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加

注册日期:2007-12-24
访问总量:369519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圈套(4)


发表时间:+-
【文学习作(14)】

圈套(4)


伍加,2012年1月30日,周一



两天过去了,整个案件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戴维德·斯通警官感到压力很大,急得饭吃不香,觉睡不稳。

只要一闭上眼,戴维德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布莱恩·威尔斯在停车场被炸弹炸死的镜头。在重新观看当时的录像时,斯通警官注意到布莱恩·威尔斯的体恤衫很不合体,而且背面印着大大的英文单词“GUESS”,它的中文意思是“猜测”。

“这是不是在嘲笑我们?”当这个念头在脑海一闪而过时,戴维德·斯通一下子就从床上坐了起来,脊梁骨上倏地出现一股凉意。

“这分明是在嘲笑警察:你能猜出谁是幕后主使人吗?”想到这里,戴维德感到很压抑。“不管背后的绑架者是谁,这家伙肯定非常狡猾,甚至还有点幽默感。”

第二天一大早,戴维德·斯通就让鲍勃和斯蒂夫分头去调查布莱恩·威尔斯临死前所穿的衣服。

中午时分,鲍勃和斯蒂夫一前一后返回警察局向戴维德报告。鲍勃询问了皮萨店的员工们,大家都说那件印有“GUESS”字样的体恤衫不是布莱恩的,他最后一天上班时并没有穿这样的体恤衫。斯蒂夫了解了与布莱恩比较接近的亲戚朋友,大部分人都说他们从没有看见布莱恩穿过这样的体恤衫。 警方的调查报告说布莱恩·威尔斯临死的时候穿了两件体恤衫,炸弹是绑在两层衣服之间的。

“这说明穿在布莱恩上身最外面的那一件体恤衫是绑架者为他套上的,”鲍勃说。

戴维德点了点头,可是斯蒂夫急忙问道:“我们没有在炸弹上发现绑架者的指纹,这件体恤衫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问得好!”戴维德·斯通一边回答一边用他的左手摩擦他的络腮胡子,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关于体恤衫的疑问只是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之一,其实我们还面临一系列其它的问题。”

“比如说?”鲍勃像是在挑战,又像是在启发。

“比如说设计这场‘寻物游戏’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让这个炸弹人质在光天化日之下四处奔波?为什么把行动指令放在公共场所?为什么布莱恩·威尔斯被选作炸弹人质?”

戴维德·斯通警官的一系列问题就像一串连珠炮,在办公室里不停地爆炸,产生一团团的烟雾,既让人既感到窒息,又阻挡视线,让人看不清眼前的东西。特别是他最后的那个问题,因为布莱恩已死,几乎无法寻找出它的答案。

这起炸弹人质抢劫爆炸案使这个小镇出了名,它出现在当地报纸的头版新闻里,电视台也不断把这件事作为头条新闻滚动播出,甚至国家级和世界性的新闻媒体也报道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立即介入调查破案,派遣了资深探员弗莱德来主导这起案件的调查。戴维德·斯通、鲍勃、斯蒂夫仍然留在专案小组里,但是他们都要听从弗莱德的指挥和调遣。

弗莱德今年五十出头,百分之五十的黑人血统,已有二十年的刑事调查经验。他有一米七五的个头,精瘦,留着一头开始灰白的短发,显得很精干。特别是他微笑时,一口白牙非常醒目,给人一种可信赖的感觉。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来自联邦调查局的弗莱德也不例外。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他就强调各项调查都应该从 Pizza-Ria 皮萨店开始,因为那是布莱恩·威尔斯最后工作的地点,而重点是要能够查出在他遇害的当天都有什么样的人订购了皮萨,从而找出绑架者或凶手的线索。

布莱恩·威尔斯在这家 Pizza-Ria 皮萨店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主要负责外送皮萨。在出事当天的午后 1 点 30 分,有人打电话来订购两个意大利风味辣肉香肠皮萨,而客户的地址则是远离市中心、位于小镇的边沿。尽管布莱恩·威尔斯即将下班,但他还是愿意再去送一趟。 布莱恩是一位恪守职责的员工;在过去十年来,工作勤勤恳恳,只有一次上班迟到,那还是他事先打电话给值班经理说,他家的小猫病死了,他需要晚点儿上班。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员工,把两盒新出炉的皮萨装入皮包,开车上路了。在皮萨店的记录里,克莱恩出门的时间是下午 1 点 50 分。当然,记录显示这是布莱恩·威尔斯当天最后一次外送;不用说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外送比萨。

克莱恩开车向城外方向驶去。笔直的桃树街横跨整个小镇,虽说不太宽敞,可是因为车不多,他按照这条路上的最高限速行驶,没过多久就下了柏油路接着上了一条土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车后的尘土飞扬起来,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旋转,升高,然后又慢慢地降落下来。

这里已是远离闹市的郊区,路两旁零星出现的独家住房掩映在大片的树木之中。有一家房子的红色房顶在远处的半山坡上格外醒目,透过铁栅栏和树木的空隙,还能看到院子里的大游泳池和白色沙滩椅。

“唉,啥时候我也能有这样一套房子呢?”布莱恩想到这里苦笑了一下,下意识地用左手敲击了一下方向盘。

“嗨, 等我有钱了,就先买一辆好车!”布莱恩用右手抚摸着换档手柄,若有所思。这辆 Geo Metro 小汽车跟随布莱恩十几年了,它几乎跑遍了小镇的各个角落,从没有出过大毛病。今天,这辆汽车像往常一样欢快地行驶着,它的轮胎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印记,这印记一直延伸到一座高高的电视发射塔附近的小树林中。

当调查人员在这里收集证据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布莱恩的鞋印,还有一些车胎的印记也与布莱恩的汽车轮胎完全吻合。但是,调查人员并没有发现其它线索,从而无法弄清那天布莱恩来到这里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未完待续)

圈套(1):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user_blog_diary.php?did=102505

圈套(2):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user_blog_diary.php?did=102681

圈套(3):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user_blog_diary.php?did=102682


伍加,2012年1月30日,周一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浏览(2047)
thumb_up(3)
评论(2)
  • 当前共有2条评论
  • 伍加
    红妆:
    有道理。我是想用倒叙、镜头切换的方式讲故事,但这里似乎缺少了某种衔接,容易让人误认为布莱恩还活着。等以后有时间再认真琢磨改写一下,最近较忙;明天又要出差,为航空公司、旅店做贡献了。

    谢谢评论和指出不足,听取意见正是我把习作放在网上的初衷。
    顺致春安!
    屏蔽 举报回复
  • 红妆
    拜读了。
    我瞎说说:这节再这样详细写布莱恩,是否不妥,会让人误解他还活着?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