的靖国神社,对于日本人来讲,靖国神社里摆的全是为国捐躯的英雄,而对亚洲受害国的人民,如中国、朝鲜和韩国等,那里面放的就是战犯。

同样道理,在这个忠烈祠里,除了民国早期的革命者,如秋谨烈士是国共都认可的英雄外,其他的英雄人物,也只是站在国民政府的角度来讲的,从大陆共产党政府的 角度来看,这里面大部分人应该是战犯。譬如,在大陆的电影描述过的淮海战役中被陈毅所部全歼的黄伯韬军团长,他号称是蒋介石的杂牌军的王牌军,因为他是为党国捐躯,不仅在忠烈祠里有牌位,也是卫国英雄,还为他立了铜像。


这个忠烈祠的英雄人物涵盖了从北伐到国共的历次大战,包括五十年代初的金门大战等战役。根据级别不同,普通士兵会在一块大牌中,有一个小小的自己名字,而级别高的军官会有一个单独的牌位,级别越高,牌位越大。

里面除了人物介绍,还有几个大战役的介绍,包括国共的几次国内大战。

看到一个关于“第五次围剿”介绍,觉得有点意思,抄录如下。下面就是介绍部分的全文:
“民国十六年起,中共连续发动几次暴动,皆为中央军所败,遂窜往湘、鄂、皖、赣诸边区,建立各地‘苏维埃’政权。政府初试时视为癣疥之疾,不意未二载,竟成燎原之势,赤焰四处蔓延。政府乃决议肃清共军,以除心腹之患。

自民国十九年十二月起,中央军连续发起五次围剿攻势,前四次均为无功而返。第五次乃改碉堡战术,以军事及经济封锁,逐步进逼共区。二十三年十月,共军在节节败退下日感生存困难,遂借道赣南向西突围,中央军则以薛岳部跟踪追击,后方转战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诸省,待其逃至陕北时,因西安事变及日军入侵亟乃止。”

关于这段历史,从大陆出来的人都很清楚。在中共党史里,把它称之为“第五次反围剿”,而且,失败原因主要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最后导致中央红军不得不放弃井冈山苏区,转战大西南,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看完国民党的这个版本后,基本可以断定,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的影响,国民党的步步为营策略,加上对苏维埃特区的经济封锁是导致共产党在井冈山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然,忠烈祠还有很多其他大陆人熟悉国民党要领,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值得一提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国军版的黄继光人物,为了让自己的部队冲过守军的碉堡,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枪眼。他的名字叫熊其佬,一个小小的班长,却享有和张自忠,黄伯韬这类将军一样的待遇,还专门为他立了一座铜像。

在铜像下有一个简单的介绍:熊其佬湖南长沙人,在江西的第五次围剿时加入国军。1946年11月,国民党第52军第2师攻打摩天岭,熊率全班肉搏拼杀,冲在前面,攻到妙峰观旁守军的主堡前已经身负重伤。负伤后匍匐至敌前,用身体堵住机枪火口,掩护了后面的部队前进。

在网上继续查询,发现一些关于他的报道:熊其佬原为炊事员,后升为班长,在攻打摩天岭天险时,受了重伤,当时解放军碉堡里的机枪还在猛烈射击,封锁住他所在部队唯一的一条前进道路,部队被压制着无法前进,为了帮助全军攻占摩天岭天险,熊决心以身堵枪眼,他利用死角,挣扎着拼尽全力朝着碉堡方向一寸一寸爬,短 短几十米距离,中途好几次停下来,大家以为他坚持不住了。谁知他咬紧牙根爬到碉堡跟前,奋力一跃而起,投出手榴弹后,用自己身体堵住碉堡机关 枪口。后面52军2师4团士兵见此情景,热血沸腾,呐喊着一涌而上,消灭了碉堡内守军,乘胜追击,占领了整个摩天岭。战后打扫战场,熊其佬尸体仍然紧紧压 着碉堡的机枪射口。全身弹孔累累,如同蜂窝,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一书对熊其佬堵抢眼有详细的介绍。

从忠烈祠出来后,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大陆没有设立这么一个纪念英烈的祠堂?按照老毛在1949年建国时开国大典的致词所说,“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在 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这近百年的斗争中,有多少的先烈为之献身啊!为什么不在北京设立这么一个忠烈堂,让后来的人们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鼓励后 来的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加倍努力为建设自己的家园做出贡献呢?


浏览(1578)
thumb_up(0)
评论(3)
  • 当前共有3条评论
  • ebola
    我們忠烈祠不見得只供戰士(而且我個人挺反對國家或政黨將人民教化成排除異己的工具),而且忠烈祠有很多個(如台中、高雄......)

    1992年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為救小朋友捐軀的林靖娟老師在1999年成為第一位入祀忠烈祠的非軍人烈士。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1%A5%E5%BA%B7%E5%B9%BC%E7%A8%9A%E5%9C%92%E7%81%AB%E7%87%92%E8%BB%8A%E4%BA%8B%E4%BB%B6

    近日是  台鐵駕駛蔡崇輝 牌位入忠烈祠
     
    中央社 – 2012年1月30日 下午9:34(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30日電)
     
    台灣鐵路管理局因公殉職的駕駛蔡崇輝今天公祭,台鐵局長范植谷率員覆蓋象徵台鐵最高榮譽的鐵路局路旗;台鐵表示,蔡崇輝大愛精神令人欽佩,其牌位將擇期入祀彰化忠烈祠。
    屏蔽 举报回复
  • 罗铭
    谢谢评论,也谢谢你一路跟着看。
    屏蔽 举报回复
  • 令狐冲
    我希望有朝一日两岸能合起来,共建一个中华民族的"忠烈祠"。在那里面,没有董存瑞也没有熊其佬。

    既有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李家钰,武士敏,戴安澜,阚维雍。。。也有左权,杨靖宇,赵尚志,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抗联八位女战士。。。

    我们对抗日牺牲的国军烈士知道很少,博主有没有在看到一下铁血网贴的牺牲将领名单:

    http://bbs.tiexue.net/post_5480416_1.html

    一直跟着博主游宝岛,今天看到"忠烈祠"了,出来顶一个!!!

    谢谢博主!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