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新年刚过,看到新闻里面一对美国叔侄庆祝新年夜时,
生活在一个屋顶下的人,为的也不是什么生死大事,可是,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愤怒和勇敢?
看看各种中文网上那些出言必极端,
就跟人们发现细菌早在数万年前就备好了对付人类在二战之后才普遍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鯈魾者,浮阳之鱼也,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挂于患而思谨,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 . 荣辱篇》中心意思:
(在这世上)有狗和猪的勇敢,有商人和盗贼的勇敢,

白鲦(一种淡水中的白色小鱼,大者尺许,又名白鯈),
光荣和耻辱,安危利害的的主要区别是:
那么,如何看待勇敢呢?
以前没有互联网,身口相传的说书先生喜欢讲两种勇敢,一种是令世人蔑视的,如"欺负妇孺,
下面一文所讲的战国是魏国安陵君派著名策士唐雎(jū)
士之怒与庸夫之怒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战国策 . 卷二十五——魏四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秦王使人谓安陵 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
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秦王谓唐且曰:“
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 秦王曰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 也。” 秦:“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且曰:“此庸 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 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译文]:
秦王派使者对安陵君 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说:“大王施加恩惠,以大换小,这非常好。但是,
秦 王对唐雎说:“我拿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 陵,安陵君不答应我,这是为什么? 秦国消灭了韩国和魏国,
雎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手里继承了封地并保有它,
秦王勃 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可听说过天子之怒?”
唐雎说:“我没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没有为秦王之话所震慑,他平静地回答秦王 说:“敢问大王听说过平民之怒吗?”
秦王说:“平民发怒,那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
唐雎说:“大王,您说的这是庸人之怒,并不是士人之 怒。当专诸刺杀王僚时,慧星遮盖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
秦王脸色大变,急忙向前挺身跪着对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下! 先生何至于这样同归于尽呢? 您看,我已经明白了:韩国、魏国两国可以被本王所灭,
据记载在平均年龄仅30岁的战国时期,
在中国,人人尽知的成语唐雎"不辱使命"四个字,就是这么来的。
那些不愿写作,却一味地喜好争个不休的人,